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重磅信号!95歲女首富突然出手,買入地產股!,歡迎閱讀。
只有穿越過周期,才能更好的理解周期。
地產行業,正在穿越周期,陣痛難免,但機遇也同樣存在。
區别于内地地產市場,香港地產市場曾經歷過牛熊的轉換,面對周期,頭部香港地產商正在從容且淡定的穿越周期。
根據港交所權益披露顯示,1 月 17 日,新鴻基地產大股東郭氏家族近期在場内增持了新鴻基地產,其中 3 間家族公司的好倉均增至 11.92%,邝肖卿視作持股增至 27.88%,新鴻基地產主席郭炳聯則增至 19.49%。
作為香港的頂尖地產商,該公司一直被視為香港地產行業的風向标。
自 1972 年上市以來,新鴻基地產長期維持 " 低負債,高分紅 " 的經營模式,其物業租賃板塊也一直位居香港 " 地產四大天王 " 之首。
得益于低負債的模式,穩健的盈利,新鴻基地產也。
眾所周知,當下的港股權重早已從金融、地產為主切換至以為騰訊、美團、阿裡為主的互聯網公司。但新鴻基地產以及長實集團等依舊能在恒生指數成分股中占據重要的位置。
且從新鴻基地產股價走勢來看,其并未完全跟随恒生指數走勢,盡管其近期創下了階段性新低,但拉長周期來看,新鴻基地產依舊表現的相當的扛跌。截止最新收盤,其距離公司的歷史最高位也只跌了 36%,市值仍高達 2187.82 億港元。
憑借着其持有新鴻基地產的股份,現年 95 歲的邝肖卿,也一躍成為了中國女首富。
郭氏家族作為新鴻基地產的控股股東,其在當下的位置進行增持,其對外界傳遞的信号就是,市場低估了新鴻基地產。
按照 2023 年 9 月 7 日披露的年度業績顯示,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的 12 個月,新鴻基地產實現收入 711.95 億港元,年度溢利 245.75 億港元,公司股東應占溢利 239.07 億港元。按照最新的動态市盈率,該公司目前只有 9 倍左右,市淨率僅為 0.36。
新晉女首富邝肖卿
2023 年年末,胡潤研究院發布了《2023 紅顏會 · 胡潤女企業家榜》,95 歲的老太太邝肖卿首次成為成為中國女首富。
對于邝肖卿這個名字,大多數人都比較陌生,且這個名字近十幾年也鮮有出現在資本市場之中。
但作為新鴻基的掌舵者,其江湖地位無人能夠撼動。
邝肖卿是新鴻基創始人郭得勝的妻子,也是新鴻基地產前主席郭炳湘、郭炳江及現任主席郭炳聯的母親。
1963 年,郭得勝與恒基兆業控制人李兆基、馮景禧合夥創辦了新鴻基公司。上世紀 70 年代,三人分道揚镳後,郭得勝創辦了新鴻基地產,後于 1990 年去世。作為郭得勝遺孀,邝肖卿通過信托基金持有新鴻基地產股份,成為公司的實控人。
然而,真正将老太太推向台前的,則是三個兒子的遺產争奪戰。
1990 年郭得勝去世之後,郭氏三兄弟團結奮進,他們兄弟之間的相互配合,很快将公司的業務拓展至通信、運輸、互聯網和基建等領網域,新鴻基地產的市場也從香港延伸到中國内地和海外。
但 " 兄弟合心,其利斷金 " 的佳話并未一直延續。2008 年,新鴻基地產公司董事局突然罷免了郭炳湘的主席兼行政總裁職務,将這一家族矛盾公開化。起因是郭炳湘與相識 30 多年的 " 紅顏知己 " 唐錦馨,進行的數百億元的交易,讓郭氏家族成員起了擔憂。
罷免了郭炳湘之後,邝肖卿被推到了台前,成為了新鴻基地產的董事局主席。
而郭炳湘也并未消停,而是選擇了重新創業,此後更是上演了和家族的各種恩怨情仇。2012 年新鴻基地產聯席董事局主席郭炳江和郭炳聯因涉嫌行賄被香港廉政公署調查,外界猜測是大哥郭炳湘告發的結果。2012 年 5 月 4 日晚,郭炳湘也因被懷疑涉嫌及觸犯防止賄賂條例的調查,也被廉政公署調查。
直至 2014 年末郭氏兄弟卷入的香港 " 世紀貪案 " 宣判,新鴻基地產聯席主席郭炳江被判入罪,随後辭去其在新鴻基地產的職務,而 2018 年郭炳湘突然去世,這場内鬥終于畫上的句号。
而此時的邝肖卿則不折不扣的成為了新鴻基地產的話事人,且 2018 年其持有新鴻基地產的股份就上升至 26.36%。
盡管目前新鴻基地產已經傳承至第三代,但邝肖卿的地位仍然無人撼動。由于新鴻基地產一直以來均維持 " 低杠杆、高分紅 " 的模式,因此新鴻基地產經歷過了這麼風雨,也都長盛不衰。
根據 Wind 數據顯示,2006 年至今,新鴻基地產累計實現淨利潤 4907.3 億元,累計分紅 1594 億元。按照三成持股粗略估算,邝肖卿最近 17 年已從公司獲分紅 526 億元。因此,其個人真實财富可能早已超過千億。
1 月 17 日,邝肖卿以及郭氏家族公增持新鴻基地產 75.95 萬股,每股均價為 75.243 港元,此次增持公消耗 5714 萬港元(約合人民币 5257 萬元),且這并非郭氏家族第一次增持公司股票,亦不排除未來繼續增持的可能。
李嘉誠家族回購也 " 瘋狂 "
早在去年 8 月,長實集團低價賣樓連續登上熱搜。
7 折買樓,很快引爆香港的地產圈,由于價格 " 低廉 ",該項目開啟認購之後前兩日收票逾 5000 張,超額認購達 18.6 倍。
面對超預期的認購,長江實業集團主席李澤钜表示,訂價的确吸引,集團一向奉行以市價或低于市價去賣樓以促進銷售。此外他還稱,我們認為應該在逆周期買地或者置業,現在的時機的确比三年前更加穩妥。
眾所周知,對于實力雄厚的長實集團來說,打折并非是因為集團現金流的壓力。
在長實集團披露的 2023 年中期業績報告或許能找到答案。
根據其财報顯示,2023 年上半年,已确認物業銷售收入為 82.46 億港元,同比減少 59.6%;收益為 35.3 億港元,同比減少 56.2%。業績的大幅下滑是長實集團加速回籠資金的原因之一。
但作為一項以穩健著稱的李嘉誠,加速推盤也可能是其覺得目前長實集團被市場低估,不僅如此,長實集團還進行了密集的回購。
根據統計顯示,自 2022 年 5 月之後,長實集團就開始了 " 瘋狂 " 且密集的回購。2023 年 5 月之後,長實集團的回購力度明顯加大。其中 5 月 25 日、5 月 31 日、6 月 21 日、8 月 4 日,8 月 21 日其單日回購金額均超過了 1 億港元。
根據統計顯示,僅 2023 年長實集團回購注銷的股份就達到了 4536 萬股,按照長實集團 2023 年股價均價 44.58 港元計算,長實集團一年就注銷了 20.22 億港元的集團股票,力度不可謂不大。
且長實集團目前的市盈率僅為 6.57 倍,市淨率也僅為 0.33 。
近期,摩根士丹利發布了研究報告,給予了長實集團 " 曾持 " 評級,目标價位為 52 港元。
該報告稱,公司在發展物業方面,去年銷售額達 200 億元,當中有一半來自香港,而 2022 年銷售額為 130 億元。在 2024 年,公司計劃在 2024 年推出黃竹坑站 3 期及錦上路等項目,該行預期公司每股派息将與去年同期持平,股份回購将會持續。
侃見财經認為,當下港股的優質地產公司已經進入價值區間,且這些公司普遍現金流比較充沛,盡管市場目前依舊低迷,但公司質地以及穩健的經營策略,足以支撐公司走出周期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