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三七互娛《亮劍》手遊下架,大廠IP遊戲頻頻折戟?,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灣流經濟評論
6 月 1 日,A 股遊戲龍頭三七互娛發行的《亮劍》手遊,在蘋果商店下架。
目前,用蘋果商城已搜不到《亮劍》APP,查詢七麥數據、點點數據也已無法搜到相關結果。
點點數據顯示," 亮劍 - 正版授權 "APP 2023 年 06 月 01 日 09 點已下架。
" 亮劍手遊 " 公眾号 6 月 1 号還發布更新公告推文,但目前推文已被删除。
《亮劍》是一部講述獨立團抗日的經典 IP,由 A 股上市公司三七互娛進行同名遊戲開發。這次遊戲下架,則是又一例大廠利用知名 IP 做手遊折戟的案例。
争議頗多,曾被質疑 " 不充錢打不過鬼子 "
《亮劍》手遊自上線以來就争議頗多。大量玩家質疑、媒體報道" 不充 648 也打不過鬼子 "、" 充得最多還送趙剛老婆 "。
這還是相對輕柔的質疑。
更敏感的是 " 消費愛國情懷 "、" 不尊重歷史事實 "、" 對革命先烈不敬 " 等聲音——戰場之上,有錢就能赢?裝備好就能打勝仗?歷史哪有這麼簡單?
不同于同題材(不同玩法)的《戰火勳章》把二戰架空,《亮劍》在歷史背景、陣營設定上,仍保留着一些歷史、政治敏感元素。
一款以娛樂導向的遊戲,結合起了嚴肅、慘痛、暴力、沉重的政治與戰争。
一方面很可能就會觸碰監管紅線,另一方面更有可能引發玩家、歷史愛好者、IP 粉絲的質疑——畢竟,遊戲也有媒體屬性,更何況這是一款持續投放買量廣告的遊戲。
或許正是因為政治敏感問題,《亮劍》才下架。只是不清楚這次下架,是三七主動下架整改,還是遊戲商城強制要求,亦或是國家相關部門的意願呢。
盤點三七互娛今年發行的遊戲就會發現,《亮劍》、《最後的原始人》、《凡人修仙傳》已經密集上線,SLG 新品《霸業》也預計将于近期上線。三七互娛今年迎來新遊大年。
争議較大的《亮劍》TapTap 評分僅 5.8 分,而近期上線的《凡人修仙傳》TapTap 評分僅 5.9 分,《最後的原始人》則有 7.0 分。
除了政治敏感,我個人猜測,可能還存在一層因素,是三七期望讓《亮劍》為《霸業》" 讓路 "。
畢竟兩款遊戲都有 SLG 元素,且太多新遊都需要持續買量、運營,投入過影響業績。
還不如讓表現相對不好的產品暫時撤退,及時止損。
大廠 IP 遊戲為何頻頻折戟?
《亮劍》手遊的下架,對于大廠 +IP 手遊的組合而言,并非獨立事件。
不少大廠 IP 遊戲境況不佳。
5 月 31 日,騰訊魔術方塊工作室研發的 3D 回合制 MMORPG 手遊《妖精的尾巴:魔導少年》正式停止在中國大陸地區的運營,玩家已無法登錄遊戲。
同樣是 5 月底,經典 IP《街頭籃球》手遊宣布将于 7 月 25 日 11 點在中國大陸地區停止運營。
同樣是近期,網傳軟星多個團隊解散,上海軟星在 2022 年上半年正式立項了單機遊戲《仙劍奇俠傳四:重制版》,目前開發團隊解散,該項目的進展不明。
據遊戲日報統計,2023 年 Q1 季度國内超過 21 款遊戲關服停運,其中近半為 IP 遊戲。
即使抛開網易與暴雪 " 離婚事件 " 影響的《魔獸世界》《暗黑破壞神》等,37 遊戲《鬥羅大陸》騰訊《妖精的尾巴:魔導少年》都是國内外頭部 IP 授權。
個人認為,其根本原因,是 IP 追求商業化、确定性,與遊戲玩家期望突破、創新二者之間的矛盾。
IP,不論是對于電影、電視劇、綜藝、遊戲還是線下實景娛樂,是追求商業化、貨币化的。
究其根本,是資本需要通過 IP,通過多種藝術產品實現增值。
其中傳媒類 IP,典型如遊戲、電影、劇集,往往存在着諸多不确定性,購得 IP 的資本随時可能打水漂。
而為了應對這種不确定,一當然是加大資本投入,二則是力求 " 還原 IP" 不得罪 IP 粉絲。
在這種境況下,IP,往往适配遊戲、電影、劇集等文化產品往往陷入" 不思進取 "、" 不求創新 "、" 套用成熟套路 "的打法。
典型的如遊戲:往往是一個 IP 配上一個高度成熟的玩法模板。一定程度上,就是成了高級的換皮遊戲。
《慶餘年》《黑色沙漠》《妖精的尾巴:魔導少年》手遊都是如此,比如《慶餘年》就是披着知名小說 IP 的傳統仙俠 MMO 遊戲。
再比如電影,往往是 IP 外皮下,包裝一個老套路英雄成長的劇情,好萊塢、漫威對此樂此不疲。
反觀遊戲玩家、IP 閱聽人,對 IP 的期待是復雜、多元的。
一方面他們希望不 " 毀 IP"、" 消耗 IP",另一方面,他們在 IP 文化產品不斷湧現的過程中,期望能看到創新、突破、更新。
漫威超級英雄劇集近年表現不佳,正是因為對這樣的閱聽人期待難以滿足。
資本前進,傳媒後退?
大廠 IP 遊戲頻頻折戟背後,讓我思考一件事:資本,是否在扭曲傳媒與内容產業?
在國内我們看到《王者榮耀》持續賣皮膚拉高流水。
在海外除了《和平精英》之外,發行最成功的是《Nikke 勝利女神》,其背後的韓國工作室正是騰訊作為股東。
更别提騰訊在海外投資收購大量遊戲公司:比如收購了美國遊戲公司 Epic 40% 的股份,《英雄聯盟》開發商拳頭是騰訊全資子公司,育碧背後有騰訊參股。
據中信證券研究報告,自 2012 年以來,騰訊至少耗費 978.67 億元,投資了 33 家海外遊戲公司。
三七,相對騰訊,将資本更多運用在發行買量。
2021-2022 年,三七互娛銷售費用合計接近 180 億元,遙遙領先同行,同期排名第二的世紀華通合計不足 60 億。
此外,三七互娛銷售費用營收占比近兩年均超過 50%,該比例也遠高于其餘頭部遊戲公司。
然而,在產品方面,我們近年很少看到三七再出像《鬥羅大陸:魂師對決》那樣的精品自研。
中手遊,自從 2021 年,中手遊以 6.42 以港元,完成了對北京軟星剩餘 49% 股權的收購,從而獲得《仙劍奇俠傳》IP 在中國大陸地區的所有權益。
雖然中手遊持續押注《仙劍奇俠傳》IP,但過去幾年,《仙劍奇俠傳》較少爆款新作(不論是遊戲、影視劇都幾乎空白)。
近期,網友爆料稱《仙劍奇俠傳》單機版開發團隊北京軟星的技術團隊被解散。
大宇可能已經不會再開發仙劍單機遊戲,仙劍系統以後只會產出各種手遊和 OLG、電視劇和周邊。
過去幾年,資本前進,傳媒後退,已成趨勢乃至定局。
《亮劍》下架只是縮影。
傳媒人的理想,敵不過資本家的現實。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