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著名導演陸川,費盡心血耗時8年拍攝《749局》剛上映就全網差評,歡迎閱讀。
國内大導陸川,最近連連衝上熱搜。
他耗時 8 年嘔心瀝血制作的《749 局》,在國慶正式上映。
影迷奔着他大導的名頭和對 749 局的好奇,紛紛湧入電影院,但出來時卻無一不破口大罵。
有人氣不過想找影院退錢,也有人看完電影氣到胃疼,更有甚者看完直接去了急診。
程青松導演在社交媒體上評論這部電影," 明年金掃帚獎大熱門 "。
按理說,能拍出《可可西裡》,《南京!南京!》這樣脍炙人口的大片,他導演的功力不會太差才對。
但為什麼就拍出了這麼一部令全國網友厭棄的片子?其實仔細剖析他的導演事業,就會發現一切早有先兆。
1971 年,陸川出生在新疆一個高知家庭,其父親是著名作家陸天明。
許是家庭環境的影響,他從小對文藝作品產生了一絲朦胧的情愫。
5 歲時,陸川随着父母來到北京廣電部大院,開啟新的生活。
可他沒想到,一家子剛遷來沒多久,父親就被審查,且這一審就是 4 年。
而父親的出事,給他的童年帶來了無盡的噩夢。
他至今記得,自己那時候,與周圍的孩子一起去看電視,每次只有他被趕出來,且由于身體瘦弱,屢屢被院子裡的孩子毆打,羞辱。
他結結實實被世界逼迫到了角落,而他所能做的反抗,就是在腦海裡編織出自己是個武藝高強的高人,把院子裡的孩子全部暴揍一頓。
到了激烈處,還嘴裡嘟囔,神情亢奮,手舞足蹈模拟起來。
或許正是因為年少時的挫折,才讓他喜歡活在自己構建的世界中。
而他拍攝的《九層妖塔》,《749 局》兩部電影,也未嘗沒有圓小時高手夢的想法。
14 歲那年,父母帶他去看電影《紅高粱》,等電影播放結束,陸川愣坐在椅子上,雙眼中充滿了震驚和欣喜,他被電影裡的人物、聲音、光線和音樂綜合起來的效果迷住了。
陸川暗自決定,以後要做個導演,可當他把想法告訴父母時,卻得到了否定,因為他父親想讓他當作家,母親則想讓他當醫生。
但誰都沒料到,陸川高考時遇上了特殊之年,最後父母只能讓陸川去南京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英語專業學習。
他們誰都沒能如願。
不過陸川之前想當導演的想法,早已深深埋進他的心中,只待時機成熟就能破土而出,而這個時機,就在他畢業後。
1993 年,陸川從南京解放國際關系學院畢業,在部隊服役 2 年後,1995 年考上了心心念念的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
他沉寂了 10 年的夢想,終于衝破束縛,肆意生長,闊步前行。
1999 年,他編劇的電視劇《黑洞》,在全國播出,這個年輕人開始在影視領網域嶄露頭角。
2002 年,由他編劇、導演的處女作電影《尋槍》上映,這部片子播出 4 天,居然跑出 7.6 萬元的票房,高居當時榜首。
陸川憑借着這部電影,獲得了 " 大學生電影節 " 最佳處女作導演獎等十多個獎項,還成功入選威尼斯電影節競選單元。
這些獎項名譽,讓他在電影圈聲名大噪的同時,也徹底站穩腳跟,而他年少時的導演夢,這一刻也實現了。
此後,他 2004 年推出《可可西裡》,2009 年推出《南京!南京!》,2012 年推出《王的盛宴》。
這幾部好電影,讓他國内國際獲獎無數,在第六代最成功的導演名單中,他赫然在列。
可這是他近十年的產量啊,真的是太少了。
因為他對電影十分較真,工作時間也超長,業内給他取名 " 陸漫漫 "。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自然規律物極必反的影響,2015 年由他編劇并導演的《九層妖塔》正式上映,但這部電影給他帶來的不是聲譽,更多的是罵名。
他被網友吐槽," 盜墓本身是格局很小的東西,愣是被他改成宏大故事,然而又偏偏被不會拍大格局的陸川做導演。"
對比《可可西裡》豆瓣評分 8.9 分,《九層妖塔》的豆瓣評分卻連它一半都不到,可以說是他導過的電影中評分最差的。
不知道陸川發覺沒有,其實他并不适合導故事宏大的玄幻、科幻類片子,他的舒适區,是文藝片。
2018 年,不知道是他想講述自己在部隊時的經歷,還是對于《九層妖塔》的失敗不服氣,科幻動作電影《749 局》開機了。
然而或許連陸川也沒想到,拍攝《749 局》,将是他 53 年的人生中做過最錯誤的決定。
《749 局》自開拍起,經歷了資本撤資、行業洗盤、特效隊伍解散,到後面還遇到了疫情衝擊,可謂是磨難重重。
為了能有錢繼續拍攝,他只好放下身段,去接廣告,拍網劇,凡是能掙錢的,他都幹。
那段日子,對他來說是人生的至暗時刻。
有次記者采訪他,當問到焦慮這個話題時,他說:" 對抗焦慮最好的辦法是持續焦慮,養成焦慮的習慣就妥了。"
由此可見,為了拍這部大制作,他是拼盡全力,嘔心瀝血了。
但 8 年磨一劍,被諸多網友寄予厚望的電影,上映後卻拉胯到豆瓣評分 4.2 分。
有網友說他目前為止看到這部電影 " 最髒 " 的評論," 朋友說他做第二排,第一排錄盜版電影的錄了半小時直接提着設備走了。"
網友花錢看電影,得不到想要的體驗,自然免不了衝進導演的微博留言吐槽。
但陸川對這些評論的反應,又繼續上 " 大分 ",出乎所有人預料。
他對網友大聲說:" 衝我來,别碰我叔和我嬸,别碰演員和主創。"
不知道是他太自信還是自作多情,其實網友罵的就是他,在微博評論區裡,留言都是想請他閉麥。
前陣子他評論電影《抓娃娃》,是低質強鹼性搞笑片,是文化的悲哀,如今他被網友嘲笑," 你所謂的高質弱鹼性優秀文化好片,就這個樣子?"
更離譜的是,他還在微博發文,工作人員給他厚厚一摞報告,全網輿論數據統計出來,各個平台 50~70% 是對電影的肯定。
搞得我以為自己看錯了,又去微博話題帖子和豆瓣短評再次确認一遍,可事實卻與陸川的數據差之千裡,幾乎滿眼差評。
對于這場鬧劇,有位博主一針見血說:
" 普通觀眾、業内影評人及粉頭的齊齊吐槽,與陸川導演的迷惑言論互相糾纏疊 Buff,是他這幾年看過最為慘烈的口碑翻車現場,爛片常有,但與導演言行相互映襯的爛片不多見。"
其實說到底,陸川目前的結果,在于他失去了獲取外界真實信息的能力,過于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電影行業發展到今天,觀眾已經不再是十年前只看特效的堆疊刺激,他們現在更多在于故事是否邏輯自洽,劇情是否能打動人,而陸川完美避開了。
而在面對這次電影輿論風波時,陸川這一點再次顯現出來,明明各個平台差評占據大多數,他卻相信工作人員的 50%~70% 好評。
真如那句話所說:" 人這輩子,不僅要會向内視,也要學會向外觀。"
只會埋頭趕路,不會抬頭看天,難免會跟不上時代潮流的走向,而這最終的結果,就是被社會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