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重磅!轟動全球的“室溫超導”論文作者,被實錘數據造假、抄襲等多項不當行為!調查報告長達124頁,歡迎閱讀。
蘭加 · 迪亞斯,這個名字一度在物理學界引起軒然大波。他所宣稱的 " 室溫超導 " 發現,曾讓全球科學界為之一震,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然而,在科學界不斷的質疑聲中,這扇門逐漸顯露出裂痕。迪亞斯所發表的室溫超導研究論文兩次被《自然》撤稿,不僅如此,另外兩篇論文也遭到刊物的撤回。
近日,《自然》新聞團隊援引的一份 124 頁的法庭檔案稱,美國羅切斯特大學一項長達 10 個月的調查發現,迪亞斯存在偽造實驗數據偽造和抄襲等多項不當行為。
這項調查由該大學聘請的一個獨立科學小組進行,于今年 2 月 8 日結束。科學小組審查了針對迪亞斯教授的 16 項指控,并得出結論,認為在每一項指控中,迪亞斯都很可能犯下了學術不端行為。
迪亞斯是羅切斯特大學的終身教職員工,但校方目前正試圖在他的合同于 2024~25 學年結束前(即 2025 年 8 月 31 日前)解雇他。
迪亞斯并未回應置評請求,但他的律師向《自然》團隊提供了訴訟檔案。在其中一份檔案中,迪亞斯說 " 在批評和指責聲中,我們必須重申我們工作的基礎完整性和科學性 "。
此前曾三次接受調查
結果都 " 不了了之 "
據《自然》新聞團隊最新的報道,羅切斯特大學向法院提交的檔案顯示,針對迪亞斯的調查是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下稱 NSF)下令進行的,後者是美國學術研究的主要資助機構,曾在 2021 年授予迪亞斯 79 萬美元的 CAREER 基金。不過,NSF 監察長辦公室拒絕就調查結果或該機構未來的行動發表評論。
去年 3 月,美國羅切斯特大學蘭加 · 迪亞斯研究團隊宣稱,已實現全球科學界追求多年的 " 室溫超導 "。然而,約 8 個月後,《自然》宣布,應論文作者中 8 名合著者要求,撤回這篇在全球引發轟動的論文,原因是這些研究人員認為,這篇已發表的論文沒有準确反映所研究材料的來源、所使用的實驗測定方法和所應用的數據處理依據。
這是迪亞斯團隊的室溫超導研究論文第二次被《自然》撤稿。同年 8 月,美國《物理評論快報》因 " 明顯的數據造假 " 撤回了迪亞斯等人于 2021 年發表在該刊物上的論文。
羅切斯特大學此次長達 124 頁的調查報告詳細介紹了迪亞斯在上述三篇被撤回的論文以及另外一篇在《化學通訊》上被撤回的論文中的欺騙行為。在兩篇曾發表在《自然》的論文中,迪亞斯先是聲稱在一種由碳、硫和氫(下稱 CSH)組成的化合物中發現了室溫超導電性(即在環境溫度下電阻為零),後又聲稱在一種由镥和氫(下稱 LuH) 組成的化合物中發現了室溫超導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NSF 下令進行的調查并不是羅切斯特大學首次對迪亞斯實驗室可能存在的問題展開調查。
2021 年 ~2022 年期間,該校對迪亞斯團隊在《自然》雜志發表的 CSH 化合物室溫超導論文進行了三次初步 " 調查 "。第一次初步調查是在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的凝聚态理論家豪爾赫 · 赫希(Jorge Hirsch)向羅切斯特大學提出投訴後啟動的。校方詢問了三位未具名的内部審查員,迪亞斯則聯系了一位外部審查員來審查赫希的投訴。調查報告的信息顯示,該外部審查員是伊利諾伊州萊蒙特市阿貢國家實驗室的物理學家馬杜裡 · 索馬亞祖魯(Somayazulu)。
赫希教授的投訴稱,迪亞斯論文中的磁感應強度數據存在問題,而這些數據是迪亞斯稱 CSH 是室溫超導體的關鍵證據。調查組于 2022 年 1 月 19 日得出結論,認為 " 沒有可信的證據證明需要進一步調查 "。
第二次調查是由超導研究期刊《Physica C》的主編德克 · 範德馬雷爾(Dirk van der Marel)發起的。2022 年 1 月 20 日,也就是第一次調查結束後的第二天,範德馬雷爾向羅切斯特大學發出了對 CSH 化合物超導數據的擔憂。同年 4 月 6 日,另一位審稿人接手此案,并判斷無需進行正式調查。根據報告中談及的身份信息,第二位審查員可能是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的物理學家羅素 · 海姆利(Russell Hemley)。盡管審稿人并不支持進行調查,但他們表示該論文 " 遺漏了細節,似乎具有誤導性 "。他們建議進行勘誤(但并沒有)。
羅切斯特大學的調查指出,索馬亞祖魯和海姆利這兩名審稿人與迪亞斯合作發表了多篇論文,包括 2021 年關于 CSH 室溫超導性質研究的論文。而羅切斯特大學的學術不端行為政策規定," 任何個人如果存在未解決的個人、專業或經濟利益衝突……不得參與調查程式 "。
阿貢的一位發言人否認索馬亞祖魯是調查的審稿人,但當被問及為什麼調查的腳注中提到 " 索馬亞祖魯的報告 _ 審查國家科學基金 2020(CSH)論文 " 時,他沒有回答。海姆利沒有澄清他是否是調查審稿人。
《自然》團隊利用獨立審稿人對 CSH 室溫超導論文進行了獨立調查,其中兩名審稿人發現了迪亞斯論文中磁化率數據可能是捏造的證據。當《自然》表示将撤回迪亞斯的 CSH 論文,并回應赫希的另一項投訴時,羅切斯特大學進行了第三次調查。盡管可以查閱《自然》雜志的調查結果,但負責這次調查的唯一審稿人,即第二次調查的匿名審稿人,于 2022 年 10 月 19 日得出結論:數據中的任何怪異之處都可歸因于數據的處理方式,因此無需進行調查。
調查人員證實:迪亞斯捏造數據
可以說,此前的三次調查都是無果而終。此次提到的全面調查最終是在 NSF 的指令下被迫展開的。
佛羅裡達大學的物理學家詹姆斯 · 哈姆林(James Hamlin)向 NSF 提交了對迪亞斯工作的擔憂。根據 NSF 2023 年 3 月 16 日致羅切斯特大學時任負責研究的臨時副校長斯蒂芬 · 杜赫斯特的一封信,這些問題包括 " 不能歸因于數據處理的數據差異 "。
幾周内,杜赫斯特就召集了一個由外校三名物理學家組成的委員會," 以确保這項調查是可信的 ",這三人分别是加州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馬裡烏斯 · 米洛特(Marius Millot)和彼得 · 塞利耶(Peter Celliers),以及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桑迪亞國家實驗室的馬庫斯 · 克努德森(Marcus Knudson)。
調查委員會在工作過程中獲得了各種記錄,包括計算機硬碟、電子郵件和筆記本上的數據。他們還采訪了與此案有關的 10 個人,包括迪亞斯和他以前的一些學生,并至少開會讨論了 50 次。值得注意的是,調查人員證實了範德馬雷爾、赫希和哈姆林此前的分析——他們都發現了明顯的證據,證明迪亞斯在 CSH 論文中捏造了磁感應強度數據。
據調查報告,迪亞斯首先編造了 CSH 數據并将其發表,更惡劣的是,當數據來源受到審查時,迪亞斯和他的合作者、拉斯維加斯内華達大學物理學家阿什坎 · 薩拉馬特(Ashkan Salamat)還公布了一組捏造的原始數據。
當原始數據與發布數據之間的差異受到越來越多質疑時,迪亞斯做了一個解釋——他稱對發布的數據使用了一種精心設計的數據處理方法。調查委員會寫道,這提供了 " 一層似是而非的外衣,将批評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其方法上 ",而不是原始數據上。
其實,如果迪亞斯能提供真實的原始數據,即直接從測量儀器獲取的數據,并包含時間戳等細節,他本可以消除許多指控。迪亞斯在回應調查結果時也寫道:" 某些原始數據檔案的缺失并不意味着它們不存在,也不意味着我有任何不當行為。"
然而,盡管他多次承諾提供原始數據,但從未這樣做過。
調查委員會認定:" 迪亞斯不可信 "
調查發現,在一些情況下,迪亞斯還在數據來源的信息方面對團隊成員和合作者進行誤導。調查人員在采訪中發現,迪亞斯告訴其在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UCLA)的合作夥伴,測量是在羅切斯特大學進行的,然而,在與羅切斯特大學研究人員交流時卻稱測量是在 UCLA 進行的。
2023 年 12 月 22 日,調查委員會向迪亞斯發送了一份報告草稿。在長達 124 頁的檔案中,迪亞斯給了兩部分答復,他在其中抨擊了調查人員的專業知識和誠信問題。迪亞斯稱,調查人員的方法顯示出 " 有時可以在陰謀論領網域看到的特征 ",而且 " 缺乏強有力的邏輯基礎 "。
迪亞斯還稱,薩拉馬特說服迪亞斯以前的學生反對他,因為他們致信《自然》,要求撤回 LuH 室溫超導的論文。但事實恰恰相反:《自然》的團隊此前曾報道,是他的學生們向《自然》雜志發送了這封信。
迪亞斯在回應中并未提供委員會要求的原始數據。在最終報告中,調查人員回應了迪亞斯的指責,稱 " 引用‘巴洛克式’的解釋來說明并因此證明這些數據的遺漏是合理的,并不能改變調查委員會的推理或結論 "。
最終,調查委員會認為,羅切斯特大學的學生和迪薩納亞克(Dissanayake)不是罪魁禍首,而是受害者。委員會無法獲得拉斯維加斯内華達大學的資源來為包括薩拉馬特在内的這些研究人員洗脫罪名,但委員會認為這些人也受到了欺騙,且未發現 " 實質性的不當行為證據 "。
調查報告總結了多年來的指控和分析,系統地記錄了迪亞斯如何故意誤導他的合著者、期刊編輯和科學界。調查小組認為,在針對迪亞斯的 16 項指控中,他都很可能犯下了學術不端行為。羅切斯特大學發言人稱調查是 " 一個公正而徹底的過程 ",并得出了正确的結論。
因此,調查人員建議終止迪亞斯的任教資格或從事公共或私人資助的研究。他們還補充說:"本次調查中發現的證據表明,迪亞斯不可信(Dias cannot be trusted)。"
對于《自然》在置評請求,迪亞斯并未回應,但他的律師向《自然》團隊提供了訴訟檔案。在其中一份檔案中,迪亞斯說 " 在批評和指責聲中,我們必須重申我們工作的基礎完整性和科學性 "。
記者|蔡鼎
編輯|段煉 蘭素英 易啟江
校對 |王月龍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