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大模型狂飙兩年後,“六小龍”開始做減法,歡迎閱讀。
文 | 矽基研究室,作者 | kiki
" 至少可以說,現在是創辦科技公司的最理想時機,我們已經很久沒有遇到這樣颠覆性的變革了。"
在經歷了一系列的巨大動蕩後,OpenAI 創始人 Altman,這位如今在矽谷最受矚目的 AI 新貴在近期接受采訪時絲毫沒有避諱 OpenAI 的争議,比起外界的質疑,Altman 看到的是是危機中的增長機會:" 第一次感覺我們真的知道該做什麼,未來還有很多復合增長會發生。"
相比矽谷頻繁上演的 "AI 大戲 " 相比,國内的大模型明星公司們似乎務實很多,最近的一次熱議話題來自月之暗面的 " 仲裁風波 ",但人們的關注很快又被其新模型的發布所吸引。
與兩年前身處 " 百模大戰 " 的焦灼狀态不同,這群 AI 新貴們顯然将目光放在了兩方面:一是成長的速度,包括在技術側持續追趕 OpenAI 和在產品側保持迭代更新;二是商業化的速度,加速探索應用落地的場景,靈活轉變自身的商業化策略。
不過,務實的水面下,暗流也在湧動,狂飙近兩年,以 " 大模型六小龍 "(智譜、MiniMax、月之暗面、百川智能、零一萬物和階躍星辰)為代表的 AI 明星公司們發展路徑已有了明顯的分野——誰在領先?誰在掉隊?在 B/C 端,誰儲備的彈藥更足?
從做加法到做減法
"AI 的發展就像蕩秋千 "。這是來自近期露面的月之暗面創始人楊植麟的一句感嘆。
理解他的這句比喻,需要回到國内大模型創企當下所面臨的競争現狀——從做加法到做減法。
首先,在技術側,OpenAI o1 的發布提供了新技術範式。
不同于預訓練強調規模優先的 Scaling Law,o1 通過在推理階段注入強化學習和思維鏈,打開了大模型在推理端的 " 能力上限 ",這意味着國内的大模型企業可以模仿 OpenAI,找到繼續 scale 的路徑,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資源在強化學習上,而非只在預訓練上盲目燒錢。
近期發布新數學模型 K0-math 的月之暗面,其創始人楊植麟就判斷預訓練的空間大概在半代到一代的模型,接下來最重點的方向會在強化學習上。零一萬物創始人兼 CEO 李開復也表示,因為開源模型的存在,過去說百模大戰,現在肯定沒有百模在做預訓練了。階躍星辰創始人、CEO 姜大昕也表示,目前已摸索出在萬億參數模型上進行強化學習訓練的方法論。
可以預測到的是,o1 送來的技術東風和中國企業的工程化能力下,至少具體到 " 大模型六小龍 " 的模型能力迭代上,接下來會有更多類 o1 模型能力的發布。
其次,經歷了商業化上的 " 四處出擊 " 後," 大模型六小龍 " 回到了各自更擅長的領網域,打法上也更聚焦了。
在 C 端,跑的更快的是月之暗面和 MiniMax。今年 9 月,月之暗面決定停止兩款出海產品 Ohai 和 Noisee 的嘗試,專注 Kimi 的開發,此後兩個月随即發布 Kimi 探索版和新模型。
MiniMax 則長于出海。據此前 36 氪報道,MiniMax 實際年營收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 C 端海外 AI 應用產品 "Talkie"。
而在 B 端,智譜 AI、百川智能、零一萬物和階躍星辰則各自有不同的特點。
百川智能深耕的領網域在醫療、金融等,此前百川智能創始人兼 CEO 王小川曾表示則 "AI 醫療是全公司的全面投入 "。
智譜 AI 在 B 端入局較早,同時也是大模型創企中唯一一個 B、G 端實現全面開花,且能與頭部大廠掰手腕的企業。
據行業媒體「智能超參數」的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智譜 AI 得標項目達 22 個,分布在通信、金融、能源、教科等行業,且以央國企客戶為主,從拿單量來看,僅次于科大訊飛、百度。
區别于百川智能和智譜在 B 端的先發優勢,階躍星辰和零一萬物入局 B 端時間較晚,目前來看,其主要打法也是将模型能力打包成產品和行業解決方案,讓客戶看到大模型的實在價值。
具體來說,如零一萬物近期推出的面向零售、餐飲行業的數字人解決方案和面向智算中心的 AI Infra 解決方案,而階躍星辰則主要在金融、出版等行業與頭部企業合作,姜大昕曾明确表示:" 我們不做傳統 To B,不做一單單接單的傳統定制化和私有化部署。"
在技術上緊跟頭部大廠風向、縮小差距,在商業化則更聚焦自身優勢,先占領用戶心智,從做加法到做減法的過程,也是大模型洗牌期的體現。
能融多少錢和如何花融到的錢
不過,在更聚焦地追求大模型落地時,現階段頭部大模型的估值門檻已接近 200 億元上下,擺在 " 六小龍 " 高估值下的隐憂還有:下一筆融資在哪?
今年 7 月,月之暗面、百川智能和智譜 AI 官宣新一筆融資後,截至目前,尚未有公司傳出新融資信息。" 這不只是一個能融多少錢的問題,怎麼樣去負責地花融到的錢,讓它能夠對未來的業務發展產生非常樂觀的指标?"李開復在近期接受采訪時這樣提到。
換言之,在考慮下一輪融資前,區别于頭部大廠," 六小龍 " 的新主線任務其實是如何更好地花錢,讓投資人和市場看見其業務的成長性,從商業角度回答 " 公司值不值它的估值 "。
而這一問題上,既考驗企業和創始人的商業敏銳度,也考驗他們落地規劃的執行力。
在 C 端,目前依舊尚未出現 " 超級應用 ",與同樣瞄準 C 端的大廠相比,月之暗面和 MiniMax 的優勢在于反應靈活與快速迭代,他們更敏銳地根據前沿市場變化,快速變化打法。
某種程度上,月之暗面 Kimi" 長文本 " 的爆火,MiniMax 主打 AI 陪伴的出海產品 Talkie 均是在產品定位找到了獨特的先發優勢,并靠着持續打磨產品功能設計、優化體驗等苦活兒,才得以突圍。
但現階段,随着大廠 C 端投流拉新力度加強,月之暗面和 MiniMax 注定了需要将錢一邊花在模型能力和產品功能的迭代上,一邊則需支付投流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與互聯網產品時代依靠網絡效應,在買量模式下實現成本打正不同,大模型時代的邊際成本依然很高,這也這決定了 C 端應用的擴張速度沒有那麼快。
基于成本考量,月之暗面和 MiniMax 也在向多模态發力。月之暗面在出海受阻後,回歸主產品後 Kimi,加速其功能迭代。「矽基研究室」了解到,除了發布新模型外,Kimi 目前也在内測最新功能 " 創作音樂視頻 ",視頻、音頻等多模态互動已成為撬動 C 端用戶增長和留存的關鍵,原因在于多模态兼具用戶吸引力(好玩特點)和能產生多次互動(留存)。
類似的思路也在 MiniMax 旗下定位生產力工具的海螺 AI 上有所顯現。據「AI 產品榜」數據,今年 9 月海螺 AI 國内版登頂 AI 產品榜 · 全球增速榜,10 月在海外更是實現了高達 27 倍的增長,月訪問量達到了千萬級,其中,AI 視頻功能的上線是關鍵因子。
圖源:AI 產品榜 aicpb.com
而對月之暗面和 MiniMax 而言,下一步的關鍵是如何充分發揮自身產品優勢,結合多模态、慢思考等熱門技術方向,将技術封裝成產品功能,不斷迭代,為用戶提供更優的體驗。
而對場景和商業化相對确定性的 B 端而言," 六小龍 " 的共識是盡量不陷入傳統 to B 的定制化 " 老大難 " 困境。
現階段,從智譜、零一萬物、百川智能等大模型企業的 B 端打法來看,也呈現出一些共性特點。
首先,生态合作形式更多元。 「矽基研究室」發現,包括智譜、階躍星辰等都和通過和戰略合作方成立合資公司的方式,如智譜和豆神教育,階躍星辰和界面财聯社的合作。
圖源:豆神教育公告截圖
其次,建立專業的 to B 銷售團隊。 據「光錐智能」報道,智譜 AI 就針對銷售團隊做了類似雲廠商的劃分,還挖來了前字節跳動飛書的首席商業官吳玮傑。另一邊的零一萬物則表示也不走傳統 to B 公司的招标競标,而是依靠靠高管團隊積累多年的工作經驗和人脈資源,采取 "Boss 直銷 "。
李開復就這樣形容:" 我們有兩個很牛的人,一個是在 to B 方面的技術人,一個是在 to B 方面的銷售。"
但 to B 是累活兒,對上述大模型廠商提出的挑戰在于,一方面和頭部有算力、有錢的大廠相比,他們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在銷售團隊上;另一方面,不走定制化老路則意味着要借助更多的外部力量,大模型廠商需建立自身的交付服務生态,擴充各個行業的朋友圈。
無論是 to B,還是 to C,從曾經大卷模型參數到如今趕考商業化,祛魅明星光環後,在錢景面前," 大模型六小龍 " 更激烈的競争也開始了。
變大還是變小
" 大模型六小龍 " 如今在經歷的轉型和調整,更深刻的變動還在人本身。
據「晚點 LatePost」報道,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六小龍中就不斷有人員離開。月之暗面兩位出海產品負責人離職創業,原零一萬物核心成員李先剛離職重返貝殼,另一位核心成員黃文灏也被确認已加入字節跳動;MiniMax" 星野 " 相關產品負責人張前川也在 9 月離職 ......
類似的人才流動在科技圈并不鮮見,大洋彼岸外也早已上演。時間撥回今年 8 月,當谷歌打包收購 Character.AI 時,其創始人 Noam Shazeer 或許還會想起自己離開谷歌時的初心:" 當時從谷歌離職是因為大型公司把控風險太嚴格,以至于永遠無法推出任何有趣的東西。"
當他終于做出了 AI 陪伴賽道最有趣的產品時,他和他的公司卻面臨 " 無錢可燒 " 的困境,賣身給谷歌已是最好的結局。
而對中國大模型六小龍而言,至少眼下來看,人事動蕩和業務聚焦的 B 面,他們也正在做一道新的選擇題:是繼續變大、擴充生态,成為一家類 OpenAI 的平台化企業,還是專注自身,保持創業公司小而美的狀态,繼續在優勢領網域沉澱?
事實上,在 " 六小龍 " 裡,分野已經出現。智譜 AI 是典型的繼續變大,一邊 " 模型和應用 " 兩條腿走路,一邊則對外投資,扶持產業鏈生态。
而月之暗面則是 " 小而美 " 的代表,創始人楊植麟在近期明确表示,在幾個大模型創業公司裡,月之暗面始終保持人數最少,始終保持卡和人的比例最高。" 我們不希望把團隊擴那麼大,對創新的影響是有致命性的傷害的。三個業務一起做,我就活生生把自己變成大廠,我就沒有任何優勢。"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曾預測,在未來 AI 浪潮裡,市場中 99% 的偽創新都将被淘汰,只有 1% 的企業能夠脫穎而出。在過去的百模大戰裡,六小龍将自己卷成了那個 1%,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在以應用和商業化為主線的新叙事結構裡,它們又改如何書寫自己的故事?
分化之中,一場新的競争已經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