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咖啡、外賣、網約車,2023年3個重回價格戰的卷王賽道,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科技考拉,作者 | 子墨,編輯 | 楊舒芳
這些大家以為早就度過了價格戰階段的賽道,今年又重新卷了起來。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那麼多的塵埃落定,常卷常新。
2023 年的商業互聯網,似乎在圍繞大模型而轉動。
但事實并不如此。在與吃喝、出行這些人類基礎需求有關的部分裡,今年同樣是非常有趣且有特點的一年。
一個非常明顯的事實是,咖啡、外賣、網約車,這些大家以為早就度過了價格戰階段的賽道,今年又重新卷了起來。
成年人的世界裡,哪有那麼多塵埃落定。
01 咖啡
茅台和瑞幸聯名的 " 醬香拿鐵 ",短短 1 天時間就火出了圈,單品首日銷售額突破 1 億元刷新記錄," 年輕人的第一口茅台是瑞幸 "。
" 醬香拿鐵 " 券後 19 元的價格,也被認為是瑞幸嘗試提高客單價的一種試探。畢竟今年咖啡重新開卷價格,9.9 元的瑞幸、8.8 元的庫迪、5 元的幸運咖……對消費者來說,10 元以下的現制咖啡已經成了常态。
今年是新茶飲的上市年,也是咖啡市場重回價格戰的一年。
發起者是卷土重來的陸正耀。今年 2 月,陸正耀再次創業的庫迪咖啡開始把價格打到了最低 9.9 元 / 杯,後續這一價格繼續卷至 8.8 元,前段時間還有邀請新用戶 0 元喝咖啡等活動。
曾經一手締造了瑞幸的陸正耀,跟瑞幸來了場貼臉博弈。庫迪拿出和瑞幸相似的產品、相似的價格、相似的營銷策略,兩家都端着更适合中國寶寶的咖啡,開始卷價格、卷門店數量、卷擴張速度。
據億歐網的消息,從 9 月開始,庫迪繼續加大了對加盟商的補貼。
原有的基礎補貼、多店補貼、房租補貼、同業競争補貼調整後變成可疊加,其中 " 同業競争補貼 " 直接針對瑞幸——庫迪加盟商 100 米距離内有瑞幸門店的,增加 1.5 元補貼、200 米内的增加 1 元補貼、300 米内的增加 0.5 元補貼。同時,房租補貼線上調,并新增了外賣平台補貼。
瑞幸二季度财報顯示,總淨收入為 62 億元人民币(約為 8.55 億美元),同比增長 88%,美國會計準則(GAAP)下營業利潤 11.73 億元人民币。相比較之下,門店已經超過 5000 家的庫迪仍然沒有公開融資,價格戰和加盟商補貼用的都是自己的現金儲備。
有分析認為,庫迪至今沒有融資,可能和當年瑞幸的财務造假一事有關,精明的一級市場對陸正耀存有疑慮。
這也意味着,庫迪接下來要面臨不小的資金壓力。畢竟,瑞幸 CEO 郭謹一已經宣布 9.9 元的活動還将至少持續兩年,反客為主的把這場價格戰變成了長期較量。此前有消息稱,為了拉長賬期,庫迪已經開始通過銀行承兌匯票給供應商做結算。
02 本地生活
另一個出現變化的賽道是本地生活,包括外賣和到店。
最重要的變量來自于抖音。原本美團和餓了麼的市場份額大約穩定在七三開,有錢有流量的抖音加入且持續發力後,老玩家們被迫重新卷起來了。
經常點外賣的朋友可能已經發覺,最近一段時間,外賣的實際下單價格似乎變便宜了。美團和餓了麼都經常發放 8 元 -10 元的紅包,配送費也有所下降,同時許多商家都提高了滿減力度和對大額紅包的支持,5 元的會員紅包最高能兌換 12 元的店鋪紅包,一份套餐的結算價格甚至有時只需要十幾塊錢。
另外,美團的 " 神搶手 " 直播間每天都提供大量的外賣折扣券,餓了麼則持續有各種免單、5 折等促銷活動。如果在周六日打開美團或者餓了麼,往往還會有額外的周末狂歡。
當然,現在的外賣價格戰,遠遠沒有 10 年前美團、餓了麼、百度外賣三方混戰時激烈和瘋狂,本質上更像是雙 11 和 618,平台老謀深算地不斷增加各種補貼套路,讓用戶在心理上覺得占了大便宜。
相比外賣,抖音給美團帶來的壓力更多在到店業務上。不同于外賣極高的即時配送能力要求,抖音的視頻内容生态顯然更擅長對到店進行引流和種草下單——買東西前先搜拼多多、聚餐前先搜抖音,随着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不斷回升,這已經是很多人新養成的行為習慣。
這意味着,在抖音的鈔能力之下,未來真正被不斷擠壓的,可能是大眾點評的生存空間。
不過,根據美團二季度的财報,情況還并不算緊張。
今年二季度,美團包含餐飲、到綜、酒旅的到店業務總交易額同比增長超過 120%。本地商業板塊的傭金收入同比增長近 48%,廣告收入同比增長 40%。這其中,有疫情後線下商業復蘇的大環境因素,也有美團積極迎戰抖音的功勞。
但考慮到美團未來仍然要多線作戰,到餐和到綜有抖音的虎視眈眈、酒旅要繼續 pk 攜程、外賣還有餓了麼這個老對手," 六邊形戰士 " 美團的壓力依然不小。
03 網約車
周末搶免單、周末搶 5 折、通勤搶免單、熱門目的地 9.9 元、15 公裡内拼車 8.8 元……網約車的價格戰今年也被重新挑起。
當然,和外賣的情況類似,現在的補貼力度和 2014 年 " 網約車元年 " 相比,價格被打下來的程度遠沒有那麼誇張。
根據身邊朋友的實測經驗,滴滴快車今年有時能夠實現券後 5 折,不過需要動用自己的社交貨币,發動朋友們幫忙助力;拼車可以盡量參與滴滴 15 公裡内拼成 8.8 元的活動。
司機側的争奪也在繼續。
自媒體「于冬琪商業筆記」曾提到,據部分司機反應,通過不同服務商對車輛和司機的不同要求,高德接納了一些無法注冊滴滴的司機。比如,滴滴司機的駕齡要求是三年及以上,一位剛持有駕照兩年的司機,發現高德平台上某個服務商只要求一年駕齡,并順利注冊。
此外,資本市場可能也會有網約車的新故事。今年 8 月,如祺出行和嘀嗒出行先後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其中,如祺出行背靠廣汽和騰訊,主要的業務布局在大灣區,目前日均訂單量在 24 萬單,與頭部玩家的差距非常大。
嘀嗒出行則已經是第 4 次衝擊上市。從招股書來看,一直被嘀嗒視為第二曲線的出租車,2023 年上半年收入僅為 717.8 萬,公司營收仍高度依賴順風車,天花板過低的問題始終沒有解決。
寫在最後
除了這三個行業,你還發現了哪些正在價格戰的熱門賽道?
2023 年即将進入 Q4,接下來還有哪些企業會加入卷王争霸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