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二戰瑞士人的奇特戰術:敵人來了鑽要塞,坦克專注反汽車,歡迎閱讀。
以下文章來源于戰史探索者 ,作者毛豆 123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各國都掀起了一股設計新型裝甲車輛的風潮。進入 1930 年代後,身為永久中立國的瑞士眼看周圍的軸心陣營日益做大,為提升國防實力,抵御日後納粹德國、意大利等國潛在的入侵,瑞士主動派出代表團與歐洲各國接觸,以求買到合适的坦克。
二戰爆發前,瑞士陸軍的裝甲部隊尚在使用法制 FT-17 輕型坦克,該車于 1921 年進入瑞軍中服役,被稱為 " 莫斯基托 "(Mosikito)。1934 年至 1935 年間,瑞軍向英國維克斯 · 阿姆斯特朗公司訂購了一批 M33/34 型輕型坦克,并将其命名為 34/35 型坦克,專門用于邊境巡邏與偵察。不久後,瑞軍便感覺該車的火力、裝甲過于薄弱,甚至難以抵御重機槍的射擊,随即再次派出代表團,分别前往埃森的德國克虜伯公司、斯德哥爾摩的蘭德斯維克(Landsverk)公司進行考察,以尋找新車來替換 34/35 型坦克。
一番考察後,瑞士人購買了一輛蘭德斯維克 L-60 進行技術測試,但逛了一圈下來并沒有淘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坦克。不過,瑞士代表團在斯德哥爾摩逗留期間,意外得知瑞典方面準備采購捷克斯洛伐克 CKD 公司的 AH-IV 超輕型坦克的線索,随即前往布拉格參觀。
【瑞士陸軍使用的 MFT-17" 莫斯基托 " 輕型坦克,主武器似乎是一挺 MG08 水冷機槍,而非法軍的 " 皮托 "37 毫米坦克炮】
【瑞士陸軍的 34/35 型坦克,該車采用板簧懸挂系統,配有一挺 7.7 毫米的維克斯機槍自衛】
【瑞典陸軍的蘭德斯維克 L-60 輕型坦克測試照,該車配有一門 20 毫米 " 麥德森 " 機炮,同時配有一挺同軸的 7.92 毫米 " 麥德森 " 機槍自衛,裝甲 5 至 15 毫米不等,最大時速 45 公裡】
與當時歐洲的很多國家一樣,瑞士陸軍選擇直接購買他國坦克使用,而不是另外開發生產線,研制國產。1937 年,瑞士軍方開始與 CKD 公司聯系,表示他們将在當年下旬考察該公司,尋求訂單。想賺錢的 CKD 公司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他們先是向瑞士軍方提供了一些 AH-IV 超輕型坦克及 TNH-S 型坦克的技術資料。待瑞士代表團于當年 9 月訪問時,公司便向瑞方提交了一份 60 輛 AH-IV 超輕型坦克的方案,這批車輛與瑞典陸軍采購的版本相似,本以為能吸引到客戶。但瑞士方面經過考量後認為,該超輕型坦克體積過小,難以穿越險峻的阿爾卑斯山脈,因此拒絕了 CKD 的方案。
瑞士方面提出的要求是:新式坦克的重量不超過 6 噸,裝甲約 24 毫米,使用一門 20 毫米瑞士產機炮及 2 挺馬克西姆(又稱馬克沁)機槍自衛。巧合的是,CKD 公司當時正與拉脫維亞、秘魯方面接觸,準備出售一款代号 "LTL"(捷克斯洛伐克方面出口名稱)的坦克,與瑞方代表團提出的要求相近,于是便将該方案提交給他們,很快就籤下了訂單。
【TNH 坦克,該車是 CKD 公司與斯柯達競争的代表,屬 Vz.38 輕型坦克的前繼型号,全車采用鉚接工藝,車體正面厚 15 毫米,側面厚 12 毫米,配有一門 37 毫米主炮,車體有一挺 ZB-37 型機槍自衛,主要出口伊朗】
【伊朗陸軍中的 TNH 輕型坦克,該車一直在伊軍中服役,直到 1957 年才被蘇械所取代】
【AH-IV 超輕型坦克,該車全重約 3.9 噸,正面裝甲 6 至 12 毫米,主副武器都是捷克制,位于炮塔的是 7,92 毫米 Vz.35/37 型機槍,而車體的則是 Vz.26/30 型機槍,該車最大時速 45 公裡,成員 2 人,由 CKD 公司生產設計,總行程 170 公裡,主要用于出口】
【瑞典陸軍裝備的 AH-IV 超輕型坦克,與原版不同的是,該車車頂增設了一個車長指揮塔,同時自衛武器也從 7.92 毫米的捷克貨,換為雙聯瑞制 8 毫米 M/36 機槍,正面裝甲強化至 15 毫米,同時更換了新引擎,時速可達 60 公裡,總行程增至 200 公裡】
【LTH 坦克的測試留檔照】
新型坦克本來準備使用 20 毫米厄利孔機炮,但瑞士軍方對該炮的性能并不滿意。于是,CKD 公司又根據對方要求進行修改,而這些經過嚴格測試後的車輛被稱之為 "LTL-H"(也被縮寫為 LTH),瑞士方面總共訂購了 24 輛車,其中 12 輛車在捷克斯洛伐克制造,配有 119 馬力的斯柯達 - 布拉格 EPA 型發動機,但沒有裝備火炮、觀瞄設備。另外 12 輛車在瑞士制造,采用瑞士自產的 CT1-D SZ1007 型引擎。而上述 24 輛新車的所有武器觀瞄設備(24 毫米 38 型機炮、MG38 型 7.5 毫米機槍及 M25 型 7.5 毫米機槍)統一交由伯爾尼的布倫(Waffenfabrik Bern)武器廠制造。
完成後,這些車輛被瑞士軍方命名為 "39 型坦克 ",正式交付部隊使用直至 1960 年代才退出現役,
39 型坦克與當時歐美各國的坦克布局類似,發動機單獨置于後部,成員位于車體前部,且在底盤上裝有一個可旋轉的炮塔。車體、炮塔前部裝甲為 32 毫米,側面 15 毫米,車後則是 8 毫米。
39 型坦克一共有 3 名成員,分别為駕駛員、炮手、車長。炮手既要操作主炮左側的 7.5 毫米同軸機槍,也要負責裝填、發射 20 毫米炮彈。而車長除了指揮戰鬥外,還可以使用車頂圓形觀察塔上的 7.5 毫米 MG38 對敵射擊。
車體位置同樣配有一挺 MG38 機槍,但由誰來操作并不清楚(因為駕駛員位于車體左側)。按照外國軍迷的推測,一旦同軸機槍、火炮發生故障無法使用時,炮手可以下到車體右側繼續使用機槍還擊。
39 型坦克車體每一側都有 4 個大型負重輪相連,采用板簧懸挂設計,而驅動輪、變速器則裝在車輛前部,該車最高時速為 45 公裡,最大行程 200 公裡;越野時,該車時速降至 20 公裡,最大行程 120 公裡。
【39 型坦克實物,攝于瑞士北部的富爾 · 羅伊恩塔爾(Full-Rheuental)的一座軍事博物館内】
【39 型坦克車體正面特寫】
【一組 39 型坦克懸挂及車體後部引擎特寫】
【39 型坦克炮塔後部特寫,可見其圓球型的車長指揮塔及 7.5 毫米 MG38 機槍座,印刷的 CH 應是 " 捷克斯洛伐克 " 的縮寫】
【39 型坦克的三視線圖】
39 型坦克的主武器是由布倫武器廠生產的 41 型 24 毫米機炮,該炮采用彈匣裝填,每個彈匣裝有 6 發炮彈。根據瑞方測試,該炮可在 150 米的距離上擊穿 43 毫米的均質鋼板,炮口初速約 900 米 / 秒。41 型機炮同時配發有訓練彈、曳光彈、高爆彈藥,可根據攻擊目标的不同切換彈藥。
【41 型 24 毫米機炮實物(左)及其炮口制退器特寫(右)】
1939 年,39 型坦克正式進入瑞士陸軍服役,被編成 6 個坦克支隊,序号 1 至 7(缺第 3 支隊),每個支隊編有 4 輛坦克。1940 年時,這 6 個坦克支隊被重新編入 3 個坦克連中,每連劃入一個輕型旅繼續服役。
二戰結束後,瑞士陸軍雖堅守中立,但軍隊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已遠遠跟不上時代。1948 年,瑞士開始重整陸軍體系,将原先的 3 個坦克連解散,并在 1949 年時把原先的 3 個坦克連改稱為第 31 至 33 自行反坦克連,并給這些部門列裝了 G-13 型坦克殲擊車。
【G-13 型坦克殲擊車,該車在德軍中被稱為 " 追獵者 "(Hetzer),是由 38(t)坦克底盤改進的坦克殲擊車。二戰結束後,捷克的 CKD、斯柯達等工廠戰時剩餘的坦克底盤與火炮拼接出一批實車。1947 年至 1952 年間,瑞士陸軍共引進 158 輛該型坦克殲擊車,配發下屬自行反坦克連使用,直到 1970 年代除役】
【G-13 型坦克殲擊車與原版最大的不同,在于将火炮換為 StuK40 型 75 毫米反坦克炮,同時給炮口加裝了制退器,原先的遙控機槍也被拆下,改為車長指揮塔與觀瞄裝置,車體側面裝有裙板以及備用負重輪、履帶板,并在車後有一挺外置機槍,這是與 " 追獵者 " 最大的不同】
【彩繪:采用三色混搭迷彩的 39 型坦克】
【瑞士圖恩軍事博物館内展出的 39 型坦克實車】
【1940 年代的一次閱兵中,正穿行在伯爾尼街道上的 39 型坦克】
【在阿爾卑斯山下參與軍事演習的 39 型坦克群】
【使用 M6 型牽引車牽引的一輛位于挂車上的 39 型坦克,可能是因為機械故障需要移送後方檢修】
【正在進行越野測試的 39 型坦克】
在靜觀歐洲戰場上的一系列大戰後,瑞士人很快發現,自家 24 毫米機炮在面對蘇、德兩大陣營的滾滾鐵流時已經不是那麼可靠了。随即,開發新式坦克炮的項目被提上了日程。1941 年,瑞士軍方計劃更新現有的 39 型坦克,并将口徑确定在 47 毫米,定型為 Pak41 型 47 毫米坦克炮。經過漫長的測試,1943 年 4 月,技術部門終于提交了關于新型炮塔的設計方案。
按照瑞士工程師給出的方案,該炮在 100 米的距離上可以擊穿 60 毫米的均質裝甲,穿甲彈彈重 1.75 公斤,彈藥初速為 750 米 / 秒。為了能将新式火炮裝上 39 型坦克的底盤,新炮塔的座圈很大。其前部裝甲仍為 30 毫米之間,但側面卻僅有 8 至 10 毫米,後部同理。與前者相比,新式的 47 毫米炮塔使用焊接工藝替代螺栓連接,借此減輕重量并更有效地保護車組成員。
瑞士軍方對于新式炮塔的設計十分苛刻,要求新炮塔能在一次測試中直接裝上 39 型底盤而無需修改。可當時正值戰争,瑞士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修築阿爾卑斯周邊的國防線上,導致技術部門根本沒有足夠精力投入到新式炮塔的開發上。直到 1945 年,一個 47 毫米的木制炮塔才被裝上坦克進行測試。
此時,口徑小的 47 毫米炮已然落伍。最終,更新 39 型坦克武備的計劃就此告吹。1945 年底,瑞士軍方宣布将所有在役的 39 型坦克轉為訓練車輛後,設計出來的 47 毫米原型炮塔被回爐煉鋼,成為了昙花一現的歷史。
【裝備 47 毫米新式炮塔的 39 型坦克測試照,炮塔雖是真貨,但 47 毫米炮卻是由木頭做的道具】
【39 型坦克的 47 毫米炮塔設計草圖】
【采用冬季三色迷彩的 39 型坦克(47 毫米炮塔版),在筆者看來,該車的 47 毫米炮塔酷似日軍一式中戰車的設計】
可能在蘇、德這兩大坦克強國中,39 型坦克至多是個 " 小玩意 "。但對瑞士陸軍而言,就是這個 " 小玩意 ",支撐起了該國二戰時期裝甲部隊的支柱。
瑞士軍方也知道,身為中立國,己方一旦遭到攻擊,勢必只能采取防御而無力反擊。1940 年,瑞士将領吉桑提出将現有防御陣地擴大化,成為 " 國家堡壘 " 的計劃。吉桑認為,瑞軍在遭到攻擊後,位于瑞 - 德邊境的萊茵河堡壘以及其他幾個低地工事将奮力阻擋敵軍,盡全力掩護瑞軍主力退入在阿爾卑斯山周邊修築的軍事要塞。
除了采用無數大小不一的掩體對阿爾卑斯山環線進行防御外,瑞軍還在全國的各處橋梁、道路上事先布置好了炸藥,這些路段往往位于工事、要塞的前方,敵軍發起進攻後,瑞軍便會引爆炸藥,将敵人的機械化部隊困在原地,使其既無法前進也不能後退。
如果上述觀點還不能阻止敵人(尤其是德國)對瑞士的入侵行動的話,下面一點則是最重要的因素:納粹德國與意大利王國在二戰時期的鐵路必須通過瑞士的哥特哈德(Gotthard)隧道,一旦瑞軍爆破了這條隧道,德、意雙方的軍事互通與後勤将變為一場噩夢。這也是為何希特勒縱使有百萬強兵的撐腰下,依舊不敢對瑞士動手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要想在阿爾卑斯地帶作戰,對于車輛的越野、機動性能要求是非常高的。德軍的重型車輛、越野較差的輪式車輛在這些錯綜復雜的山地地形中難以發揮作用,而瑞士軍方之所以青睐于 39 型坦克,就是因為它卓越的越野性能、良好的可靠性。對瑞軍來說,39 型坦克非常适合防御戰。能通過阿爾卑斯山的,往往也都是輕型裝甲車輛(比如半履帶車、輕型坦克或是汽車運輸隊)。一旦遭遇這些對手,39 型坦克的主炮将毫不猶豫地摧毀對方。
畢竟,一款車輛的好壞,不僅僅在于它的性能,更要關注它是否符合本國的國情,而不是單單站在一個角度上去分析。
【除了 47 毫米的新式炮塔外,瑞士陸軍還将 75、105 毫米型榴彈炮搬上 39 型坦克底盤,作為 " 火力支援車 " 使用,該計劃名為 " 近戰加農炮 1 型 "(NahKampfkanone1)全車正面強化至 50 毫米,但火炮防盾僅有 10 毫米左右。與英軍在二戰時期提出的 "CS"(Close support,近距離火力支援,近戰)坦克相似】
【亨利 · 吉桑,二戰時擔任瑞士武裝部隊将領一職,1940 年,瑞士面臨納粹德國入侵之際,他勇敢地号召百姓與軍隊抵抗納粹,修築國防線,要 " 用刺刀把納粹趕回去 ",這一點是最值得欽佩的】
【巡視阿爾卑斯山脈的瑞士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