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趁着電動車市場内卷 豐田汽車的利潤率悄悄壓過特斯拉,歡迎閱讀。
财聯社 8 月 2 日訊(編輯 史正丞)當地時間周二,全球市值排名第二的車企豐田發布最新季度報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項是,時隔多年,豐田汽車的營運利潤率又一次超過了老對手特斯拉。
(來源:豐田财報)
先挑重要的說,豐田汽車集團在今年 4-6 月(也是日本新财年的第一個财季)實現營收 10.5 萬億日元,其中營業利潤 1.12 萬億日元,折合營運利潤率 10.6%。
在特斯拉早些時候公布的二季報中,營運利潤率則從一年多前近 20% 下滑至跌破 10%。對于全世界市值最高的前兩大車企而言,豐田在營運利潤率這一項超越特斯拉,還要追溯到 2021 年的夏天。
(按自然季度排列的豐田、特斯拉營業利潤率,來源:Barrons、FactSet)
在财報期内,豐田總共賣出 230 萬輛汽車,實現營收近 740 億美元,這兩項數據均超過市場預期;調整後每股盈利 39 美分,也符合分析師此前的預期。資本市場也對這份财報頗為滿意,截至發稿,周二豐田汽車的美國存托憑證漲幅大致維持在 2% 附近。
豐田的一系列财報數據,也令分析師們看到汽車產業供應鏈好轉的信号。過去幾年裡,車廠普遍遭遇汽車零部件、芯片短缺等問題,限制產能的同時也對利潤率造成了磨損。
而造成兩家汽車巨頭利潤率反轉的另一個原因,正是特斯拉在電動車行業掀起的價格戰。與此同時,汽油車價格仍接近歷史高位水平,這也是兩家車企利潤數據反轉的原因。
今年二季度,雖然豐田的電池動力汽車銷量取得了 623% 的同比增速,但實際上加起來一共只賣了 2.9 萬台,占整體銷量的 1.3%。
種種迹象顯示,特斯拉的打折戰略還有可能延續一段日子。在前不久的二季度财報說明會上,馬斯克就解釋稱,在高利率環境下,消費者的購買力是在下降的,所以特斯拉需要通過降價來應對這樣的局面。馬斯克也強調,相較于長期前景,毛利率和盈利能力的短期差異真的是非常輕微的因素。公司對于實現長期目标有信心,但無法控制短期的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