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大廠轉型,經銷商歷劫,歡迎閱讀。
無論是主動求變還是堅守陣地,都需審時度勢。
小米汽車的爆火,讓線下門店成為了這個周末最火的汽車銷售店,3 月 28 日小米汽車正式發布之後,分布在全國 29 座城市的 59 家門店也迎來了高光時刻。
熱情高漲的消費者連夜試駕,更有門店爆料稱凌晨 2 點下班,早晨 7 點再度營業的特種兵式接待,在觀察小米汽車的門店後,我們發現不少位置依然是傳統汽車 4S 店聚集的地方,只不過改換門頭成為了小米汽車。
在走訪一家線下門店時,BC 發現這家門店正是由福特品牌的門店改造而成,周圍還有不少其他品牌的 4S 店。但人氣,與小米無法相提并論。
類似于這樣的經銷商蓋頭換面,時常發生。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顯示,過去幾年中每年都有數千家 4S 店退網,其中 2020 年有 2362 家 4S 店退網,2021 年退網的 4S 店近 1400 家,2022 年達到 1757 家。
一旦守不住燃油車,經銷商倒戈的比比皆是。有些經銷商甚至不惜支付幾百萬違約金,也要 " 及時止損 ",從燃油車退網。
不過,還是那個老問題,賺錢的燃油車賣不動,賣得動的電動車不賺錢。面對大勢,經銷商有時候也很難抉擇。
加倉自主品牌
乘着新能源的的東風,自主品牌的發展尤其快速,特别是在 2023 年自主品牌奪得中國汽車市場份額的半壁江山之後,新的門店就如雨後春筍般快速生長。
其中風頭最盛的當屬比亞迪的門店,王朝網和海洋網的快速擴張,距 LOCATION 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 2023 年底比亞迪擁有 3316 家門店,分布在全國 324 個城市,較 2022 年增長超過一倍。
根據走訪一線的經銷商,我們了解到,主機廠對于新入網的經銷商在門店裝修上是有較大補貼的,同時還會提出具體的指導意見包括門頭設定,場地規模等。這些動作,對于一些經銷商來說,極大地降低了入門成本和風險。
同時,從投資角度看來,目前投資比亞迪門店是穩賺不賠的生意。但是,想要拿到比亞迪的授權,是很難的一件事,且費用不菲。因為,拿到比亞迪的品牌授權,就意味着得到了搖錢樹的種子。
尤其是,在今年 3 月新一輪的降價潮之後,比亞迪兩網的門店再度被點燃,大幅降價引燃了消費者的購車熱情。
周末,走訪了一家位于珠海金灣汽車城内的比亞迪門店,這家門店已經被慕名而來的消費者充滿,僅有的幾位銷售人員已經分身乏術,在與銷售人員簡單交流的十分鍾時間内,這名銷售人員還同時接待了三批到店的顧客。
面對着如此火爆的場景,銷售人員雖然已經從早晨 9 點忙碌了近 6 個小時,但熱情卻絲毫未見。而且據工作人員說,店裡一直還在招銷售人員,在比亞迪熱賣的背景下,雖然成交的單量在提升,但工作程度也成倍增加。
特别是,來到門店的顧客多數都是衝着最便宜的車型而來。面對這樣的顧客,銷售人員需要解答的問題會更多,詳細講述每一款配置的區别,同時還要突出產品的優勢。
在交談期間,不時聽到有顧客問,這個是 7.98 萬元内包含的配置嗎?價格将消費者引入門店,但如何留住消費者,成為經銷商需要解決的問題,但好在比亞迪的價格足夠吸引人,短暫的半天時間内這家門店就已經成交了近 30 輛新車。
在談到想要再看看海洋網的車型時,銷售人員講到,門店就在旁邊,而且都是一個老板。
除了比亞迪外,吉利汽車這兩年的發展也是非常快,特别是不斷成立的新品牌,讓經銷商看到 " 背靠大樹好乘涼 " 的商機,特别是走親民路線的銀河品牌,線下門店也在快速擴張。
不同于傳統的經銷商模式,吉利銀河采用了 " 復合加盟授權渠道模式 ",仍依托經銷商投資者展開代理經銷,但同時在服務标準和服務體驗方面做出了比傳統 4S 店更豐富多元的創新。
在短短的 7 個月時間,吉利銀河就在全國建成了 650 家門店。而且這樣的模式下, 線下門店的服務體驗也得到了提升,新門店一改傳統的布局模式,更類似于新勢力所采用展示門店,顯得更具生活氣息,在功能上不僅僅是購車空間,還成為頗有潮流科技與生活樂趣的 " 第三生活空間 "。
同時采用線上下單的模式,讓用戶購車全鏈路環節能夠更高效、更透明。用戶可以跳過議價環節,通過線上支付平台直接下定,随時随地可視化追蹤車輛狀态,同時也提升了門店的效率,減少了銷售人員的工作。
新勢力中,華為合作的鴻蒙智行算是開創了一種新的方式,在智界的加入後,華為對汽車業務進行了調整,新成立的鴻蒙智行統一管理問界和智界品牌,此前的問界門店成了歷史。
為提升用戶服務,鴻蒙智行采取的是新勢力的直營模式,對于此前已存在的問界門店要麼投資擴大經營成為鴻蒙智行,要不就只能銷售問界的 M5 和 M7 兩款車型,無法經營包括 M9 在内的其他車型。
這一模式,也算是華為對于汽車業務改革下殘酷的一面。在此影響下,此前一些銷售問界車型的商超門店,很多已經撤離,換成了别人。
然而,新經銷商在快速擴張的同時,也面臨着嚴峻挑戰。首先,高昂的建店成本、嚴格的授權要求、復雜的市場準入流程構成顯著的進入壁壘。
在新能源汽車品牌眾多、競争激烈的當下,經銷商需精準判斷品牌潛力、市場需求與競争格局,稍有不慎,可能導致投資回報周期延長甚至虧損。
同時,市場飽和與銷售業績壓力,迫使新經銷商在有限的市場份額中尋求突破,如何在紅海市場中挖掘藍海,成為其必須解決的問題。
堅守與放棄,都需審時度勢
雖然,變化眾多,但并不是所有的經銷商都選擇放棄。因為,經銷商渠道需要自負盈虧,他們主觀上,也不願意為一些新勢力品牌不穩定的 " 造車夢 " 買單。
所以,多數汽車經銷商還是選擇堅持品牌經營,無論品牌的發展是否盡如人意,但作為多年的合作夥伴,彼此同甘也就願意共苦。
從 1999 年廣州本田汽車公司第一特約銷售服務店開業,首開 " 四位一體 " 服務模式,開啟中國汽車 4S 店模式,到現在已經超過 20 年的積累。對于多數品牌來說,目前留下的經銷商都是有着 10 年以上的合作,還是選擇支持品牌。
特别是自主品牌的經銷商,對于主機廠的信任更是在新能源時代空前的高漲,不少合作商選擇了 All in 全部品牌,像長安汽車目前有包括啟源、深藍和阿維塔等多個品牌,作為經銷商,不少都選擇了全部代理。
在走訪位于上海奉賢的一家長安門店,我們發現這家經銷商就代理了長安旗下的啟源、深藍品牌,而且門店也進行了重新擴建。
在交流中,工作人員說,目前的門店是在之前某合資品牌退網之後重新改造而來的,2023 年底建成,而馬路對面舊的門店雖然已經搬空但門頭還在。
按照車企的規定,只有擴建和新開門店才能獲得相關的補貼,而原有的門店翻新是很難獲得補貼的。這家經銷商就是選擇了新開門店,另起了一片門店,開設了新店,雖然有廠家的補貼,但也投資不少。
銷售人員講到,在新能源時代下,原有的門店已經不太适合現在的發展,車型增多讓門店只能擴張,同時傳統的燃油車還有不小的市場,不可能全部讓位新能源,所以新店的面積比之前要大了不少,而且新裝修對于消費者到店的滿意度也提升不少。
同時,在新能源門店的建設上,現有經銷商繼續代理的意願也十分強烈,傳統經銷商從燃油車轉型向新能源也有不小的阻力,特别是如果原代理品牌沒有新能源車型,再談其他的新能源品還是會有不小的負面影響。
所以,一旦現有品牌推出新能源車型後,這些經銷商也願意繼續合作。像位于寶山的東昌紅旗門店,就在紅旗新能源車型發布後,就開始了新能源門店的裝修,作為和紅旗品牌合作多年經銷商,沒有太多思考的就選擇繼續帶來紅旗新能源。
但是對于合資品牌的經銷商來說,堅持就已經是絕對的支持了,畢竟在合資品牌銷量逐漸下滑的狀态下,退網是不少經銷商防止虧損的第一選擇。
我們特地走訪了幾家在市場上銷量表現不太好的合資品牌門店。首先是一家位于蘇州吳中區的北京現代門店,走進店内就能感受到一種滄桑感,像是十年前的裝修風格,和如今的 4S 店相比,明顯不太受歡迎。
通過交流得知,這家門店已經在此處經營了六年以上,但是由于品牌銷量持續下滑,廠家也沒有多餘的費用支持門店煥新,經銷商也不願意再投資這樣的燃油車門店,畢竟從趨勢上來說,燃油車銷量下滑是必然的。
但因為是該地區最大的北京現代經銷商代理之一,在蘇州有多家門店,所以短時間内還沒有退網轉投其他品牌的想法,而且随着退網的門店增加,即使品牌整體銷量下滑,但對于單一門店來說,還是銷量有所增長的。
這一現象也被另一品牌所證實。
2021 年在與馬自達合作了十六年後,一汽終究還是放下了,部分一汽馬自達的經銷商都轉為了長安馬自達。雖然,日系車整體還有不小的市場份額,但作為日系品牌中的另類,馬自達也是難以抵擋市場的變化。
在走訪一家從一馬合并後的網點,卻有不同的發現。和之前的北京現代門店一樣,這家 4S 店同樣透露着一種時代的氣息,而這也被工作人員确認,在合網後除了更換門頭,門店并沒有進行其他的改造,依然是之前的規模在經營。
但好在合網後車型增加,讓這家門店的銷量還得以繼續保持,特别是在馬自達門店越來越少的情況下,這家門店的銷售覆蓋範圍也提升了不少。
不過,這樣的狀況還能持續多久,難以預測。
對于老用戶來說,并不希望門店退掉。畢竟,4S 店還承擔了售後保養的功能。傳統 4S 店的盈利結構,整車銷售一小部分,更多的還是靠汽車保養、維修等售後服務。
一般情況下,多數消費者會選擇距離較近的門店,随着經銷商的退網,車主如果還要選擇在官方門店保養就只能前往更遠的地方。" 甚至在我的城市,都找不到店。" 一位馬自達車主表示。
當然,門店退掉,還可以跑遠點去其他門店。但是,一旦車企被迫離場,連底都沒有人兜了。
不論是主動退場的合資車企還是被動破產的新造車品牌,在面對現有車主的售後問題上,都陷入了困境,這些曾經用真金白銀支持車企的用戶成為了最受傷的人。
維修成為了這些品牌車主最頭痛的事情,沒有零配件成為了常态,只能靠各種二手市場來縫縫補補,一不小心還成了 " 專業幹汽修的 " 或者是低價将車賣出,換得一個清淨。
像威馬汽車破產之後,車主只能靠個人智慧來來解決修車問題,廣汽菲克破產後雖然有人接手了售後維修,但零部件短缺讓消費者的車輛維修,成了遙遙無期的爛尾房。
雖然,随着新能源汽車的普及,保養業務變得更加難以支撐經銷商的成本,但面對全國機動車保有量 4.35 億輛的規模,售後保養的汽車後市場規模龐大,探索空間巨大。
值得車企謹慎對待。
寫在最後:
當前,自主品牌經銷商的大規模開店投資,與合資品牌經銷商的安于現狀,形成了鮮明對比,各自戰略選擇,各有優劣。
對于亦步亦趨的經銷商而言,面對市場變革與品牌戰略調整,如何在高昂投入、市場飽和與競争壓力中找到合适的路,極具挑戰。
無論是主動求變,還是堅守陣地,都需審時度勢。
注:圖片部分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