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下月初施行,事關新能源汽車!這一政策有重大變化,專家這樣預判……,歡迎閱讀。
" 雙積分 " 政策全新修訂版發布後,引發了外界的廣泛關注。
" 對現有‘雙積分’政策進行修訂,是相關主管部門根據當前國内‘積分’供需情況采取的一項重要舉措,将進一步促進國内傳統車企向電動化轉型。"7 月 10 日,标普全球汽車中國輕型車銷售預測經理林懷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預計到 2025 年,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有望達到 50%。
日前,工信部等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明确,對現行《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進行修改,自 2023 年 8 月 1 日起施行。
圖片來源:工信部官網
對比現行 " 雙積分 " 政策,新 " 雙積分 " 政策不僅将新能源乘用車标準車型分值平均下調 40% 左右,并相應調整了積分計算方法和分值上限,還新增了 " 積分池 " 管理制度。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新版 " 雙積分 " 政策出台後,修訂内容很有針對性和創新性,為未來兩年國内新能源車保持可持續高增長發展明确了方向。不過,随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逐步擴大," 雙積分 " 政策也将逐步退出市場。
單車積分下調 有利于供需平衡
據悉,《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即 " 雙積分 " 政策)于 2017 年正式發布,接續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旨在以市場化手段,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發展。
2017 年 9 月,工信部等 5 部門聯合發布《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試圖通過建立積分交易機制,形成促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協調發展的市場化機制,并于 2018 年 4 月 1 日開始施行。
2020 年 6 月,工信部等部門對 2017 版 " 雙積分 " 政策進行了首次修訂,新增引導傳統乘用車節能的措施,意在引導低油耗節能型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均衡發展,并于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而此次發布的 " 雙積分 " 政策修訂版,則是 " 雙積分 " 政策實施以來的第二次重大修訂。
" ‘雙積分’政策執行中出現機制不夠靈活、市場供需調節能力不足、積分價格波動較大等問題。"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負責人坦言,為助力實現 " 雙碳 " 目标,促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亟需再次修改 " 雙積分 " 政策。
記者梳理發現,相較現行 " 雙積分 " 政策,《決定》将新能源乘用車标準車型分值平均下調 40% 左右,單車積分下降。
具體來看,2021~2023 年(0.0056 × 續航裡程 +0.4)上限為 3.4 分,續駛裡程達到 536 公裡即可達到積分上限;2024~2025 年純電動乘用車标準車型積分(0.0034 × 續駛裡程 +0.2)上限為 2.3 分,續駛裡程需達到 618 公裡才達到積分上限。以一輛續駛裡程為 500 公裡的純電動車為例,按照 2021 年起實施的計算方法能獲得 3.2 分,按照最新的計算方法只能獲得 1.9 分。
當續航裡程低于 100 公裡時,标準車型積分為 0 分;當介于 100 公裡 ~150 公裡時,标準車型積分為 0.6 分;插電式混動汽車積分由 1.6 分修改為 1 分,下降 37.5%;燃料電池車積分從此前的 0.08 × P(分值上限 6 分)修改為 0.05 × P(分值上限 4 分),其中 P 為燃料電池系統額定功率。
對比來看,新 " 雙積分 " 政策實施後,車企新能源產品積分将面臨大幅縮水。不過,在林懷濱看來,單車積分的下調對車企來說是利好消息。" 從去年市場新能源汽車積分和交易價格來看,市場‘積分’市場就處于過剩狀态,并不值錢。而積分交易價格低廉,将直接影響的是新能源車企的盈利狀況。" 林懷濱認為,新 " 雙積分 " 政策的落地,是政府層面對穩定積分交易市場供需平衡,提升企業積分價值的重要手段。
長城汽車方面回復記者稱,單車積分大幅下降,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導車企加速電動化轉型、推進新能源產品的合理布局、高質量發展,避免 " 盲目生產沒有市場的新能源汽車 "" 大量生產廉價新能源汽車賺取積分 " 等不良現象。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專務副秘書長羅軍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從去年到今年,國内新能源汽車呈現出了快速增長的态勢,積分也得到了迅猛增長。" 相關主管部門此時對現行‘雙積分’政策進行适當調整,有利于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長遠健康發展。" 羅軍民分析認為。
不僅如此,《決定》還将 2024~2025 年新能源汽車積分考核比例設定為 28% 和 38%,較 2021~2023 年的 14%、16%、18% 有了明顯提升。
中郵證券在最新研報中分析稱,本次修改有望更好應對積分供需失衡問題,穩定積分價格,并且對于傳統燃油車企轉型起到更好刺激作用。
" 雙積分 " 政策或于 2030 年退出?
除大幅下調單車積分外,此次 " 雙積分 " 政策修訂另一較大變動為建立 " 積分池 " 管理制度。" 為避免出現供需失衡,盡量保持價格穩定,穩定行業企業預期,《決定》新增‘新能源汽車積分池管理’一章,探索建立積分池制度。" 上述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負責人表示。
《決定》顯示,當年度新能源汽車正積分與負積分供需比超過 2 倍時啟動積分池存儲,允許企業按自願原則将新能源汽車正積分存儲至積分池,該部分積分存儲有效期五年;當年度新能源汽車正積分與負積分供需比未達 1.5 倍時釋放積分池中的積分,允許企業提取儲存的新能源汽車正積分,當年度未使用的新能源汽車正積分将返還積分池。
長城汽車方面認為," 積分池 " 管理制度的建立,能夠應對積分供需失衡問題,實現積分的動态調節,穩定積分價格,避免企業在新能源汽車積分盈餘較多時,積分交易所得減少。
工信部等部門聯合發布的《2022 年度中國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情況公告》顯示,2022 年度,中國境内 125 家乘用車企業共生產 / 進口乘用車 2176.03 萬輛(含新能源乘用車,不含出口乘用車,下同),行業平均整車整備質量為 1575 千克,平均燃料消耗量實際值(WLTC 工況)為 4.11 升 /100 公裡,燃料消耗量正積分為 3256.49 萬分,燃料消耗量負積分為 364.04 萬分,新能源汽車正積分 1523.08 萬分,新能源汽車負積分 46.26 萬分。
圖片來源:工信部官網
據上述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負責人介紹,2021 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正積分供應充足,同時由于測試工況切換,企業平均油耗變化情況好于預期,油耗負積分規模降低,導致新能源汽車正積分供給充裕、積分價格走低。
長城汽車方面坦言,受產量、平均油耗等因素影響,每年積分需求及價格存在不确定性和不可預測性,對于企業而言,需要及時掌握 " 雙積分 " 完成情況,做好公司的運營管理及風險掌控。
不過,羅軍民也提出,随着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擴大," 雙積分 " 政策也将如新能源汽車财政補貼般逐步退出。
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零碳交通研究中心主任王賀武認為,到 2025 年,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将達到 50%;到 2050 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超 80%;到 2060 年新能源車占比将達 90%。
" 未來,當燃油車市場占比下降到一個較低的水平後,積分交易退出也将是必然趨勢。" 崔東樹預測稱,到 2030 年後," 雙積分 " 政策實施的意義不會太大。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