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盤和林:“挂面大王”克明食品轉虧,是養豬惹的禍?,歡迎閱讀。
中新經緯 1 月 26 日電 題:" 挂面大王 " 克明食品轉虧,是養豬惹的禍?
作者 盤和林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
盤和林
近日," 挂名大王 " 克明食品發布 2023 年度業績預告,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虧損 4600 萬元至 7500 萬元,同比下滑 127.31% 至 144.53%。這也是克明食品自 2012 年上市以來年度業績首次虧損。在資本市場上,克明食品股價在近日一度創下上市以來歷史新低。克明食品何以出現如此幅度虧損?
根據克明食品自己的解釋,是由于 2023 年受市場環境變化及行業周期性的影響,公司部分主營產品銷量有所減少,部分主營產品銷售價格持續低迷,導致公司報告期内業績同比下降。克明食品主營業務包括食品和生豬兩大板塊。其中,生豬板塊是克明食品在 2022 年 12 月才跨界踏入的,當時克明食品開始收購生豬養殖公司興疆牧歌部分股權,切入生豬養殖業,也引起了一些質疑聲。
畢竟,養殖產業特别是其中的生豬產業存在着較強的周期性。養豬企業的盈虧主要依賴于豬價,而豬價依附于豬周期,也就 3-5 年的養豬庫存和豬肉價格的波動周期,現階段生豬庫存較高,價格下跌,養豬虧損已經比較明顯。從幾家頭部養殖企業 2023 年的銷售數據看,多家生豬養殖企業陷入虧損,豬周期罕見漫長。而根據克明食品 1 月 8 日發布的興疆牧歌生豬銷售簡報,2023 年 1-12 月,生豬業務累計銷售收入 6.2 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 5.26%,似乎也未能逃過周期谷底的影響。
從當時克明食品跨界生豬養殖的初衷看,或是為了應對近年來面粉漲價蠶食公司面類主業利潤,打造 " 第二增長曲線 ",畢竟占挂面產品 80% 的小麥采購成本,從 2020 年年初就不斷上漲,至 2021 年末漲幅近 20%。同時克明食品或許還有完善其大食品產業布局的考慮。面條、面粉、方便食品等產品的毛利率較低,而且一般靠規模化來達成業績目标,讓克明食品繼續專注在挂面產業裡發展,其行業或很快迎來天花板,所以公司的确需要延伸業務。公司多元化的思路并沒有錯,但從目前短期的成效來看,跨界養豬未能及時幫助公司實現盈利,或許就錯在選擇了一條波動性更高的養豬行業,而沒有利用其商超的渠道優勢,更多的布局一些副食品產業。
養豬是規模化、周期化產業,但養豬缺乏技術壁壘,無法阻擋殘酷的市場競争。而且,養豬和克明食品自身主業的契合度不高。筆者認為,在多元化的思路上,克明食品更應該借助現有的面類銷售渠道優勢,向預制菜方面走一走,也可以向原材料的上遊去布局,最終還是要将面這一主業做好。 ( 中新經緯 APP )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部門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内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張芷菡
作者:熊思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