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全村的希望”,不再只是固态電池,歡迎閱讀。
導語
Introduction
看來," 能超越寧德時代的,只有寧德時代自己。"
4 月 21 日之前,汽車行業內電池產品 " 全村的希望 ",當然是全固态電池。不過," 只聽見樓梯響 " 的全固态電池,最早也得到 2027 年才能量產。所以,動力電池如何 " 突圍 " 能量密度和安全的瓶頸,一直是個難題。
4 月 21 日之後,這個問題有了一種全新的解題思路。當日,寧德時代首個超級科技日上發布了三款硬核產品:骁遙雙核電池、鈉新電池、二代神行超充電池。其中,骁遙雙核電池還搭載了創新的 " 雙核架構 " 和 " 自生成負極技術 " 兩大技術。
有業内人士評價,這些 " 黑科技 " 創新產品可以說是達到了一種" 斷代式的領先 "。對于多年投入巨資進行研發以及 2024 年研發投入 186 億元的寧德時代來說,這也是一個開花結果、收獲的時刻。而對行業來說,以 " 雙核電池 " 為始,将迎來一個全新的" 多核時代 "。
" 技術需求 " 轉為 " 用戶需求 "
相比寧德時代的鈉新電池和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其實真正讓我驚訝的,是這次寧德時代發布的 " 骁遙雙核電池 "。它的重要意義,反而超過 12C 的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單一而論,12C 已經超越 " 兆瓦閃充 ",已經很吓人了。
但是,個人認為,骁遙雙核電池才算是一個" 颠覆式創新 " 的典型案例。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來看骁遙雙核電池的性能特點。
按照寧德時代的定義,這款 " 雙核電池 " 是真正的動力電池 " 六邊形戰士 "。通過将一塊電池包劃抽成兩個獨立的能量區,以 " 雙核架構 " 的結構創新首次實現了按需生產的可能性,并通過不同化學體系的電芯組合,實現 " 補短板 " 到 " 找長板 ",可以說為行業提供了一種動力電池的終極解決方案。
過去,業内 PK 的是單一化學體系,比如磷酸鐵锂或者三元锂,但是,沒有辦法出一款能夠讓消費者真的覺得需求被滿足、同時性價比高的產品。
" 非不為也,是不能也。" 并不是企業看不見需求,而是受限于各條單一化學體系(磷酸鐵锂、三元锂)的限制性條件,無法滿足多樣化的 " 六邊形 " 需求。
而且,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在極致内卷的同時,產品與服務同質化嚴重,研發方面也是 " 重模仿、輕創新 "。此外,動力電池行業也陷入參數内卷、鼓吹單項冠軍的怪圈,追求單一技術極限突破而忽略用戶真實場景。說實話,有百害而無一利。
在消費者對電車的需求轉向越來越細分的當下,骁遙雙核電池的出現,則是真正做到了 " 從用戶需求角度出發 ",解決了用戶需求被成本限制、被預算限制的短板。
很重要的一點在于,骁遙雙核電池是這是真正從 " 技術需求 " 思維轉變成為 " 用戶需求 " 思維的結果,真正做到了從 To B 到 To C。
那麼,雙核電池的 PACK 分為兩個艙後,電池成本會不會高?寧德時代國内乘用車 & 商用車 CTO 高煥表示:" 整體成本不會增加,我們在產品設計的時候就充分考慮了經濟性的問題。"
并且,這種雙核功能還分為五大功能,包括高壓雙核、低壓雙核、結構雙核、熱失控安全防護雙核、熱管理雙核等,将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為未來 L3、L4 級的智駕系統提供了更可靠的供能保障。
具體而言,當駕駛過程中遇到動力系統問題急需切換備用動力時,全新 BMS 智能管理系統可實現兩個能量艙之間的毫秒級切換,幫助新能源汽車從容應對行駛過程中的突發情況。
毫秒級是個什麼概念?按照 120 公裡時速來算,一秒之内車就會往前開 33 米。毫秒級的話,大概就是一兩米之内就能反應并切換,有着無縫鏈接般的絲滑。
此外,骁遙雙核電池找到了進一步提升能量密度的新路徑—— " 自生成負極電池技術 ",通過讓元素以金屬的形式沉積在集流體上,代替了傳統的石墨負極材料,實現能量密度的躍升。
換句話說,就是在同樣的電池包空間内配置更大電量,支撐起更長續航。比如," 自生成負極電池技術 " 可以讓磷酸鐵锂體系達到 680~780Wh/L,三元體系能量密度可達到 1000Wh/L。
而雙核電池的兩個能量區,是分為主能量區和增程能量區,主能量區主要滿足用戶日常出行的動力需求,比如,日常通勤可以選擇磷酸鐵锂電池,低溫地區的用戶可以選擇鈉電池;副能量區應用 " 自生成負極電池技術 ",相當于一個備用能量包,主要滿足用戶更長續航的需求,比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總的來看,寧德時代發布雙核電池,達到了兩個實際效用,消費者多元化需求得到滿足,車企定義產品突破限制,從這個角度講,開創全新的 " 您的時代 " 絕非虛言。
" 卡脖子 " 不再是問題
不僅如此,從更根本的層面來講,動力電池的競争,終将是資源和材料的争奪。而這就存在锂電池中锂、钴、鎳等材料被 " 卡脖子 " 的問題。
比如,近期,國際核心钴原料供應國限制钴出口,開始控制全球市場的钴供應量和價格。而這一舉措還帶動市場鎳價上漲,導致下遊生產三元锂、钴酸锂電池的成本走高。
居安思危,寧德時代這次發布的鈉新電池,就是為解決資源基礎而未雨綢缪。此外,也是加速了鈉離子電池的產業化更新。
作為地殼中含量豐富的元素,鈉元素天然具有成本優勢,鈉資源地殼豐度(2.74%)是锂(0.0065%)的 420 倍,且鈉電池無需钴、鎳等稀貴金屬,以及銅箔集流體,規模化應用後可有效面對資源 " 卡脖子 " 的問題。
而鈉電池產業化發展能夠落地,也将讓成本優勢真正實現并放大,并帶動上遊原材料供應和電池材料制造產業擴容更新。同時,雙核電池構造(比如鈉鐵雙核電池)也将以低成本的優勢達到所要求的性能且更加全面。對于車企來說,也有了更大的利潤空間。
換句話說,中國車企要在全球市場實現 " 降本 + 溢價 ",重塑全球產業競争格局,必須通過技術實力實現。基于這點,寧德時代的這三款產品是相當不錯的助力。
而且,鈉電池還有一個特别強的性能,就是溫度性能非常好,溫網域可以達到零下 40 ℃到零上 70 ℃,在高溫和低溫的情況下都能正常工作,極大地彌補了其他技術路線的溫度短板。
作為全球首款突破 -40 ℃極寒的鈉離子電池,寧德時代的鈉新乘用車電池在 -40 ℃下也依然能維持 90% 的可用電量,峰值充電速率可達 5C,加上 500 公裡的續航,讓北方地區電車普及的 " 世界級難題 " 也不再是障礙。
而且,在商用車方面,鈉新 -24V 重卡啟駐一體蓄電池突破 8 年的超長生命周期,一塊能頂 6 套,8 年總成本較鉛酸降低 61%,對于整個商用車行業來說,都是技術進化的一個新标杆。
實際上,鈉電池性能的突破也是決定雙核電池真正得以全場景應用的關鍵突破因素,行業内高性能電池進入低價位車型的性能平權,以及高階智駕車型普惠的科技平權的速度都能快速提升。
而本次發布會的主題,就是指鈉的性能邊界的突破才是真正的 " 邊界覺醒 "。如果說,第二代神行電池的突破是單個化學體系的縱向突破。那麼,鈉的突破是徹底的科學邊界的突破,是寧德時代在多化學體系的橫向突破。
打個比方, 就像《復仇者聯盟》中滅霸打響指用的手套,要集齊五顆原石,才能發揮最強的戰力,鈉新電池的量產落地就是 " 最後一顆原石 ",或許燃油車真的要加速退場了。
此外,現場還發布了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作為全球首款兼具 800 公裡續航和峰值 12C 超充速度的磷酸鐵锂電池,可實現峰值充電 1 秒 2.5 公裡。
回溯一下就知道,2023 年,寧德時代發布神行 4C 超充電池,開啟了 " 全民超充時代 "。而此次的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再次刷新了超充速度上限,真可謂 "能超越寧德時代的,只有寧德時代自己。"
而從行業價值而言,寧德時代這次發布的骁遙雙核電池、鈉新電池、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分别打破了動力電池的場景邊界、資源邊界和性能邊界,帶來革命性的應用價值。而以骁遙雙核電池的發布為始,新能源行業也将走向 " 多核時代 "。
這背後,當然是寧德時代扎根用戶真實需求的不斷探索與突破," 我們願意給行業提供一個新的思路,願意去探索那些未知的地方,給大家看看方向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