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Google閉源AOSP”項目,我們去問了問汽車系統開發者怎麼看,歡迎閱讀。
近日,Google 方面的一則重大消息刷屏。據外媒 Android Authority 報道,Google 已向其證實,Android 開發将全面轉向内部進行,最快下周開始。這意味着未來 Android 的所有核心開發都将移入私有環境。
關于 AOSP 的信息解讀已經很多,長話短說,AOSP(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是 Android 的開源基礎,由 Google 主導并開源,提供 Android 作業系統的核心代碼。而 Google 對 Android 的開源策略一直分為開源部分和閉源部分。如今,出于減少重復開發和内部統一維護的考量,Google 決定不再持續維護開放源代碼項目,但仍會在特定時間節點發布源代碼。
據我們了解,國内手機大廠(除華為轉向鴻蒙系統外)基本均已與 Google 籤訂授權協定,因此在該項目上基本不受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中國車企基于 AOSP 自研智能座艙系統,即我們日常使用的車機系統。因此,如果 "Google 關閉 AOSP" 最終屬實,是否會影響中國車企繼續自研智能座艙系統?
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咨詢了一些汽車座艙領網域的開發者,以了解其可能帶來的影響。
一位新勢力車企的開發人員表示,他也關注到了這則消息。他指出,許多中國車企目前基于 AOSP 開發座艙系統,而 AOSP 的代碼仍然會公開,因此短期内開發流程基本不會受到影響。
" 目前汽車廠商主要将 Android 用于智能座艙,且高度定制化并兼容 Android 應用,因此短期影響不大。"
從兩個方面來看:首先,這一變化對車企的基礎車機功能開發影響不大,各家廠商早已在開源部分基礎上進行自主開發,并不存在 "Google 不支持就無法開發 " 的情況。
其次,中國車企已經習慣于通過 AOSP 定制系統,應用生态也已走在許多市場的前列,與原生系統的關系較遠。此外,中國的車機市場本就獨立于 Google 服務(GMS),因此不會受到直接影響。
不過,Google 的閉源開發主要針對未來版本的新功能,而中國車企擅長運用新技術,如 AI 集成、隐私增強等,因此未來在技術迭代和應用更新方面可能會有所滞後。
該開發人員舉例稱,諸如新的 AI 框架、傳感器融合算法等,可能會被保留在閉源版本中。此外,對于新芯片的支持,他擔心驅動優化可能會滞後。
如果 Google 真的減少對 AOSP 的投入,車企可能需要更加主動地維護自身的技術生态,并加大研發投入。
" 類似于當年 Google 終止華為使用 Android,未來廠商将無法再公開獲得最新的代碼和技術資源,後續開發模式可能會發生變化。"
短期影響不大,但長期來看存在不确定性。不過他認為,在 Google 尚未完全公布具體實施步驟的情況下,當前還無法得出定論。
一位活躍在海外市場的新勢力車企研發人員則表示,中國市場目前 " 看似不受影響 ",但如果中國車企希望基于 AOSP 座艙系統拓展海外市場(如歐洲市場),未來可能仍需單獨通過 Google 認證,從而增加合規成本。
目前,車企座艙研發人員尚未觀察到明顯的變化,一切仍停留在 " 沙盤推演 " 階段。
據數據統計,2024 年生產的 215 款新車中有 144 款采用了 Google 的 Android 系統。
Google 向 Android Authority 确認的情況是:未來不會實時向外界公開 Android 代碼的變動,但仍會随着大版本更新打包發布源代碼。Google 強調,此舉是為了簡化 Android 作業系統的開發,Android 不會成為閉源系統。
關于未來車企開發生态的變化,我們也将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