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奶爸首選大6座,5秒破百,配雙大屏+空懸,開過都說好!,歡迎閱讀。
在理想 L8 剛推出的那會兒,我已經搶先試駕到了 L8 MAX。在我看來,那車的價格其實并不算是理想 ONE 的繼任者,而更像是一台 L9 的青春版。要說真正的繼任者,還得是今天試駕的主駕 L8 PRO。雖然是 L8 裡的中配車型,但 L8 PRO 的配置可一點都不低,與同價位車型相比起來也是極具優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L8 PRO 與 L8 MAX 動靜态的區别在哪,以及說誰更值得推薦。
少了 " 犄角 " 但實用性不差
有部分消費者在購買中低配車型時,會擔心車子看起來 " 很素 ",與高配有明顯差别。而在 L8 上,也會有一眼高配的情況出現,畢竟除了 MAX 版車型以外,其餘車型都是沒有頭頂的激光雷達的。少了激光雷達也就意味着 AIR 版和 PRO 版的駕駛輔助系統是和 MAX 版不同的,前兩款配的是理想 AD Pro,而 MAX 版則是理想 AD Max。當然啦,它們所使用的輔助駕駛芯片也會有所不同,MAX 版用的是雙英偉達 Orin-X,總算力有 508TOPS,而其餘的車型則使用地平線征程 5,算力只有 128TOPS。
不過在我看來,理想 AD Pro 已經非常好用,它已經是支持自動變道輔助、匝道自動駛出、遠程召喚等功能,智能化水平一點都不低。在高速行駛時,理想 AD Pro 也是能極大程度地減輕駕駛者壓力的。再說了,更高階的駕駛輔助系統當下受限制較大,目前能實現該功能的城市不在多數。要是您所身處的城市還未開放該功能的話,我是真不建議你選擇 L8 MAX 版車型。
除了駕駛輔助系統以外,L8 PRO 還比 MAX 版少了一個後排的娛樂屏。這對于奶爸來說應該是個沉重的打擊。沒孩子時,那就只是一塊螢幕,但有孩子時,那就是 " 消音器 " 啊。不過 L8 Pro 的後排也有兩個 60w 的充電口,也可以給 ipad 等電子設備充電。孩子的娛樂問題也算是緩解了。
除了上述說到的配置以外,L8 PRO 和 L8 MAX 所配的東西就基本相同了。中控台同樣是靠着兩塊 15.7 英寸的液晶屏來提升科技感,沒有了傳統的儀表,取而代之的也還是 HUD 抬頭顯示以及方向盤 4.82 英寸顯示屏,實用性沒有任何問題。另外像前排的座椅通風、二排的座椅通風以及說三排的座椅加熱,這些在 L8 PRO 上統統都是有的。并且三排座椅也都支持電動調節,這點真的很頂。可以說,這個價位車型所該有的配置,L8 PRO 是一個都沒有缺席,甚至一些更高價值的配置,也能在它身上找到,使用體驗幾乎無可挑剔。
好開 舒服 作為家用車就夠了
在動力系統和懸架結構上,理想 L8 PRO 和 L8 MAX 是毫無差别的,換而言之,兩者的動态表現也将是一模一樣。當初試駕 L8 MAX 的時候,我已經對其底盤質感和乘坐舒适性贊口不絕。顯然,這才是一台家用車所該有的表現。工程師在對底盤調校時并不糾結,估計也沒想過既要又要也要,令所有駕乘人員坐得舒服,就對了!
L8 的空氣懸架能輕松化解掉馬路上的各種颠簸,任何會造成不适的元素都很好地被隔絕在座艙以外。在鋪裝路上溫柔行駛,L8 車身姿态的保持做得很不錯。但你可千萬别激烈駕駛,否則車身的側傾你還是能明顯體會到的。但我想開 L8 的人,應該沒想過要帶着家人們一起開快車吧。
L8 PRO 在電量充足的情況下,零百加速是 5s 級的,我想應該不會有人還去質疑它的動力吧。并且 L8 的動力輸出極其線性,油門踏板和刹車踏板的腳感都很棒,駕馭起來真的非常輕松。只要你不是把駕駛模式切換至純電優先,車輛都會優先用油,保證車輛始終保持充足的電量。不過這裡得吐槽一句,L8 以純電模式行駛時,平均電耗大概在 24kWh/100km 左右,成本其實并不低。
總結
我記得在我試駕 L8 MAX 的時候已經說過,L8 PRO 才是整個 L8 車型中,性價比最高的那款。這次試駕後也充分驗證了我當初的我想法。除了少了高階的駕駛輔助系統和後排螢幕以外,L8 PRO 的表現幾乎與 L8 MAX 相同。考慮到它們之間有 4 萬元的價格差,只要你不是特别喜歡嘗鮮,喜歡去體驗最前端汽車技術,那 L8 PRO 絕對是更合适你的。從綜合實力上看,L8 PRO 也的确是這個價位裡的狠角色,任何車與其相比較,應該都難以 " 全身而退 "。
想買理想 L8 的請點" 贊 + 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