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場景數字化,海康威視的新「名片」,歡迎閱讀。
最近,一向低調内斂的海康威視竟然難得 " 高調 " 起來。
10 月 24 日,"AI 智測 · 炭索未來 " 融合光譜煤質快速檢測技術發布會上,由國家能源集團攜手海康威視歷時 3 年聯合研發的 " 融合光譜煤質快速檢測技術 " 正式發布。
煤炭行業,幾乎被煤質快檢技術 " 刷屏 "。這壺好酒,的确值得從深巷裡走出來,走向全產業。
突破性實力用幾組數據說話:
整列車煤樣的檢測時間上,傳統檢測周期是 8 到 24 小時,該技術只需要 2 分鍾,即可獲取涵蓋發熱量、全硫、灰分、全水等指标的檢測結果;
整列車檢測煤量上,傳統化學檢測煤樣量僅 1 克,煤質快檢技術檢測煤量可達 1 噸以上,是前者的百萬倍。
不謙虛地說,這個技術實現了煤檢行業的重大突破,能源領網域正開啟一場前所未有的技術創新。這項自煤炭大規模工業化應用以來的重大技術飛躍,也将引領煤炭數質量管控開啟全新的人工智能時代。
2024 年,該技術在國家能源集團四大產煤區、港口、銷售、電廠、化工產業共 9 家部門示範應用,檢測煤量超 4 億噸,且歷經高低溫、粉塵、震動以及高溼度、電磁幹擾等各種嚴苛環境條件,均穩定運行。
這一次,海康威視如此自信地向全行業展現煤質快檢技術的突破和成績,背後是其在場景數字化業務上的穩步推進和持續成果。從安防到場景數字化,海康威視又取得了關鍵進展。
海康,已經拿到了場景數字化的入場券。
1、從安防到場景數字化 技術市場雙輪驅動
從做安防到檢測煤炭,這兩個看似不太相關的事,為什麼會同時發生在海康身上?
回看海康 20 多年走過的路,這還得從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的雙輪驅動說起。
一方面,數字化轉型是未來經濟發展趨勢,十四五規劃中曾提出了以數字化轉型來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變革。信息化時代,許多企業已完成大量 IT 信息化工作,但具體生產場景的數字化更新,仍然缺少關鍵基礎數據及合适的數字化工具。對千行百業來說,場景數字化是當前及未來的必須。
另一方面,從壓縮板卡廠商、視頻監控廠商、安防廠商、基于視頻能力的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到智能物聯 AIoT 戰略下的場景數字化,這個過程,海康走過 20 餘年,業務範圍歷經數次拓展。
過去安防關注人、車、行為,如今場景數字化更關注物,如設備運行狀态、物質成分等等,這是海康在深厚技術積累下水到渠成的轉型。
海康為什麼能夠一次次轉型成功?
最關鍵的,還是持續積澱的深厚技術底座。經過 20 餘年的不斷創新與積累,海康已構建了物聯感知、人工智能、大數據三大技術體系。
感知是實現數字化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入口。沒有感知能力,到業務層級的智能化應用将無從談起。從感知層面看,海康無疑是在這個入口布局最廣最深的廠家之一。
在做安防業務時,為了滿足更多場景的客戶需求,海康的感知技術能力就不只局限在可見光視頻上,在紅外、毫米波、X 光、聲波等不同感知手段上已經有相當的積累。這為場景數字化業務的開展,打下了結實的技術基礎。
比如,基于熱輻射技術原理的熱成像相機,在安防市場用于周界防範或森林防火。當海康做場景數字化業務時,這項技術能力又能被應用在工業領網域,在鋼鐵、工業材料生產企業進行工業測溫,幫助提升生產效率、保障產品質量。
雷達技術也同樣,在安防行業主要做周界防範中移動目标的檢測,也做車輛測速。當延伸至工業領網域時,發展出工業雷達這條產品線,就可以測量物位和液位。
再看聲波,在安防行業的某些細分市場,有特定聲音感知技術的應用。在工業領網域有聲音聽診的需求,海康就拓展了聲音聽診多條產品線。
從安防攝影機到煤炭檢測技術,再到產線上的質量檢測技術,看起來隔行如隔山,實際底層都是電磁波、機械波等感知能力。
現在,海康的感知技術已經覆蓋從可見光到近紅外、中紅外、遠紅外和毫米波等長波方向,以及紫外光、X 光等短波方向的電磁波;覆蓋從聲波到超聲波的機械波;并進一步拓展溫度、溼度、壓力、磁力等物理傳感技術,海康構建了一個多維感知體系,實現對物的全面捕捉和解析。
大多數企業可能只用其中一些維度的感知技術,但海康,是極其少有的擁有如此全面的感知技術的企業。
在多維感知基礎上,海康還擁有 AI 能力。物聯感知的靈魂是人工智能,海康威視 2006 年就開始投入 AI 研究,是行業第一批将 AI 能力產品化的企業。
進入大模型時代,海康創新推出觀瀾大模型,還根據不同的行業需求,分别形成了行業大模型。例如,音頻大模型,已經成功在音頻信号的檢測、工業設備的質檢等場景中投入使用。光纖大模型在鋼鐵、煤炭、電力等行業的諸如皮帶托輥故障檢測等場景中得到應用;X 光大模型在工業的缺陷檢測、安防違禁品的識别、液體成分的分析等方面進行應用。
海康高管層曾表示,海康在 10 年前就開始琢磨安防以外還哪些行業空間,從市場需求和自身能力兩個方向去尋求改變。對于已構建的多維感知技術儲備,如果只供給安防方面的需求,難以體現海康在研發投入和技術能力上的規模效應,海康需要往更有空間的產業上去做探索和鋪墊。
因此,海康的物聯感知、AI、大數據技術逐步走進千行百業,幫助解決產業上的具體問題。
2、面向碎片化市場 錘煉綜合能力
來自 IDC 的數據顯示,2022 年,全球數字化轉型投資規模超過 1.5 萬億美元,預計 2026 年将超過 3 萬億美元,2021 年—— 2026 年五年復合增長率約為 16.7%。——這是一個巨大的、持續快速增長的、誘人的 " 池子 ",但也是一個極度復雜、分散、多樣化、碎片化的市場。
其實,對海康來說,不論是安防,還是場景數字化業務,面對的都是碎片化市場。其鮮明的表現是,用戶不集中,應用很分散,產品也很分散,客戶的定制化很多,從滿足客戶碎片化需求的開發響應、到快速交付能力的建設,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體系。
作為全球安防的龍頭,海康在安防領網域積累的應對碎片化市場的能力,正遷移到場景數字化業務中。
現在的海康擁有 30000 多種型号的硬體產品,除了視頻設備以外,非視頻的感知設備正在不斷擴充產品線,產生了越來越多的 AIoT 新物種。
如果從生產端來看,這對產品的生產制造是極大的挑戰。
大多數企業擅長單一大品類產品的生產,自動化、高效率、高品質的生產制造,但千行萬業的數字化轉型下,場景碎片化,因此場景數字化需要的是小批量、多批次的柔性制造。
海康具備柔性生產產線,每天全球超 10000 個訂單,平均下來每個訂單的產品也就 40 個左右,某些產線的每天切換次數可能超過 10 次。這種高頻率的產線切換極其影響效率和質量穩定,反之,也意味着極高的生產能力。
這些年,海康持續打造柔性、高效的制造體系,并使用自研的物聯感知、AI、大數據技術,提升制造能力,不斷提高精益生產和自動化水平,支持全球產品持續供應。
而在技術和產品之外,還有一層能力非常重要:對市場的洞察,對需求的理解。從技術到產品工程化,是 AIoT 廠商們要跨越的第一道鴻溝,從產品到市場是要跨越的又一道鴻溝。
更好地為碎片化的數字化轉型需求服務,同樣離不開研發、制造、市場的緊密協同。海康的場景數字化,正是在技術、產品、營銷、供應鏈等方面全面匹配市場的碎片化需求。
在全球的營銷網絡方面,為了不斷貼近客戶,快速響應需求,在國内形成了以城市為部門,分層分級的營銷體系,如今業務範圍覆蓋 150 多個國家及地區;在供應鏈管理方面,通過柔性生產滿足彈性的需求;在產品方面,面對大量的、特定的場景產生的小規模需求,摸索出模式管理那麼多型号的 SKU;在技術方面,持續拓展積累物聯感知、AI、大數據等技術能力,技術平台的建設走到今天已成體系。
" 海康是一家綜合型的公司,不是靠其中一個點來支撐的,這種模式比較适合碎片化的市場。" 海康威視董事長胡揚忠說。
一路走來,海康威視依托技術創新,在產品設計和生產中形成獨特優勢,抓住市場機遇。而後又将優勢反哺生產和研發,推動技術不斷創新,優化產品。同時,在基線產品和定制產品上雙管齊下,兼顧規模化需求和個性化需求,形成良性循環。
3、耕耘場景數字化,海康漸入佳境
由于場景數字化需求碎片化程度高、個性化要求多,如何能在解決用戶痛點、提質降本增效的同時,又兼顧規模化效應?
海康的思考和實踐是,一方面在從個性化產品中發現更多跨行業的應用空間,一方面聯合行業頭部企業研發,摸索出技術路線後将產品進行标準化,解決特定場景的問題,并積累更多技術,應用于相對共性的場景。
海康在場景數字化領網域的能力與實踐正在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所認知認可,除了聯合行業龍頭國家能源集團開發煤質快檢技術,糧倉蟲情檢測也是一個典型案例。
在糧倉領網域,傳統的糧倉蟲情日常檢查依賴巡檢,逐倉篩蟲和肉眼觀察的方法,耗時耗力且檢測範圍小、巡檢效率低,往往無法及時發現蟲害,導致糧食損失。
海康基于物聯感知和視覺 AI 能力,結合中儲糧成都儲藏院儲糧害蟲視覺 AI 識别算法,共同開發出 "AI 蟲情監測分析終端 "。
該終端基于 400 萬像素白光補光球機,監測範圍覆蓋球機周圍半徑 6 米的區網域,能夠同時監測多路視頻并實時反饋害蟲發生數量,及時推送給平台生成告警事件,展示蟲害發生發展趨勢曲線,實現糧面害蟲信息遠程采集、識别與預警一體化,有效降低巡檢成本和壓力,助力更多糧倉體系化的智能管理。
海康和華新水泥的合作也讓華新的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華新水泥一直在進行工業智能、商業智能、管理智能轉型,在這個過程中間,需要提升底層的物聯感知能力。
在華新水泥看來,海康有全面的技術和產品 " 菜單 ",華新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在 " 菜單裡點菜 "。
在華新水泥的建材生產過程中,為讓輸送到下一環節的骨料(混凝土主要材料)粗細配比均勻,需要根據料堆形狀,讓各個下料口适時打開或關閉。這個環節的檢測,過去主要依靠攝影機或人工現場目測維持,準确度低,并且存在一定滞後性。
采用海康的毫米波體積雷達後,2 分鍾内即完成百餘米高,萬噸級别倉庫的掃描,通過料堆形狀數據,同時聯動下料口自動開閉,确保骨料粗細均勻。不僅降低了工作人員盤庫的勞動強度,還将質量穩定性提升了 60%。
而在湛江的寶武環科,他們将海康威視的三維掃描成像雷達裝入筒倉,三維掃描成像雷達利用毫米波信号進行非接觸測量,有很強的抗幹擾性,能夠穿透粉塵、水霧,具有強環境适應性。通過 24 小時 360 ° 連續高精度掃描,每 5 分鍾就能更新一次數據,還能實時展示筒倉内礦粉 3D 形貌,讓湛江寶武環科對礦粉的高度、體積,終于實現了精确呈現和高效監測,幫助解決測不準、數據不及時的難題。
近年來,海康威視正是通過類似上述的一個個具體而微的案例,一步步深入千行百業的場景數字化過程中,從輔助管理走向用戶核心業務。在 AIoT 戰略下,場景數字化正承擔起海康威視第二增長曲線的重任。
場景數字化,是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大市場。
做場景數字化的集大成者,是海康威視的目标。海康一直在 " 田間地頭 " 精耕細作,也正在把握着時代賦予的產業機遇。雷峰網雷峰網雷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