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收購半導體資產溢價達300%!華海誠科更多細節披露後火速收函,歡迎閱讀。
封面圖片由 AI 生成
時隔三天,華海誠科(688535.SH)的收購案開始披露更多細節!
11 月 11 日晚,華海誠科曾公告稱,公司正籌劃通過現金 + 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華威電子 100% 的股權,同時募集配套資金。14 日晚,公司披露了更多信息,公司拟先支付現金取得華威電子 30% 股權,交易價格為 4.8 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公告發出後,公司便立即收到了上交所的監管工作函,但具體内容尚未公布。
在二級市場上,上市公司進行并購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但使華海誠科備受資本市場關注的,是公司收購的标的曾和德邦科技(688035.SH)欲收購的,為同一家公司,且兩者披露方案相隔僅差 10 天!
今年 9 月 20 日,華威電子跟德邦科技官宣。德邦科技公告稱,與華威電子現有股東籤署《收購意向協定》,拟通過現金方式收購衡所華威 53% 的股權并取得其控制權。但該意向協定僅持續了兩個月,11 月 1 日晚,德邦科技公告稱,兩家交易告吹。
而過了 10 天後,華海誠科就與華威電子一起出現在公告中。而随着華海誠科披露更多信息,也能夠看出兩家交易的一些區别。
首先,從交易對價上,華威電子似乎并沒有 " 坐地起價 "。在此前德邦科技披露的信息顯示,華威電子 100% 股權雙方初步協商的作價範圍為 14 億元至 16 億元。
而與華海誠科的交易中,華威電子 30% 股權,交易價格為 4.8 億元,以此測算,華威電子 100% 股權對價約在 16 億元,也在此區間内。
其次,德邦科技本意以現金支付的方式一舉收購華威電子 53% 的股權,而華海誠科則要通過現金支付 + 發行股份募資的方式全資收購華威電子,後者的周期也将更長。
钛媒體 APP 注意到,華威電子扭頭選擇華海誠科,或許是其業務與公司更具有協同性。
公告顯示,華威電子其主營業務為半導體及集成電路封裝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該公司主營產品為集成電路封裝材料——環氧模塑料(EMC)。
钛媒體 APP 了解到,目前在我國,芯片封裝中 90% 以上采用塑料封裝,而在塑料封裝中,97% 以上使用環氧塑封料作為包封材料。因此,環氧塑封料已成為芯片行業發展的關鍵支撐產業。
根據 PRISMARK 統計,2023 年華威電子在全球環氧塑封料企業中銷量位居第三,銷售額位列第四,在國内環氧塑封料企業銷售額和銷量均位于第一,具有一定的行業領先地位。未來其業績增長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想象空間。
而德邦科技專注于高端電子封裝材料研發及產業化。在集成電路封裝領網域,公司具備晶圓 UV 膜材料、芯片固晶材料、導熱界面材料等研發和生產能力。目前,芯片固晶膠已在通富微電、長電科技等封測廠批量出貨;晶圓 UV 膜成功批量供貨給華天科技、長電科技、日月新等;芯片級導熱界面材料通過關鍵客戶驗證。集成電路封裝材料長期被國外企業壟斷,公司是國内少數具備相關產品批量供貨的領先企業。
對比來看,去年 4 月科創板上市的華海誠科對比德邦科技業績體量相對更小(前者前三季度營收為 7.8 億元,華海誠科僅為 2.4 億元),但公司主營環氧塑封材料(EMC)和膠黏劑,兩者都是芯片封裝必不可少的材料,尤其是環氧塑封材料,和華威電子的主營業務高度協同。如果收購達成,将會大大拓展公司在 EMC 領網域的市場占有率。
由此,華威電子和華海誠科的 " 雙向奔赴 " 也就不言而喻。
此外,此次公告中,華海誠科也披露了華威電子的财務狀況,其 2023 年全年營業收入和淨利潤是 4.61 億元和 3239 萬元,2024 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則是 3.55 億元和 3567 萬元。以今年前三季度的淨利潤測算,本次收購華威電子的動态市盈率超過 33 倍。另外,華威電子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的淨資產是 4 億元,相較于 16 億元的總對價,收購溢價率高達 300%。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華海誠科《使用超募資金對外投資的公告》顯示,公司拟使用 IPO 全部超募資金約 2.87 億元及其利息收入、理财收益(具體以現金管理產品贖回金額為準)和自有 / 自籌資金通過股權收購形式取得衡所華威電子 30% 股權,交易價格為 4.8 億元。
但截至前三季度,華海誠科賬上貨币資金僅有 2664.92 萬元,投資收益為 1534.13 萬元,加上超募資金的 2.87 億元,距離覆蓋掉 4.8 億元的股權支付費用仍有一定距離,不難猜測,公司支付剩餘差額還需要以發行股權或許借貸的方式進行。另外,華海誠科表示,本次現金交易涉及的 30% 股權收購事宜,與交易标的剩餘 70% 股權的後續拟收購計劃相互獨立,不互為前提。
未來,華海誠科能否将兩家争搶的 " 香饽饽 " 全資收之麾下,钛媒體 APP 還将持續關注。(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作者 | 于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