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不造車的任正非,需要“眼紅”小米汽車嗎?,歡迎閱讀。
文 | 電車通
開售 24 小時,大定達到 88898 台,盡管有小米的品牌與人氣加持,但我們都要承認,小米 SU7 創造了一個奇迹。
說實話,2021 年初小米剛宣布入局造車時,小通并不看好。要知道,新能源行業蔚來、理想、小鵬、哪吒、問界等造車新勢力鬥得天翻地覆,還有特斯拉、比亞迪,以及眾多老牌車企角逐市場,而小米可能需要數年才能拿出產品,殺出重圍的難度可想而知。
當初熱衷跨界造車的手機廠商共有三家,其中蘋果燒光 100 億美元後放棄造車,華為與小米成功造出產品,但華為卻沒有選擇造整車,而是将自己定義為汽車解決方案供應商。如今小米 SU7 爆火,知乎平台不少網友熱議,兩次發内部檔案表明堅決不造車的華為,看到小米汽車的成功後,會不會後悔沒有親自下場造車?
小米與華為造車,成功該由誰來定義?
知乎網友認為小米造車成功,華為可能會後悔,顯然是忽視了一個問題,華為選擇做汽車供應商的路線,算不算成功?
小米與華為造車,以及蘋果放棄造車,說到底都是出于對營收利潤的考量。蘋果投入上百億美元後,發現依然造不出來滿意的產品,若繼續堅持只會白白浪費資金,于是選擇放棄。
華為放棄造整車,而是選擇做汽車解決方案供應商,并給出了零部件、Hi、智選車三種模式,主要原因可能在于造整車的風險太大。要知道,時至今日全球新能源汽車業務盈利的車企,只有比亞迪、特斯拉、理想三家,威馬、拜騰等無數造車新勢力已倒在路上,高合汽車能否復產猶未可知。
華為有足夠的底蘊承擔風險造整車,只是任正非的行事風格較為求穩。華為初次進軍手機行業失敗後,任正非也曾反對繼續造手機。
雷軍比任正非年輕 25 歲,從湖北仙桃一戶普通家庭,成長為響徹天下的企業家,實力、眼界、膽識缺一不可。即便如此,雷軍宣布造車時,也表示這将是他人生最後一次重大創業項目。小米 SU7 發布會上,雷軍又表示沒想到造車這麼艱難,就連蘋果也會放棄,可見造車之難。
小米 SU7 首銷訂單量驚人,業内人士孫少軍也透露,下周小米汽車產能可以提升至每日 400+ 台。然而這些成績只能說明小米汽車業務取得了初步進展,究竟能不能算成功,至少也要等一年後,結合小米汽車的銷量、營收、利潤分析,才能得出結論。
再說華為汽車業務,自己不造車最大的好處就在于,其他車企可以放心與華為合作。按照 3 月 16 日餘承東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4)的說法,華為車 BU 最初一年虧損上百億元,原計劃 2025 年扭虧為盈,但 2023 年虧損已縮減到 60 億元,預計今年就能實現盈利。
與華為就智選車模式合作的第一家車企賽力斯,公布的财報數據顯示,2023 年虧損也縮減到 22.94 億元。快則今年,慢則明年,憑借問界汽車的熱賣,賽力斯大概率也能扭虧為盈。從賺錢與賦能車企的角度來看,華為無疑大獲成功,但華為的目标還遠不止于此。
不造車的華為,有更大的 " 野心 "
最近一段時間,小通頻繁看到車企宣布自研、自產某些零部件的消息,顯然車企認為采購零部件成本太高,決心自研一部分硬體,降低汽車總生產成本。不過軟硬體自研成本不低,車企依然對供應商有極大的依賴性。
博世、采埃孚、麥格納、電裝等頭部供應鏈企業,每年都有數千億元營收。既然不自己造車,華為自然也要與這些汽車供應鏈領網域的頭部車企一争高下。
當然,與這些老牌巨頭相比,華為的底蘊依然薄弱,難以在傳統零部件方面與他們較勁。揚長避短,通過智駕、智能座艙、智控等優勢技術錯位競争,才是華為未來發展的依仗。
研發智能技術并不容易,強如博世集團,之前推出的智駕方案也要選擇 NVIDIA 芯片。去年博世放棄研發激光雷達,今年初又宣布軟體部門将裁員 1200 人,基本等同于放棄了深度研發智駕與智能座艙。互聯網、手機、移動通信等領網域出身的華為,天生具有優勢。
更關鍵的是,華為早已布局智駕與智能座艙,針對智駕推出了 MDC 平台,MDC 610 與 MDC 810 兩顆芯片算力分别達到了 200TOPS 和 400TOPS。智能座艙領網域更不用說,借助 HarmonyOS,問界、智界等搭載鴻蒙座艙的車型,車機互聯、車機生态等,都遠超其他車企。
今年 1 月 18 日華為推出的 HarmonyOS NEXT 鴻蒙星河版,徹底與安卓脫離,将建立起一個橫跨 PC、手機、汽車、智能家居等多領網域,擁有 50 萬 + 級原生應用的系統。屆時,華為手機、平板能夠運行的 App,也将逐漸适配到車機平台。
别說博世、采埃孚等傳統供應商,放眼整個汽車行業,恐怕也只有小米和擁有魅族團隊加持的吉利,有機會在車機生态方面追上華為。
除了鴻蒙智能座艙,華為開發的 HiCar 也得到了不少車企青睐,3 月中旬長城汽車就官宣,HUAWEI HiCar4.0 将首搭長城汽車,車機生态遙遙領先。
如今,華為智選車業務已有賽力斯、奇瑞、北汽、江淮四大合作夥伴,其他模式也有長安、東風岚圖、東風猛士等合作車企,近期奧迪與華為合作的車型曝光,預計将在 4 月 25 日亮相北京車展。全球汽車銷量第一的車企豐田,日前也曝出将與華為、Momenta 合作,基于華為 MDC 平台開發面向全球車型的智駕技術。
看來,華為不僅僅要做汽車行業的博世,還有借助車機系統,成為汽車行業谷歌的打算。2023 年博世營收高達 916 億歐元(約合人民币 7200 億元),比比亞迪集團都高出不少。華為若能成為車圈博世,再通過智能座艙、智駕等技術,成為汽車行業的谷歌,僅車 BU 營收恐怕都不會輸給任何汽車行業巨頭。
這樣的華為,誰還敢說不成功?至于獨立造車,華為也曾有過想法,但最終還是放棄造車,應該說,放棄造車才是華為今天取得成功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拒絕獨立造車,才是華為成功的關鍵
2023 年 3 月,原本命名為 "AITO 問界 " 的問界汽車,一度被改名為 "HUAWEI 問界 ",當時不少媒體猜測,是不是華為決定親自造車了。
華為内部關于汽車業務的發展,一直有不同的聲音,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曾直言,餘承東作為消費者 BG 的代言人,一直想造車。然而包括任正非在内的其他高管,都拒絕獨立造車,堅持成為汽車行業的賦能者。
任正非、徐直軍等高管不願獨立造車的原因也很簡單,如果華為親自造車,與其他車企成為競争對手,其他車企可能不太敢繼續與華為就其他模式合作。最好的例子就是華為 HarmonyOS,早已開放給其他手機廠商,可作為主要競争對手的 OPPO、vivo、小米等頭部廠商,沒有一家願意使用。
不參與造車,是華為在汽車行業的立足之本,若真的親自造車,難免會失去合作夥伴的信任。更何況汽車行業現在競争極為激烈,正如蔚來 CEO 李斌所言,過去造車需要投入至少 200 億元,現在造車需要投入至少 400 億元,還不見得能成功。當然,華為重申不造車的檔案有效期五年,說話留有餘地,未來倒也不是完全沒有造車的可能。
若能将更多車企發展為合作夥伴,尤其是拓展智選車業務,未來華為汽車業務的營收未必不能與豐田、大眾相比。未能獨立造車,或許會成為華為的遺憾,但遠遠談不上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