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誰能取代地產?,歡迎閱讀。
核心觀點:
1. 物有輕重,事分緩急。地產新政後,翹首以盼的 " 金九銀十 " 并未如期而至。時值歲末,地產趨弱依然,保交樓風險未消。地產政策是否有所 " 失靈 "?地產持續缺位之下,又有誰能取代其成為支撐整體經濟的主要動能?
2. 近期二手房挂牌量激增,似與房價加速下行相互交織反饋。國際來看,當市場出現預期自我實現的負向循環而 " 失靈 " 時,政策的 " 有形之手 " 變得尤為重要。相較歷史,我國當前地產政策發力或仍顯審慎,而未必失靈。
3. 借鑑日本諸國經驗,在人口加速老齡化等潛在增速下行期,維持地產的相對平穩對于經濟轉型至關重要。無論是基建等舊動能,還是高端制造等新動能,短期似都難以取代老百姓 " 衣食住行 " 中對 " 住 " 的美好生活向往。
4. 展望未來,僅靠銷售回款來彌補保交樓的資金缺口,仍顯捉襟見肘。而保交樓的進展,反過來又影響購房信心。如此循環,唯有借助市場之外的力量才能終結。明年地產或有少許改善,保障房建設等将貢獻部分投資。
正文:
地產新政後,翹首以盼的 " 金九銀十 " 并未如期而至。時值歲末,地產趨弱依然,保交樓風險未消。地產政策是否有所 " 失靈 "?地產持續缺位之下,又有誰能取代其成為支撐整體經濟的主要動能?
一、政策失靈,還是力度不足?
近期二手房挂牌量激增,似與房價加速下行相互交織反饋,均達疫情以來最快水平。國際來看,當市場出現預期自我實現的負向循環而 " 失靈 " 時,政策的 " 有形之手 " 變得尤為重要。
圖 1. 二手房挂牌與房價的互動反應
來源:WIND,諸葛找房,貝殼,筆者測算
注:房價為 70 城一二手房價;挂牌量為京、滬、深等 14 城數據。
相較歷史,我國當前地產政策發力或仍顯審慎,而未必失靈。例如,盡管一線城市已推出 " 認房不認貸 " 及個别城市(深圳)下調首付比,但面對超出過往的房價跌幅,放松力度偏弱。這或也對應着未來的政策空間。
圖 2. 相比過往類似時期,目前政策較為審慎
來源:WIND,筆者測算
二、穩定地產,還是取而代之?
海外來看,地產和經濟周期高度正相關。尤其在地產下行期,經濟難見逆勢抬升。借鑑日本等教訓,在人口加速老齡化等潛在增速下行階段,維持地產相對平穩對于轉型至關重要。無論是基建舊動能,還是高端制造新動能,都難取代 " 衣食住行 " 中對 " 住 " 的美好生活向往。
圖 3. 相較日本,我國地產的調整速度更快
初步估算,截至年底,房企 " 保交樓 " 資金缺口或約 4 萬億。僅靠銷售回款來彌補保交樓的資金缺口,仍捉襟見肘。而保交樓的進展,反過來又影響購房信心。如此循環,唯有借助市場之外的力量才能終結。房企風險未充分緩釋前,地產整體難有明顯回升。
圖 4. " 保交樓 " 存缺口,地產何時穩?
近期 " 三個不低于 " 政策彰顯信号意義,後續力度是關鍵。預計明年地產銷售額、投資增速或分别由今年的 -5%、-9% 左右,微弱改善至 -4%、-7% 左右。這意味着,明年經濟若要實現 4.5%-5% 的增速,或需基建增速由今年 8% 抬升至 8.7%-12.7%。保障房等三大工程将貢獻部分投資。
三、基本結論
一是物有輕重,事分緩急。近期二手房挂牌量激增,與房價加速下行相交織。當市場出現預期自我實現的負向循環而 " 失靈 " 時,政策 " 有形之手 " 變得尤為重要。相較歷史,我國當前地產政策發力或仍顯審慎,而未必失靈。
二是借鑑日本諸國經驗,在人口加速老齡化等潛在增速下行期,維持地產的相對平穩對于經濟轉型至關重要。無論是基建等舊動能,還是高端制造等新動能,短期似都難以取代老百姓 " 衣食住行 " 中對 " 住 " 的美好生活向往。
三是展望未來,僅靠銷售回款來彌補保交樓的資金缺口,仍顯捉襟見肘。而保交樓的進展,反過來又影響購房信心。如此循環,唯有借助市場之外的力量才能終結。明年地產或有少許改善,保障房建設等将貢獻部分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