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玩滅火器”的劇情,并不好玩,歡迎閱讀。
網絡視頻截圖
近日,由楊洋、魏大勳等人主演的《我的人間煙火》熱播。在最新的情節中,男女主角有一幕使用滅火器嬉笑打鬧的情節,在網上引發觀眾熱議。劇集播出後," 潮州消防 " 微博通過視頻科普,提示該段情節中存在 " 上下噴射 "、" 密閉空間 "、" 粉塵吸入 " 等錯誤操作,并提醒滅火器不是玩具。
這一提醒看似苛責,甚至有點 " 多管閒事 ",其實,專業人士所表現出的科學、嚴謹意識,還是值得認可的。
筆者和消防領網域頗有接觸,因而非常明白消防之重要。消防是一門科學,關于消防的器具自然也就帶有 " 不可亵玩 " 性質。城市樓宇設定有專門的滅火器,不到用時,也是禁止打開的。這樣的規矩,有其權威性、必要性和專業性。
消防法明确規定,任何部門、個人不得損壞、挪用消防設施、器材。用救援專家的話說,幹粉滅火器屬于一次性的用品,把保險栓一拔、一給壓力,哪怕只噴出了一點點,下一次再用的時候也會發現壓力不足,無法使用,因為壓力會洩氣。如此一來,一個被 " 玩壞 " 了的滅火器,其使用壽命告罄,也就不能在救火時起作用,後果可想而知。
《我的人間煙火》出品人賈士凱在微博上發出長文,為滅火器有關情節道歉。他表示," 被大家反復讨論的車載手提式滅火器,适用于汽車自燃的緊急情況。是宋焰自費購買的私人用品,而非挪用公共消防設施。" 此文再度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指出,即使不是公共消防設施,是私人物品,電視劇中也不應該将滅火器當成玩具打鬧。這一新情況同樣值得關切。出品人的解釋是說出實情、避免誤會,而網友的态度則反映出一種難能可貴的較真精神。
有的人覺得,拍電視劇而已,又不是真的在玩滅火器,更不是在現實中有意跟滅火器過不去,哪能上綱上線?何況 " 玩滅火器 " 的場景,也是 " 劇情需要 "。然而,這些考量是有前提的。一來,電視劇的橋段反映出相關人員的消防素養、規則意識,折射出一定的知識硬傷,引人憂慮;二來," 劇情需要 ",亦可另尋他法;三來,熱播劇的影響力很大,尤其是在有流量明星參演的情況下,這種影響力更會大增——《我的人間煙火》一度收視創新高,實時酷雲收視衛視第一,正如專家所言,這種拿着滅火器玩鬧的情節,可能會對青少年產生誤導。
應該看到,《我的人間煙火》本身也是對消防英雄的演繹和贊美。身為消防站長的宋焰在經歷無數次血與火的生死考驗後仍不改初心,感染着劇裡劇外的很多人。因此,這部劇的主旨是嚴肅的,意境是開闊的,值得認可。雖說 " 人無完人 "、" 劇無完劇 ",但在具體情節的表現上,還是應該有精心雕琢的必要。把細節安排好,不至于出現硬傷和笑梗,也是精心雕琢的題中之義。
筆者作為一名服役多年的前軍人,也曾對影視劇裡個别 " 瑕疵 " 予以過評價。因此很能理解 " 潮州消防 " 的糾錯之心,這不僅是一種專業精神驅動下的好意,也體現了他們的深沉情結。對此,我們理應理解這種急于指出不足之處的心情。
據報道,在引發大批電視劇粉絲評論後," 潮州消防 " 微博号删掉了相關微博。這種情形說明,直言者受到了一定的壓力。我們并不需要拔高這種直言批評的價值,但也不應對這樣的行為有所誤會。
影視劇的創作當然是自由的。但應該說,很多影視劇為了拍出專業性,制作方和演員都有 " 體驗生活 " 的過程。這是為了保證影視劇的質量,是對自己也是對公眾負責的表現。正因如此,專業人士的批評意見并不多餘。這種表現,和劇組的用心耕耘,可以形成一種合力。而其間的 " 碰撞 " 也能帶給各方更多的啟示。但願今後的影視劇創作,少一點容易被吐槽的劇情,多一點經得起考問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