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鮑鵬山:最理想的教育是怎樣的?從孔子到現代,如何培養真正的人?,歡迎閱讀。
好的教育是什麼?
好的教育一定是人的教育,就是人自身的教育、人的主體性的教育,而不是人的某些功能性的教育。一般人理解的教育,就是使人具備某種能力,比如考試的能力、工作的能力,乃至于人與人之間交際的能力、領導力等等。我們只是通過教育賦予孩子一種能力,這是我們很多人對教育的理解。
但我對教育的理解是:教育讓人本身變得更完美、更強大,使人的情感變得更豐富,理智變得更健全。這樣一種主體性的、完善的教育,我覺得才是好的教育。
01
孔子說什麼是 " 好的教育 "?
什麼叫主體性的教育?
我是中文系的老師,在大學裡教《詩經》。一個中文專業的學生畢業之後,他會對《詩經》了解到什麼程度?他會答出:《詩經》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有 305 首詩,分風、雅、頌三類編排,還有三個藝術手法賦、比、興……老師們把這些知識點編成填空題、名詞解釋題、簡答題,學生們回答出來了就過關了。用這種方法教學,學生們能收獲什麼?他們只是知道了《詩經》是什麼。
孔子不是這樣教的。比如他通過教授《詩經》,讓一個人發生變化。他說:"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他給了我們四個字:" 興、觀、群、怨 " ——有情懷;有觀察力、有判斷力;有責任感、有擔當精神;有獨立思考的精神。" 興、觀、群、怨 " 這四種精神,就是我剛才講的人的主體性。
" 興 " 是喚醒,就是我們要讓一個人通過教育被喚醒,要讓他的内心充滿生命力,產生渴望做事的動力,樹立遠大的理想、志向和抱負,培養他的家國情懷。這是教育的第一項功能。
" 觀 ",就是看,能夠博覽群書,理解藝術,理解人類文化史上的成果。一個人要提升閱讀量,提升理解能力。
" 群 ",就是要有社會責任感、群體意識,要有對社區、國家負責的精神。
" 怨 ",是指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你會對現實有一些不同意見,通過教育,能夠把這些不同意見恰當地表達出來。
教育有兩大使命。第一個使命,就是傳承和發展人類的文化,把人類歷史上的傳統文化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 傳承文化 " 不是讓人記住文化的知識,而是通過文化使人文明化。如果我們不傳承人類的文化,人類的行為就沒法文明化。
所以,人不僅是生理學的產物,還是歷史學的產物。我們的思維方式、靈魂裡住着古人,住着孔子:如果問一個沒有讀過《論語》的小孩:你要做小人,還是做君子?他一定會選擇做君子,不願意做小人。
這些價值觀是怎麼來的?就是通過教育,把文明 " 化 " 到人的靈魂和頭腦中去。這也是教育從人類一開始出現的時候,就具有的本質性的、最原始的使命。
教育的第二個使命就是傳承和發展人類的技術,拓展人類知識的邊界。
今天的教育重點就在第二個層次:拓展知識的邊界——我們希望孩子們能夠記住更多的知識,希望将來有更多的學者、專家、科學家,能夠拓展人類認知的邊界,增加新的知識,把新的科學和技術不斷地推向進步,創造更好的物質生活,改善人類生活的物理的空間。
科學、技術、知識的教育是手的教育,文化的教育就是心靈的教育。手的教育能讓人更有動手能力,而文化的教育能讓心靈變得柔軟、溫暖、慈悲。
說說孔子晚年葬狗的故事。
孔子晚年,他家裡的一條老狗死了。孔子跟子貢說,你把我的狗拿出去埋了,埋它的時候一定要把它包好,不要直接把它親土而葬,不要把它的頭直接埋在土裡。
孔子還講了中國歷史上人對待動物的很文明的态度。他說:古人葬馬用的是舊窗簾,用窗簾把馬裹起來。葬狗用的是車蓋,可能是把車蓋反過來,把狗放在上面。我現在既沒有車,也沒有蓋,那就拿我的席子吧。
最後,他讓子貢拿自己的一張席子,把那條狗一卷,然後一再地囑咐子貢,不要讓狗頭被土直接埋着。
通過這麼一個細節可以看出,一個人内心有多柔軟;孔子在讓子貢去葬一條狗,子貢如何受到很深的影響。
這就是好的教育:既要傳承文化,也要傳承技藝。
02
今天的教師能怎麼做,能做什麼?
在孔子的時代,教師可能還具有傳授知識的職責,因為那個時候知識傳播的渠道不是很多,載體也不是很多。比如孔子教《詩經》的時候,《詩經》是用竹簡寫的,沒那麼多地方擺放,而且《詩經》的成本很高,就不可能做到人手一冊。
但在今天這個時代,知識傳播的渠道這麼豐富多彩,如果一個老師只是在教學生知識的話,這個老師必然會被淘汰。
那麼,老師所起到的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在價值的判斷上引領學生。
孔子認為什麼樣的人才可以做老師?能 " 溫故而知新 " 的人。
這個 " 溫故而知新 ",一般理解就是掌握舊知識,還能掌握新知識。實際上不是這樣的。" 溫故 " 可以說是強調知識," 知新 " 不是強調知識。" 知新 " 是能夠對這個世界上層出不窮的新的事件做出正當的判斷。
所以,孔子的意思是,有知識且有判斷力的人才能做老師。
如果有學生問你:" 老師,最近發生的某件事,你怎麼判斷?" 老師要能對此時此刻發生的事情做出判斷。老師的觀點未必是對的,但老師要問自己:我能不能做到這一點?我的邏輯是什麼?我的價值出發點是什麼?老師的邏輯、價值觀、價值的出發點一定要是對的。
在今天這個時代,我們還對老師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教給孩子最元典、最本質的東西
實際上,關于技術、關于具體的知識,孩子一旦被喚醒了以後,他學得比成人快。那麼,學生學習的時候,應該從什麼地方開始學?應該先從最元典的、本質的東西開始學。
有的書叫經典,有的書叫元典。經典的數量有很多,不同時期都可以出現經典。一本書達到了很高的高度,能一直流傳下去,那它就叫經典。但是元典只能在特定的時期出現,在今天這個時代不可能出現元典。" 元 " 有源頭、原來的意思,某種文化的源頭,或者某一種開山式的著作就叫元典。
德國的雅斯貝爾斯在談到人類文明的起源的時候,講到了軸心時代,一般來說,元典主要出現在軸心時代,就是人類的精神和認知出現大突破的時代。物理世界有宇宙大爆炸,精神世界有精神大爆炸,比如西方的古希臘時期、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這是人類精神世界的精神大爆炸。那個時代出現的作品叫作元典。
一直到今天,元典界定了我們的思維模式、行為模式和我們的價值觀。我們今天所有的價值觀,以及思維、邏輯的出發點,都是從那些典籍裡來的。
所以,如果從源頭入手,再看别的書就很容易理解。比如,把先秦諸子百家的著作讀完以後,再讀漢朝董仲舒的著作,就會覺得很容易理解,每一句話從哪裡來的你都知道。西方哲學也是這樣,後來的學者們始終在解釋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思想。
培養能影響孩子未來生命發展的興趣
曾經有老師對我說,孩子們對這些傳統典籍沒興趣,沒人會學。我說,誰告訴你老師只教學生感興趣的東西?
如果我們的教育只教學生感興趣的東西,我們根本不需要在教室裡教數學、物理、化學,不如帶他們去校門口的遊戲機房。老師就是要培養學生的正當的興趣——将來能夠影響他生命發展的興趣。
我創辦的浦江學堂到今年正好做了整整十年了。我們按照順序教七本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道德經》《莊子》和《六祖壇經》。真實的情況是,小朋友在我們的課堂裡學《論語》,比學别的東西的興趣濃厚得多。小孩子不是一定只能理解小公雞、小白兔,小孩完全可以理解 "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只要去做就知道了。
給孩子寬泛的犯錯空間
我有一個觀點:一張卷子的目标不應該是 100 分,而應該是 80 分。
當我們要求學生認 100 個字,要求考到 100 分,那就意味着他必須每一個字都不能有一點點錯。這叫 "100 分的試卷 "。
還有一種 "80 分的試卷 ",比如我們給學生 200 個字,要求他們記住 80%,也就是 160 個字。
從人類的認知角度來說,我們通過大基數去獲得更多的知識,比通過小基數 100% 地掌握知識要容易得多,所以,100 個字 100% 會讀會寫和 200 個字 80% 會讀會寫比起來,後一種更容易一點;面對 100 分卷子,哪怕你全部掌握了,也就認識了 100 個字,而且這基本上是做不到的。這都是基本的認知心理學常識、基本的教學原理。
100 分的卷子還衍生出一個問題:我們的學生不會獨立思考。
為什麼不會?因為他不敢獨立思考。為什麼不敢?因為要求他考 100 分。如果他想考 100 分,那麼他最想做的不是提出獨立見解,而是不犯錯。我們如果允許他犯錯,他就敢于獨立思考了。
為什麼我們的及格分是 60 分而不是 100 分?很多人覺得可能是因為不可能每個學生都得到 100 分。可能是有這樣的原因,一個班 40 個學生,不可能每個人都得到 100 分,所以如果你用 100 分來做及格線,那很多人就不及格了。
但更重要的是,當我們把 60 分确定為及格線的時候,相當于給了學生 40 分的犯錯空間,這樣他的思維就活躍了,膽子就更大了,敢于提出獨立見解了。
所以學習的定位很重要,不可以定位為 100 分,最多只能定位到 80 分。
這還牽扯到知識和文化的區别:沒有人沒有知識盲點,哪個字念錯了,哪個典故用錯了,哪個人名說錯了,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人腦子裡經常會短路。我們做教育的時候,如果過度地強調這種東西的精确性,真的很有可能忽略最核心的東西。比如我們剛才講的批判性思維,忽略孩子思維的活躍性、獨立性,忽略孩子的獨立思考,這樣他們大膽做、仔細判斷的精神勇氣和探索性勇氣就都沒有了。
03
知識、技能和素質該怎麼區分?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我們就開始重視素質教育了。但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人不知道什麼叫素質教育,認為就是知識越多越好,技能越多越好。
我們先想什麼不是素質。
第一,知識不是素質,第二,技能不是素質。它們有助于提高人的整體素質,但是本身不是素質。
孔子曾經也意識到很多人是因為他知識多才覺得他厲害,他專門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了,跟他的學生子貢講,你是不是就認為我知識多?他的原話是:" 汝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
子貢一聽,說,對呀,你就是學了很多知識,所以我們都很崇拜你,拜你為老師。然後孔子說:" 非也,吾道一以貫之。" 他說,不是這樣的,我是有判斷力。
知識多不代表素質高。但不是說我們不需要基本的知識,知識很重要,它是這個世界的邊界。你的知識到哪裡,你的世界的邊界就到哪裡。但還要考慮一個要素: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們不能無限地擴展自己的知識領網域。
如果我們把學習知識理解為擴展生命的寬度的話,那我們生命的寬度有無限性,我們沒有辦法在無限性上較勁。還有一種叫生命的高度,高度就是人的判斷力。
一個人最重要的素質,最核心的能力,不是他的知識寬度,而是他的判斷力和精神高度。
我們今天讀《論語》的時候,把《論語》變成了填空題、知識化了。孔子的主要思想 " 仁 " ——仁義道德的 " 仁 ",它不屬于知識概念,它屬于價值概念。但是我們今天的考試把它變成知識概念了,讓學生解釋這個名詞概念。
孔子在《論語》裡跟他所有的弟子們讨論 " 仁 " 的時候,從來沒有給它下過定義。學生們問孔子什麼叫 " 仁 ",孔子給每個人的回答都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因為孔子不是在下定義,這實際上就是在暗示我們,他所講的 " 仁、忠、義、信、誠 " 都不是知識概念,而是價值概念。
如果我們将來需要通過某一方面的知識、技能來展現自己的精神高度的話,那麼技能和知識都很重要。但是問題的關鍵,在于你有沒有這樣的精神高度能夠展示。
比如彈鋼琴,鋼琴不僅是個技能,在你演奏的時候,鋼琴所能體現的是你對音樂、對這首曲子的理解,乃至于你通過這首曲子對整個人生的理解。
同樣的鋼琴曲,為什麼克萊德曼彈跟郎朗彈不一樣?我們能不能用電腦彈出一樣的東西來?絕對的技能上的完美可以通過電腦做出來,但為什麼每個人彈得不一樣?為什麼你就達不到那個高度呢?
如果一個人不去讀很多書,對人生理解得不夠透徹,對世界沒有慈悲,沒有愛,沒有這樣的東西,彈多少遍也沒有辦法達到那個高度。技能只是展示精神高度的一個手段,如果沒有精神高度,手段是沒有東西可以展示的。
什麼是素質?孔子、孟子都已經講了。孔子講的素質,就是我們前面讨論的 " 興、觀、群、怨 "。假如一個人有情懷、有判斷力、有責任感、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你覺得他是不是一個高素質的人?假如有兩個學生,一個人做到了 " 興、觀、群、怨 " 四個字,另一個人會四樣技能:會彈鋼琴、會跳芭蕾、會打跆拳道、會書法,哪個人才是有素質的人?哪個人才是真正值得信賴的?哪一個更有可能擁有更好的人生?
在《生命擺渡人》中,那個送快遞的小哥汪勇,他在技能層面沒有特别出類拔萃,但是他在危難來臨的時候,能夠扛起那麼大一攤事,那種情懷、能力、判斷力、組織力,就 " 興、觀、群、怨 " 的感覺。
實際上,素質就是 " 将來能不能扛事 "。即使會那麼多的技能,你能扛事嗎?家庭的事情、國家的事情、社區的事情發生了以後,你能不能扛,有沒有扛的意願、能力,這才叫素質。
除了孔子的 " 興、觀、群、怨 " 四個字可以解釋素質,孟子講的 " 四心 " 也可以解釋什麼是素質—— " 恻隐之心、羞惡之心、是非之心、辭讓之心 "。人有 " 四心 "," 恻隐之心 " 就是同情心、慈悲心;" 羞惡之心 " 就是知不知道是非、正義、對錯;" 辭讓之心 " 就是知道不知道謙讓;" 是非之心 " 就是能不能判斷善惡。
04
最理想的教育:" 高尚的内容 " 和 " 優美的形式"
最理想的教育,就是人類的教育在最初狀态下呈現出來的樣子,就是教育曾經有過的 " 高尚的内容 " 和 " 優美的形式 "。
" 高尚的内容 " 就是不要把教育變得太功利、太實用化。我們能不能更多地帶領學生去思考一些形而上的問題?有人覺得,思考形而上的問題是讓學生不面對現實嗎?其實恰恰相反,思考形而上的問題正好能培養他反觀現實的能力,能把他的精神拔到一定的高度,能讓他俯瞰人生,在一個高度上把人生看透。
" 高尚的内容 " 不是我們讨論一些高雅的問題,而是我們能不能脫離一些特别實用的、功利的、工具化的教育,更多地進行一些培養人自身思維能力的教育。
人生是需要功利的,但問題是,這些東西只是我們生命中的底線,它不代表我們生命的高度,更不代表我們人生最終追求的那個理想的境界。所以教育首先要有 " 高尚的内容 "。
不光孔子的教育關注 " 高尚的内容 ",古希臘的柏拉圖學院也是這樣。
柏拉圖學院也教幾何學,它的教學核心可能就是數學,但是他們教數學不是為了應付考試,也不是去丈量土地,去搞财務運算,是為了讓人的頭腦建立一個架構,有抽象思維的能力,而不是在生活的具象上打滾。
我們現在的學習是為了讓手擁有某種能力," 高尚的内容 " 能讓你的頭腦有更強的思維能力。
有人說,這些是不是對老師有很高的要求?如果老師自己沒有這個能力,甚至沒有把《論語》通讀過一遍,那怎麼才能在中國施行這樣的教育?
對于一個語文老師來說,首先不是現在有沒有這個能力,而是現在有沒有這個願望。我們不可能要求每個老師都像孔子、蘇格拉底、柏拉圖一樣,但我們能否有這個目标?很多時候,我們确定目标不是為了到達,而是為了出發。只要有這個目标在,我們就知道往哪個方向走了。
所以重要的是,老師有沒有這個願望。比如一本《論語》一共一萬九千多個字,一個中學的語文老師至少是中文專業畢業的,要讀一本《論語》對他來說,應該是 " 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所以關鍵是願意不願意。
教育的理想狀态,也不是每一步的結果都要達到理想的狀态,問題是朝不朝這個理想的狀态去努力。不是盡量達到這個目标,而是力所能及地把能力都發揮出來,朝這個方向去努力,這樣我們的教育就會越來越好。
作者簡介:
鮑鵬山,文學博士、作家。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團中央國學之聲教育聯盟副主席,央視《百家講壇》、上海電視台《東方大講壇》、上海教育電視台《世紀大講壇》、山東教育衛視《新杏壇》等欄目的主講嘉賓。出版有《中國人的心靈——三千年理智與情感》《風流去》《鮑鵬山新說水浒》《鮑鵬山新批水浒傳》《孔子傳》" 孔子三來 "(《孔子如來》《孔子歸來》《孔子原來》)《論語導讀》《道德經導讀》《大學 · 中庸導讀》《寂寞聖哲》《先秦諸子八大家》等著作三十多部。作品被選入多種文集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國統編高中語文教材。
來源:得到 APP、守望新教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侵删
點亮小星标 ★ 精彩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