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如果上海不送綠牌,會發生什麼?,歡迎閱讀。
買新能源車送滬牌,在過去十多年裡,算得上是在上海生活的一個基本常識,就算沒車、也沒動過買車念頭的人,都了解這個繞過 " 最貴鐵皮 " 限制的方法。" 大不了買台新能源車 ",成了魔都生存壓力下的一個寶貴出口。
但是這個讓人習以為常的政策,并不是永久性的。從 2021 年勞動節之後,車價低于 10 萬、車長不足 4.6 米的新能源車,被收回了 " 送綠牌 " 的特權;而在今年年初,插混、增程車型也不再享受免費綠牌。可規避搖号拍牌的範圍,被一步步收緊。
這個趨勢下,近日傳出明年起所有純電車型都無法免費上綠牌,就不那麼讓人意外了。雖然相關部門很快就對傳聞做了辟謠,純電車型被收回特權,也是早晚的事。我們不妨聊一聊,一旦純電車型也無法免費上滬牌,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上海是最大市級新能源市場,但滲透率并非最高
不管是新能源車還是乘用車總體的銷量規模,上海都是國内排名第一的市級行政區。新能源牌照政策的變動,影響的不僅僅是普通消費者,考慮到上海的規模和特殊地位,它的政策和市場格局的變化,也會對全國產生示範作用。
所以,在消費者和車企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上海整體的市場情況。
以上險量來看,上海 10 月份乘用車的總銷量是 5.5 萬輛,其中新能源車(包括 PHEV 混動與增程車)的銷量,是 2.5 萬輛,新能源滲透率高達 45.96%,距離颠覆燃油車的拐點,已經很近了。
這是什麼概念呢?同樣看 10 月份的上險量,全國乘用車總銷量是 196.3 萬輛,其中新能源車銷量 71.8 萬輛,總體滲透率 36.57%,這是全國範圍的平均水平。對比之下,上海的新能源滲透率遙遙領先。考慮到上海政府多年來對新能源車的大力扶持,這個結果似乎在情理之中。
但是,在一、二線大城市中,上海的新能源滲透率并不是最高的,天津、杭州兩個限牌城市的滲透率都超過了 48%,大城市中最高的深圳,更是達到了 51.14%:
實際上,即便是西安、鄭州這些沒有限牌政策的部分省會,新能源滲透率也基本和上海相當。其它類似重慶、武漢、無錫、溫州、青島等非限牌城市,滲透率都達到了 40% 以上。
也就是說,上海昂貴的藍牌 + 免費新能源牌照的政策,并沒有讓它的滲透率遙遙領先于其它城市。完全不限牌的城市,也可以做到很高的新能源滲透率。
但是,相近的新能源滲透率,也代表相似的市場格局嗎?我們可以拉出一些規模較大、或比較有代表性的品牌,看看它們在上海市的新能源車型銷量情況:
注:表格品牌排序不代表實際銷量排名
如上表,雖然 DM-i 系列的所有爆款在上海都不能免費上綠牌,但比亞迪新能源車在上海依然位列第一,而且單單純電車型的銷量,就超過了第二蔚來和第三特斯拉的總和。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在全國範圍,比亞迪 10 月份純電車型的銷量占比是 56.7%,而在上海的占比高達 82.3%,這明顯是 PHEV 被排除在免費綠牌外導致的。如果 PHEV 在上海和 EV 同權,那麼比亞迪在上海的銷量規模,預計還會高一大截。
在全國範圍,蔚來的銷量是遠低于特斯拉、理想的,但它卻成為上海新能源市場的第二名,足以看出當地消費者對蔚來理念和產品的認可。除此之外,有本地優勢的上汽大眾,依靠 ID. 系列 3 款車型也有 1700 多輛的規模,僅次于特斯拉。這是上海之于全國比較特殊的地方。
還是相同的品牌,我們可以看看其它城市的情況。這裡就選擇同樣限牌的深圳,以及不限牌的西安,它們的新能源滲透率都比上海更高:
如上表,比亞迪在深圳同樣是新能源銷量第一,10 月份純電銷量 4828 輛,和上海規模非常接近,但是純電車型在當地的銷量占比卻只有 48.84%,比亞迪在深圳的總銷量,已經達到了萬輛級别,遠遠高于其在上海的規模。
相比之下,蔚來在深圳的銷量,只有其在上海的四分之一,已經不及小鵬了。而特斯拉雖然在深圳新能源市場位列第二,但規模只有比亞迪的五分之一左右。比亞迪在深圳的地位,是真正的一騎絕塵,這也基本符合它在全國範圍的水平。
至于不限牌的西安,特斯拉的銷量反而比上海、深圳都高不少,是純電車型銷量最高的品牌。不過把 PHEV 算進來的話,當地新能源第一還是比亞迪,其插混系列的銷量占比達到了近 7 成,遠大于比亞迪在全國範圍内插混車型的占比。
除此之外,在這三個市場中,五菱的銷量表現值得玩味,上海 4.6 米車長的限制将宏光 MINIEV、缤果兩個爆款排除在外,五菱在上海銷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但在深圳和西安,五菱的銷量也都非常有限,遠不及它在全國範圍的整體水平。
由此可以看出,即便沒有針對車型的限制,五菱微車在上海也只會是邊緣化的產品。
最後還有一個關鍵數據,就是上海總體的 EV 純電車型銷量,這裡我無法獲得準确的數據,但是單看表格中統計到的十多個品牌,純電車型銷量在上海新能源總銷量中,占比已經達到了 68.1%,這意味着上海新能源車型中,純電車型的占比最少在 7 成。
還是只看統計到的品牌,深圳和西安新能源車中純電車型的占比,分别是 53.5% 和 42.9%,遠低于上海。從這一點我們可以推測,如果純電車型取消免費綠牌的政策出台,上海的新能源市場中,純電車型的份額也可能降到 50%~60% 的水平。
聊到這裡,我們算是對上海新能源市場的現狀有了較為具體的了解,這一系列數據,就可以作為依據,幫助我們推測傳聞中的新政策,可能會對上海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
1. 上海新能源滲透率注定下滑,但不會大幅萎縮
首先,在短時間内,純電車型不再享有牌照特權之後,銷量肯定會明顯下滑,但是在度過最初的震蕩期後,新能源的滲透率會很快穩定。那麼這個穩定期的滲透率,會是多少呢?
對于上海來說,在純電車型不再送綠牌後,油車、混動車和純電車基本實現同權(購置稅補貼基本忽略)。上海 10 月份新能源滲透率為 45.96%,這在全國大城市中算是中等偏上,但是參考非限牌城市的話,除了西安、無錫等少數城市滲透率 45% 以上,大多數都在 40% 上下。
以此推測,純電車型不再送綠牌後,上海的新能源滲透率可能會從目前的 46% 下滑到 40% 左右,最低的下限,也不會低于 35%。而長期來看,新能源車對燃油車的攻勢不可逆轉,上海的新能源滲透率将在觸底之後,随着宏觀市場的節奏逐漸攀升。
2. EV 将遭受較大衝擊,PHEV 上漲潛力大
上面提到,上海新能源市場中,純電車型的份額最少在 7 成,作為對比的深圳、西安,純電車型占比只有 4 到 5 成。在 PHEV 和 EV 同權之後,它們在上海的銷量規模預計會回到 1:1 的水平。
目前上海單月新能源車總銷量,大約為 2.5 萬輛,考慮到新政對滲透率的影響(以 46% 降到 40% 計算),新能源總銷量可能會下降到 2.2 萬輛左右。如果 EV、PHEV 各占 50% 的話,純電車型每月在上海的銷量,就可能會損失 5 千輛左右,PHEV 車型則有可能增加 4 千 ~5 千輛。
3. 對上海依賴高的純電品牌,會受較大衝擊
今年 10 月份,上海新車上險量總計為 5.5 萬輛,在 196.3 萬輛的全國銷量中,占比 2.8%。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品牌在上海的銷量占比遠遠超過這個數字,代表它過于依賴上海市場,而如果它的主銷產品是純電車型,受到新政的衝擊也就更大。
月銷達萬輛以上的新能源品牌中,蔚來毫無疑問是對上海依賴最大的一個,當地銷量的占比超過了 15%。這意味着純電車型不能免費送綠牌,蔚來在上海的銷量可能會大幅下滑,并進而影響其在全國的整體銷量規模。
小鵬、特斯拉在當地的銷量也不少,但在全國的占比只有 8% 左右,即便在上海的銷量減半,對整體的影響依然是可控的。
至于上汽體系下的智己、飛凡,對上海市場的依賴度一目了然,不過它們的規模還不大,相信沒了免費綠牌,它們也有其它辦法維持目前的銷量規模。
4. 理想、比亞迪、深藍潛力将被釋放
對比蔚來、小鵬,比亞迪、理想在上海的銷量,甚至不及上海市相較全國市場的銷量占比,那麼在純電、PHEV 平權後,這些品牌會有怎樣的變化呢?我們不妨把過去的數據拉出來看看:
PHEV 在上海不再免費送牌,是從 2023 年初開始的,在此之前,理想和蔚來的整體銷量規模基本相當,月銷都在萬輛左右的水平。2021 和 2022 年,理想上海 / 全國的銷量占比不到 7%,蔚來則早早就超過了 10%,即便是 PHEV 和 EV 平權,上海消費者明顯也更青睐蔚來。
在去年底爆出上海即将取消 PHEV 送綠牌政策的消息後,理想去年 11、12 月在上海的銷量,出現短時間的暴漲,新政出台後的 2023 年,銷量瞬間暴跌,一直到今年 10 月份,其在上海的月銷規模都只有三位數。
而在純電車型也不送綠牌後,理想上海 / 全國的銷量比可能會回升到 5% 以上,如今理想月銷在 4 萬輛左右,這意味着理想在上海的月銷規模,可能增長到 2 千輛以上。而蔚來遭遇新政衝擊、銷量下滑後,兩者在上海的銷量可能會基本持平。
至于比亞迪,其 2021、2022 年的上海 / 全國銷量比在 6% 左右,目前只有 2.6%,如果它的 DM-i 系列潛力被釋放,比亞迪的上海 / 全國銷量占比也可能回升到 5%,月銷規模就可能從目前的 6 千輛增長到萬輛級别。
除此之外,主要依靠增程車型走量的深藍,也有可能在上海獲得一波新增銷量的補充。
總結
在國内新能源市場逐漸成熟後,國家和地方政府對新能源扶持力度,是必然會逐漸退坡的,除了上海可能收回 EV 牌照特權之外,國家層面對新能源車的減稅政策也在逐步收緊。
這些政策的變化,短期内肯定會對部分車企和車型造成衝擊,但是具備真正成長潛力的品牌,如今已經可以脫離扶持,自己平穩地走路了。國產品牌們已經在大步快跑,朝着我們此前不敢奢望的目标加速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