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小米YU7、問界M8在列!這組被意外曝光的新車,又要殺瘋了?,歡迎閱讀。
2 月份工信部沒有公布最新一批新車申報圖,但最新的《減免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以下簡稱 "《目錄》")卻曝出不少猛料。
新能源車能減免車輛購置稅并不是什麼大新聞,但《目錄》中公布了小米 YU7、問界 M8 等各款新能源車的電池容量、純電續航等關鍵參數。
這些參數看似只是產品的冰山一角,但我們可以結合這些參數更清楚地分析出新車的競争力,甚至還能摸出品牌的產品規劃。
在 2024 NIO Day 中,蔚來正式發布全新子品牌 "firefly 螢火蟲 ",并針對首款車型螢火蟲給出 14.88 萬元的預售價。在工信部公布《目錄》之前,我們對螢火蟲能掌握的信息只有外觀,以及 " 可充可換 " 的補能方式等方面,參數曝光之後,螢火蟲的競争力逐步浮上水面。
圖源:螢火蟲官網
根據工信部信息,螢火蟲暫時只推出一種動力總成,搭載容量為 42.1kWh 的磷酸鐵锂電池組以及最大功率為 105kW 的驅動電機,提供 420km 的 CLTC 純電動續航裡程,并支持換電模式。
老實說,國内市場其實沒有與螢火蟲直接對标的競争對手,因為在純電動小型車這一細分市場中,大部分車型的售價在 10 萬元出頭,唯有江淮钇為 3 的頂配版才來到 14.99 萬元。
江淮钇為 3 頂配版擁有 405km 的純電續航、70kW 前置電機、41kWh 電池組,相比之下螢火蟲的相關參數還算比較主流,再加上換電技術的應用,确實能撐起 14.88 萬元這一預售價。
但問題在于,國内暢銷的純電動小車都具備高實用性和高性價比這兩大特點,比如十萬以内的吉利星願、比亞迪海鷗等等,而像螢火蟲這樣的精品純電小車,在國内市場都混得不怎麼樣。
就拿同樣主打精品純電小車的汽車品牌來說,smart 品牌的月銷量保持在 3000 輛左右,MINI 純電車型直接找不到銷量數據,價格在 15 萬元左右的極氪 X,市場成績還算可以接受,但這也是大幅降價之後的結果。
需要指出的是,這些品牌和車型都主打精品 SUV 路線,整車實用性天生就比定位為小型車的螢火蟲更出色。再者,螢火蟲在小型純電動車市場已經輸了性價比優勢,要想暢銷只能向高價純電轎車市場越級競争。
回顧蔚來去年發布的另一個子品牌樂道,推出的首款車型樂道 L60 本身擁有較強的競争力,官方也非常自信地将其與特斯拉 Model Y 對标,但從市場成績來看,在 12 月份勉強過萬的銷量數據想必與内部預期有差距。
蔚來這幾年确實積累了不少擁趸,但就連主打家用市場的樂道汽車都很難搶占主流細分市場的太多份額,螢火蟲的銷量壓力只會更大。據悉,螢火蟲後續還會推出長續航版,但在電車通看來,產品本身的定位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銷量上限,螢火蟲需要考慮如何讓用戶認可產品的溢價部分。
關于小米 YU7 的外觀、尺寸參數、動力參數,其實早就在去年 12 月公布的申報信息中就已經公開,當時電車通對小米 YU7 的評價是 " 小米 SU7 的 SUV 版 ",畢竟小米 YU7 的軸距參數、驅動電機參數與小米 SU7 完全一致,小米 YU7 的 SKU 策略可能會與小米 SU7 一樣,起售價可能就比小米 SU7 貴 2 萬元~3 萬元。
圖源:工信部
然而,工信部所發布的信息,或許表明小米 YU7 的起售價會比小米 SU7 高出 5 萬元左右。
數據顯示,小米 YU7 只搭載容量為 96.3kWh 或 101.7kWh 的電池組,不會搭載小米 SU7 入門版同款的 73.6kWh 電池組,兩種電池容量均提供三種純電續航裡程,如下表所示。
制表:電車通
在整備質量、蓄電池質量一樣的情況下,小米 YU7 還能提供不同的純電續航裡程,比較合理的解釋是新車将提供不同的動力輸出調校,而性能沒那麼強的入門版,就提供 820km 的純電續航裡程,性能版将擁有 725km 的純電續航。
入門版就擁有超 800km 的純電續航,無疑是小米 YU7 的賣點,但相比這些參數,電車通更想說的是小米 YU7 的產品策略。現款小米 SU7 中配版的售價為 24.59 萬元,小米 YU7 的起售價很可能會在 26.59 萬元左右,算下來比小米 SU7 入門版貴了 5 萬元。
只想花不到 24 萬元的購車預算買小米 YU7 新車的朋友,可能不用再等了。
雖說小米 YU7 的起售價可能有些高,但這樣的 SKU 策略可能意味着,雷軍更希望拿小米 YU7 與特斯拉 Model Y 正面硬剛。
圖源:特斯拉官網
特斯拉 Model Y 目前的起售價是 26.35 萬元,官方可能會将小米 YU7 的起售價調成與 Model Y 一致,也有可能會略低一些,從而讓消費者直接感受到相近價位下哪款產品的實力更強,而不是像其他友商習慣性地打出性價比優勢。
小米 SU7 确實是一款誠意之作,而且在上市發布會期間大方地與特斯拉、保時捷旗下競品相比,用實力來獲得市場認可。如今,小米 YU7 可能會将采用不一樣的產品策略,與其他純電動 SUV 的打法完全不同,或許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這一細分市場的格局。
問界 M8 同樣已經完成申報,就動力參數而言新車所搭載的增程器和後驅動電機,峰值功率比問界 M9 有所提升。
問界汽車将理想 L9 當作是問界 M8 的直接競争對手,問界 M8 在售價方面肯定會與理想 L9(40.98 萬元~43.98 萬元)高度重疊。如今,問界 M8 的續航數據也正式曝光,我們可以直觀對比出兩者在電池領網域孰優孰劣。
相比之下,問界 M8 的電池組容量不及理想 L9,但純電續航裡程比理想 L9 更高,與此同時問界 M8 還推出低續航版本,這将會是問界 M8 拉低購車門檻的不二法寶。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雖說問界 M8 的電動機總功率比理想 L9 更高,但問界 M8 的整備質量超過 2640kg,而理想 L9 的整備質量只有 2570kg,所以目前無法猜測出這兩款大體量 SUV 誰的加速能力更強。
參考問界 M7 和問界 M8 的配置表現,零重力座椅、鴻蒙座艙、乾崑智駕系統等亮點配置無疑都會搭載在問界 M8 上。作為問界 M8 的競争對手,理想 L9 現在的銷量已經被問界 M9 搶占了不少,問界 M8 的推出只會讓理想 L9 的競争壓力更大。
小米 SU7 的月銷量已經超過特斯拉 Model 3,特斯拉在國内的市場地位終于有所搖擺,但對于後來者來說,特斯拉 Model 3 依然是一座難以跨越的大山。
根據規劃,阿維塔将在今年第二季度正式推出阿維塔 06,新車此前已經完成申報,業内的預計售價在 25 萬元左右,與特斯拉 Model 3 直接對标。
圖源:阿維塔汽車官方
對比特斯拉 Model 3,阿維塔 06 的個性化設計是看點,同時還将搭載在國内認可度比較高的華為乾崑智駕系統。在電車通看來,增程版動力的引入或許更能吸引更多消費者。
此前申報的信息是,阿維塔 06 提供純電動版和增程版兩種動力總成。就性能來說,純電動版阿維塔 06 的最大功率以及 800V 高壓平台都是其亮點,但是國内市場銷量證明,無論其他純電動轎車是比性能、比續航,還是比充電速度,Model 3 光是自帶品牌知名度就已經赢了八成。
所以,阿維塔 06 決定引入增程版動力,吸引有續航裡程焦慮的消費者,同時 240km 的純電續航裡程,也能滿足純電模式通勤的出行需求。
阿維塔 06 的產品策略與阿維塔 07 高度一致,阿維塔 07 就是憑借其入門 SUV 的定位以及增程版動力快速成為品牌的銷量主力,還助力品牌首次突破萬輛月銷量的大關。
不過電車通認為,中高端新能源轎車市場的競争非常激烈,小鵬 P7+、比亞迪漢、極氪 001 等 " 量大管飽 " 的車型都足夠暢銷,再加上後續還會有漢 L、極氪 007GT 等新車上市,阿維塔 06 要想撼動 Model 3 的市場地位也沒那麼容易。
除了上述四款新勢力車型之外,電車通還發現比亞迪唐 L、漢 L、領克 900 等傳統品牌旗下新能源車的相關參數。
歷經數年市場經驗,新勢力和傳統國產品牌已經從對方身上學習到不少經驗:新勢力所擁有的智能化、個性化優勢,以及傳統品牌多年打造的高品質化、高能效化優勢,已經開始在多款新勢力車型或者傳統國產品牌車型上同時出現。
大浪淘沙之後,現在的消費者不再過分關注該汽車品牌是新勢力還是傳統國產品牌,市場成績已經成為品牌影響力最好的證明。雖說智駕普及是當下新能源車市的關鍵詞,但這不代表比拼技術和配置的時代就結束了,新勢力與傳統國產品牌在新能源領網域之間的競争,今年還将繼續下去。
(封面圖源:工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