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一代神片,撲到吐血,歡迎閱讀。
1977 年,盧卡斯拍完《星球大戰》後,來到夏威夷度假。
正好,老朋友斯皮爾伯格也剛剛拍完《第三類接觸》,湊了個雙人成行。
度假途中,斯皮爾伯格聊起自己想拍一部 007 電影。
盧卡斯則表示,自己手上正有一個 " 比 007 厲害得多 " 的項目。
斯皮爾伯格聽完,好家夥,這不就是沒有各種酷炫裝備版的 007 麼?
幾個月後,兩人正式合作,開始鼓搗起這個項目。
沒成想,竟然還真被他們搞出了一個考古探險版 007 的神級 ip。
流行數十年,影響力遍布影視動畫和遊戲,成了無數人美好的童年回憶。
15 年過去,系列續集終于上映,然而票房表現卻跌到了谷底。
上映首日,排片僅 6.8%,還不及點映的《八角籠中》的零頭(17.%)。
上映 6 天,票房才剛剛破 2000 萬。
狗尾續貂?還是生不逢時?一起來聊聊,這部最新的神片續集——
「奪寶奇兵 5:命運轉盤」
2023.6.30. 美國 / 中國大陸
老骥伏枥
照例,先簡單介紹下故事。
影片開場,依然是熟悉的味道。
納粹還是那麼愛尋寶,印第安納 · 瓊斯還是那麼恨納粹。
尋寶的故事,也依然是結合史料而虛構出來的半真半假的故事。
這次,瓊斯要争搶的,是著名數學家阿基米德研發出來的轉盤。
這個轉盤在歷史上真實存在過,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齒輪裝置。
在本片中,轉盤一分為二,且作用被神話,成了可以預測時空裂縫的神器。
不過,雖然搶到了半塊轉盤,但瓊斯當時并不知道它的作用。
轉眼幾十年匆匆而過,時間來到了 1969 年。
雖然自嘲 " 兼職老師 ",瓊斯還是兢兢業業地幹到了該退休的年紀。
退休當日,正是美國宇航員登月完畢,返回地球的歡慶日。
舉國上下,洋溢着歡樂的氣氛,只有瓊斯博士開心不起來。
恰逢此時,當年同他一起奪回轉盤的老友的女兒,海倫娜,卻突然找上了門。
海倫娜剛剛畢業,而她研究的項目,也正好是轉盤。
借着研究之名,她騙瓊斯拿出轉盤,卻趁機将其搶走,逃之夭夭。
另一邊,當年同樣醉心于轉盤的納粹數學家也在找尋這件神器。
他苟存至今,不為别的,只為回到過去,殺掉希特勒,獨攬大權。
他想要改變歷史,帶領着納粹一統天下。
就這樣,垂垂老矣的瓊斯博士,被迫再一次踏上了傳奇的奪寶之旅 ......
優缺點
先來談談影片的不足之處(以下内容涉及劇透)。
其中最為明顯,也最讓人遺憾的就是,探險解謎的元素減少了。
155 分鍾的電影,真正能稱得上 " 尋寶 " 的部分,也僅僅只有山洞和海底。
而這本應該是《奪寶奇兵》的核心。
探險變成了脫險,深入各種神秘之地解謎尋寶,變成了更單純的貓鼠追逃遊戲。
此外,因為年齡的原因,開頭前史部分,給哈裡森福特換了個年輕化 CG 臉。
但,表情看起來不太自然,而且在整體黑暗的環境中,似乎有點亮得過分。
特技替身用的面具
同樣地,年齡問題也導致了本片并沒有安排很多打鬥戲,而是改成了追車戲。
所以整部電影裡,你可以看到主角騎摩托,騎馬,開三輪車,開汽車,各種飙車。
當成《速度與激情 11》看也未嘗不可。
雖然可以看出來導演已經很努力地去設定不同的飙車類型,但還是有點讓人感覺審美疲勞。
其中最為重磅和復雜的三輪車小巷狂飙,還用了非常多的特寫 + 背景虛焦處理。
多到讓人能非常直觀地感受到瓊斯并沒有飙車,觀感十分出戲。
海倫娜和瓊斯這兩位角色的轉變,也略顯生硬。
前者出場是唯利是圖的人設,後者出場是英雄遲幕的人設。
然而這兩個人設并沒有很好地貫穿在影片的劇情中。
雖然有提到,也有少量鋪墊,但基本上也就是開頭發展結尾提了三次。
但經過漫長的第二幕,無休無止的追車動作戲之後,你很難感受到角色的轉變。
尤其是海倫娜的唯利是圖,拍着拍着,這個點竟然就這麼憑空消失了。
最後,以如今的眼光來看,電影的各種橋段還是略顯老套。
你永遠不會擔心主角團們會被反派怎麼樣,不妨說,這個反派還有點呆萌。
海倫娜陰陽怪氣他:就連這個小醜都知道答案。
他不僅沒發飙,甚至還真就接着海倫娜的話,念出了答案。
而既然沒有了反派壓力,那電影基本上就是看個熱鬧了——
看主角如何逢兇化吉,看正義如何暴打邪惡。
但,即便如此,《奪寶奇兵 5》還是打敗了如今大多數好萊塢大片。
目前影片豆瓣評分 7.3,其實也證明了影片的質量已屬中等偏上水準。
畢竟,當下,能把主角拍得不弱智,故事講得不劃水,就已經稱得上是善莫大焉。
上面所說到的,基本上也都是些可以改進的不足之處,而非硬傷。
對于非粉絲而言,各種追車戲,動作戲雖然老套,但純論感官刺激的娛樂效果,也足夠了。
而如果你是《奪寶奇兵》的粉絲,那麼你将會收獲到多一層的感動。
情懷,當然有。
情節上的比如,海底山洞尋寶時,照例有密密麻麻的各種動物出來吓人。
又比如,少年跟班與海倫娜不打不相識,以及後來小巷追車拐錯路,都是為了呼應《奪寶奇兵 2》裡的瓊斯與小豆丁。
鏡頭調度上也是如此。
雖然不太絲滑,但影片也在有意地往斯皮爾伯格标志性的運鏡風格去靠。
甚至是那些俗套的橋段,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為了增加影片的復古觀感。
畢竟咱們小時候看的動作冒險片,可不就是簡簡單單的正義 VS 邪惡麼?
更不用說傳奇大師約翰 · 威廉姆斯的配樂(《奪寶奇兵》《星球大戰》《哈利波特》)。
當熟悉的的 " 噔噔蹬蹬,噔噔噔 " 以各種變奏形式響起,一秒就能把你拉入回憶。
不過,如果僅僅只是這樣,那其實也沒什麼好說的。
頂多也只能算是一部消費情懷做得比較有誠意的影片。
但,影片最值得誇獎的點,反而不在于情懷,而在于它的反情懷與反套路。
開頭的兩場戲,可以看作是影片戲内戲外主題的縮影,或者說預告——
一個是瓊斯騎馬,從歡迎宇航員回家的遊行隊伍中奔馳而出。
而最後,他逃離追捕的方式是坐地鐵。
坐在他旁邊的,也是一個穿着宇航服的小孩。
其含義不言自明——
瓊斯仍然老當益壯,但這已經不是他的時代了。
導演也拍出了瓊斯策馬揚鞭的潇灑,但最後還是讓他坐了地鐵。
因為,不坐地鐵跑不了,這個系列不擁抱時代,推陳出新,也活不了。
另一場,是開頭兩場戲的轉場。
前一幕,瓊斯還在火車上英勇殺敵,意氣風發。
下一幕,已經白發蒼蒼的他躺在沙發上,被年輕人慶祝月球日的吵鬧聲驚醒。
過去的峥嵘歲月,對他來說已經像是一場夢。
他不願意醒來,但,未來已來,他不得不醒。
後續的劇情中,這一主題也幾乎遍布在大大小小的台詞與橋段之中。
當他準備和老幫手潇灑揮别的時候,被汽車鳴笛打斷;
當瓊斯揚起鞭子震懾眾人的時候,被眾人亂強掃射;
以及最重要的,當結尾瓊斯準備留在歷史裡的時候——
無論是配樂,鏡頭,台詞,氣氛全都已經被烘托到了頂點。
你都以為他真的要留在這裡了,海倫娜卻突然把他打暈,帶了回去。
開頭醒來,他滿心憤怒,生無可戀,留戀過去。
而結尾醒來,他終于選擇了擁抱現在。
海倫娜的加入,也是這麼個理兒。
這個角色,根本就是完完全全的反硬漢英雄式塑造。
她當然也有非常英雄的時刻,比如騎着摩托在大雨中追飛機。
但整體而言,海倫娜與《奪寶奇兵》那個時代的硬漢英雄相去甚遠。
她會貪财,她會騙人,但她同時也美麗幽默,獨立自強。
你能說,這樣的角色就稱不上英雄,就不迷人嗎?
如果由海倫娜來繼任這個系列,繼續冒險之旅,個人覺得,完全沒問題。
只可惜,這個願望似乎不大可能實現了。
據 deadline 爆料,影片制作成本高達 3.29 億美元。
這是《阿凡達:水之道》《復仇者聯盟 4》級别的制作成本。
然而,影片的首周全球票房僅僅才 1.3 億美元,恐成為今年虧損最大的影片。
而依據票房表現來看,《奪寶奇兵 5》大概率就是這個系列的最後絕唱了。
說來也挺諷刺,影片主題是放下過去,擁抱新時代。
但,新時代的觀眾,選擇了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