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遊戲經驗:“有男不玩”運動勝利了,但二遊的戰國時代遠未結束,歡迎閱讀。
你說得對,但是有男不玩
中文 " 二遊 " 圈的戰國時代開始了。短短不到半年時間裡,二遊的新瓜一個接一個地爆炸,随之而來的是一大串讓人懷疑自己母語的專業名詞—— " 麻辣仙人 "" 混廁 "" 社管 ",搞得大夥吃個瓜還得配個懂行的文言文翻譯。
好在,這多如牛毛的 " 專業名詞 ",其中的内涵卻都是大抵相同的,無非就是玩家群體間的互扣帽子罷了,只要理解了其中一兩個詞,其他詞語的含義也能猜出個大差不差。
如果你對 " 五星限定全男 " 和 " 男角色開奶窗,女角色和諧 " 不爽,那你肯定是 " 充滿男凝的死宅 " 和 " 麻辣仙人 ";若是你看不慣角色們瘋狂倒貼,或是希望角色之間能有更豐富的互動,那 " 白河豚 " 和 " 龜男 " 總有一款适合你。
就算你試圖站在理中客的視角上分析,也總會被 " 賽博列文虎克 " 們拿着顯微鏡挑出點所謂的傾向性,然後把你打入上述的陣營中,或者幹脆被定性為廠商派來引導輿論的 " 社管 "。
二遊玩家的現狀,活像是剛從 " 帶英 " 手底下獨立,國民群體割裂、派系鬥争不止的非洲奇葩小國。在這個混沌而充滿惡意的互聯網環境中,你無需去刻意引導節奏,只要随便出個兩聲,節奏就會飛到你身上。
其實,早期的 " 二遊 " 環境遠沒有今天這麼 " 魔怔 "。當時,市場中的遊戲以 " 砍口壘 " 和它的美少女兵器後輩們代表的 " 男性向遊戲 " 為主,所謂的 "ML" 和 " 百合 " 也沒有被嚴格的區分——比起現在充滿了 LGBT 意義,甚至會讓部分男性玩家感到自己 " 被綠 " 的 " 愛情 ",當時的 " 百合 " 其實更像是女角色的 " 買一送一 ",是某種對 " 後宮 " 争風吃醋的自我消解。
前者是 " 水魔 " 的百合,後者是 " 伊莉雅 " 的百合,不知道這個比喻是否恰當
總之,當時的一切都服務于占據絕對優勢的玩家群體,也就是 " 宅男 "。
然而,随着時代發展和玩家群體的擴大," 傳統二遊 " 的弊端逐漸顯現,服務男性 "XP" 的角色難以吸引數量驟升的女性玩家,傳統的 " 倒貼式 " 角色塑造也疲态盡顯,就連作為王牌的 " 軟色情 ",都被各種限制給拴得嚴嚴實實。
所謂的 " 一般向遊戲 ",也就在這時登上了舞台。
" 一般向遊戲 " 其實是個相當詭異的概念。它并不是我們本能認知的那種,男女老少鹹宜,主打遊玩體驗,諸如《俄羅斯方塊》的 " 普通遊戲 "。從某種意義上講,它和 " 男性向二遊 " 和 " 女性向二遊 " 并沒有任何不同,本質上還是抽卡、獲得角色、從角色身上獲得情感價值的那套老東西,只不過是在卡池中同時塞入了男角色和女角色罷了。
也就是說,一款遊戲收獲了雙倍的玩家群體,所能獲取的收益與利潤也将随之翻倍。
或許,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 " 一般向遊戲 "
但男玩家和女玩家的情感訴求從根本上就是不同,甚至是相悖的。女玩家對開着 " 奶窗 ",腳踏黑絲的妩媚男角色甘之如饴,卻會對同樣穿着清涼、台詞誘人的女角色,感到冒犯。同理,你也很難指望一個性向普通,愛好 " 大扔子 " 的直男去接受 " 雙開門大冰箱 "。
其實,習慣之後也挺帶感的?
這也造就了 " 一般向遊戲 " 玩家群體的空前割裂。廠商推出新角色照顧一部分群體的同時,必然會冷落,甚至得罪另一部分群體。
然而,廠商在這場兩難的資源分配中,卻明顯地帶上了傾向性——新興女玩家的需求似乎總會被更快地滿足。男性角色是越出越多,而女性角色卻是穿得越來越多。
這也不難理解,新興的女玩家群體數量正在急速增長,她們對需求更加敏感," 微博戰力 " 更高,發聲頻繁而精準,廠商很難不注意到她們的聲音。反觀作為基本盤的傳統二遊玩家,不僅數量已接近飽和,被扣上 " 男凝死宅 " 标籤的宅男們,在輿論場上更是占不到任何便宜。
按理來說,這種和主流玩家群體對着幹的做法無疑是自取滅亡,可事實往往會與常理截然相反。傳統玩家帶來的龐大玩家基數,新興玩家群體湧入帶來的快速增長," 二遊 " 巨大沉沒成本帶來的用戶粘性,再加上 " 打個巴掌給個甜棗 " 運營方式帶來的 " 報復性消費 ",種種要素共同将 " 一般向遊戲 " 推上了商業神壇。
從 " 性别大戰 " 中铩羽而歸的宅男們,迫切地想要回歸 " 媚宅遊戲 " 的溫柔鄉。這時他們卻絕望地發現,許多原本的 " 媚宅遊戲 " 看到 " 一般向遊戲 " 的商業成功後,已經着手将自己改造成後者——男角色源源不斷地加入卡池,曾經無條件向主角寄托情感的女角色們也紛紛 " 擁有了自己的生活 "。
曾經的 " 宅男故鄉 ",現在卻成了 " 賽博緬北 "。
雪上加霜的是,此時的 " 傳統二遊玩家 " 群體自身也開始了分裂。随着 " 傳奇 NTR 遊戲 "《解神者》的暴雷和暴死,一部分傳統二遊玩家開始變得格外敏感——從最早的 " 拒絕異性 CP" 到 " 拒絕一切男性角色 ",最後就連 " 女性角色貼貼 " 都成了他們的禁區。打着 "Master Love" 旗号四處出警的他們,也因此被尊稱為 "ML 仙人 " 或者 " 麻辣仙人 "。
前一陣子 " 鬧麻 " 的《蔚藍檔案》聯動風波
此後,傳統二遊玩家分裂成了 " 麻辣 "" 百合 ""CP" 等多個派系,如文章開頭所述的那樣相互攻伐,社區的環境也日益走向了極端化。玩家社區内戰不斷,對立割裂急速加劇,看起來,一切都要往最壞的方向發展了。
就在這時,一個聽起來相當愚蠢,卻又朗朗上口的口号,悄然出現在玩家社區中——有男不玩。
" 有男不玩 " 這四個大字,從字面意義上理解,就是 " 如果遊戲中存在男性角色,我就不玩 "。這個字面意——就幹掉了市面上 99% 的遊戲,畢竟,一般的男性向遊戲中,主角自己就是男性,就算忽略掉主角,世界觀裡也總會存在或多或少的男人。嚴格意義上的 " 有男不玩 ",幾乎就是 " 賽博絕食 ",堪稱 " 極端麻辣仙人 " 癫狂的夢呓。
如此漏洞百出的口号,自然少不了外界的攻擊。不少人抓着 " 有男不玩 " 的極端排外性,來攻擊它的擁護者們——見了男的就受不了,鑑定為恐男症,建議送去醫院喝中藥調理。
他們得到的回答也很簡單—— " 你說得對,但有男不玩。"
另一部分人決定和 " 有男不玩 " 的擁護者們講道理,試圖從遊戲開發、市場情況、輿論走向等多方面論證 " 有男不玩 " 的愚蠢性。還有更多的人抱着看笑話的心理,對這些魔怔一般念念有詞的家夥加以人身攻擊。
然而,不論 " 敵對者 " 從任何角度攻擊,試圖将這些人的想法掰過來,得到的結果都是那句如復讀機一般的 " 你說得對,但有男不玩。"
是的," 有男不玩運動 " 好像不是 " 國乙法 " 之類黨同伐異的口号,而是一種發生在賽博空間的 " 非暴力不合作 "。這些玩家們所做的事情,無非也就是提出一個愚蠢的口号,然後不去遊玩那些 " 有男 " 的遊戲罷了——禁食确實很蠢,除了讓自己挨餓之外沒有什麼好處,也不會對 " 敵人 " 造成任何物理性的傷害,可 " 敵人 " 為什麼急了呢?
此外,在被質疑 " 有男不玩 " 的純潔性時,其擁護者們往往還會甩出這樣一句看似邏輯支離破碎的瘋話—— " 有男不玩≠有男不玩 "。
這句幾乎把雙标寫在臉上的話所表達的觀點只有一個," 有男不玩 " 的重點從來不是什麼 " 有男 ",而是 " 不玩 "。就像喊着 " 反清復明 " 的人沒有幾個真要 " 復明 ",紅巾軍的訴求也從不是那一只眼的石人一樣。
" 有男不玩 " 也只是個幌子和口号,這些玩家們真正想表達的是——不想玩的遊戲,我真的可以選擇不玩。
至于 " 有男 " 的定義,真的無所謂。大不了玩家可以化身範馬勇次郎,宣稱 " 除我以外皆異性 ",讓男性角色也覺醒 " 心中的雌 "。
曾經,玩家們廠商們甩臉 " 愛玩玩,不玩滾 ",現在玩家們也可以反過來對廠商說 " 愛做做,我不玩 "。
不少 " 有男不玩 " 的反對者在參透這一點之後,當場搖身一變,反而成了 " 有男不玩 " 的支持者。道不同不相為謀,既然 " 麻辣仙人 " 們希望通過這場運動,找到屬于他們的 " 應許之地 ",那我們又何不順從他們,歡送他們離開自己喜愛的遊戲呢?
原本割裂的玩家群體,似乎又在這件事上微妙地聯合了起來。即使他們仍然内部衝突不斷,盡管 " 麻辣仙人 " 仍處在手遊鄙視鏈的底端,但聚集起來的聲音是無法被忽視的。随着越來越多的玩家秉持着各自的 " 有男不玩 " 理念,從各自的 " 一般向遊戲 " 中退出,廠商已經無法坐視不管了。
某款 " 一般向遊戲 " 的流水暴死傳說
3 月 20 日,蠻啾網絡的新遊《藍色星原:旅謠》發布,其 " 可自選性别 " 的設計引發了一定的争議。而一天後,還有網民翻出一張真實度存疑的 " 男女角色同框 CosPlay" 爆料,登時掀起了軒然大波。無數 " 麻辣仙人 " 誤以為這款遊戲也要 " 背叛宅男階級 ",紛紛對其發起了 " 衝鋒 ",官方賬号的動态下面被 " 衝 " 了九萬多條評論。
好在官方的反應速度夠快,在短短一天後就發布長文辟謠,并承諾 " 卡池内只有女角色,網傳圖片均為廢案,不會出現在遊戲中。" 總算是給玩家們吃了顆定心丸,也讓 " 藍原 " 和 " 蠻啾 " 的風評一夜反轉,從 " 兩頭吃的閹雞 " 成了 " 黃雞大帝 "。
一直主打 " 麻辣 " 牌的《塵白禁區》則做得更加徹底。3 月 29 日,他們幹脆宣布,将所有男性後勤角色從遊戲中删去,其立繪和故事都将被隐藏。換而言之,從此之後,這款遊戲就成了真正意義上的 " 全女遊戲 "。
他們甚至還在愚人節給玩家們發了封郵件," 火鍋,我只吃麻辣的 "。不知道的以為是美食分享,懂行的玩家們卻早就開起了香槟—— " 麻辣火鍋 ",其實就是 "ML 後宮 "。
至于 " 泰坦 " 是什麼意思,我就不做猜測了
" 有男不玩 " 運動,似乎真的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盡管有不少人譏諷他們 " 雞以為太陽是自己叫出來的 ",說什麼 " 遊戲市場走向細分是商業規律 ",但最起碼,現在 " 太陽 " 真的升起來了。
只可惜," 有男不玩 " 運動的勝利,并沒有改變玩家社區烏煙瘴氣的現狀。" 麻辣仙人 " 和 " 白河豚 " 還是每天在 " 廁所 " 裡扭打成一團,反串、拱火、引戰的現象,還是層出不窮。
原本号稱 " 自我約束 " 的 " 有男不玩 " 口号,也在極端環境的扭曲下,逐漸異化為 " 有男,你也不許玩,你玩你就是龜男 "。
一旦自我約束的口号變成黨同伐異的旗幟,它就會瞬間失去曾經 " 統合人心 " 的魔力。" 有男不玩 " 或許能讓 " 麻辣玩家 " 們收獲自己的 " 耶路撒冷 ",卻無法停止這場 " 賽博聖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