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騰訊重金投入AI,四季度資本支出366億超2023全年,主要用于采購GPU,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鲸新聞 3 月 20 日訊(記者 朱俊熹)3 月 19 日港股收盤後,騰訊發布了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的季度财務業績及 2024 全年業績。财報顯示,騰訊四季度營收達 1724.5 億元,同比增長 11%,高于分析師預期的 1689 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 90% 至 513.2 億元,同樣高于預期的 463 億元。
騰訊總裁劉熾平在财報電話會上表示,随着 AI 能力和價值的逐步顯現,騰訊加大了 AI 投資,以滿足内部業務需求、訓練基礎模型,并支持日益增長的推理需求。2024 年,騰訊年度資本支出約 768 億元,同比增長 221%。單四季度的資本支出就超過了騰訊在 2023 年全年的資本開支,高達 366 億元。劉熾平解釋稱,這主要用于采購更多 GPU,以滿足推理需求以及雲服務的擴展。
" 我認為我們在第四季度的資本支出是所有中國科技公司中最大的。" 騰訊首席戰略官 James Mitchell 在電話會上表示," 中國科技公司在資本支出占營收的比例上,通常低于一些西方同行,因為中國公司普遍更注重效率和 GPU 伺服器的高效利用。這并不一定會削弱所開發技術的最終效果,DeepSeek 的成功很好地象征并鞏固了這一現實。"
管理層表示,2025 年騰訊計劃進一步增加資本支出,預計将占收入的低十幾百分點。據分析師估算,該數額可能超過 100 億美元。在研發方面,騰訊将繼續投資于自研模型,并加速各業務集團 AI 應用的開發。同時也将加大市場營銷投入,以提升用戶認知度,推動新 AI 產品如 " 元寶 " 的普及。
James Mitchell 強調,對 AI 領網域研發投入的增加并不會導致利潤率的必然下降。他闡述稱,當資本支出用于采購 GPU 時,其主要用途包括支持騰訊的廣告技術、遊戲業務、大語言模型訓練、雲業務等方面。短期内可能帶來壓力的是面向 C 端的推理服務,但這是可控的," 就像騰訊過去在不同平台上的業務一樣,這些 To C 推理活動最終可以通過廣告收入和增值服務的組合實現變現。"
騰訊宣布進入 AI 重投入期,也讓科技巨頭間戰火再起。上個月,阿裡在公布最新财報時表态稱,未來三年将在雲和 AI 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資超 3800 億元,超越過去十年的總和,這也将創下中國民營企業在該領網域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投資紀錄。
元寶不會成為騰訊唯一的 AI 入口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内,習慣了 " 慢半拍 " 的騰訊和其 AI 助手元寶在 AI 市場上都有些不溫不火的。但在 DeepSeek 成功攪局後,騰訊一改保守風格,為元寶等產品積極接入 DeepSeek 模型,形勢便發生了變化。據劉熾平介紹,從 2 月到 3 月,元寶日活激增超 20 倍,一舉成為中國第三高的 AI 原生移動應用程式。
通過劉熾平在電話會上的闡述,騰訊對元寶這款 C 端 AI 產品的定位和發展路線也逐漸清晰起來。劉熾平表示,雖然元寶目前主要扮演的是聊天助手和搜索工具的角色,但從長期來看,它将逐步演變為功能更豐富的 AI 助手,服務于不同類型的用戶。
劉熾平稱,元寶的一大關鍵優勢在于能夠接入騰訊的内容生态,尤其是公眾号和視頻号,得以獲取高質量的信息來源。這也是元寶自上線以來,就一直主打的差異化能力。其次,騰訊并沒有局限于只使用自研的混元模型,而是采用多模型組合的策略,不排斥接入 DeepSeek 等外部模型。
更重要的是,騰訊還計劃在旗下許多高 DAU 產品中逐步引入 AI 功能,其中一些會與元寶形成聯動,相互促進。其中,最強有力的靠山莫過于微信這款國民級 APP。元寶不僅在微信上大規模投放廣告,還入駐了微信生活服務 " 九宮格 ",拿下超級流量入口。在微信灰度測試 AI 搜索後,用戶需求遠超預期,騰訊内部決定調用元寶支持,引導微信用戶下載元寶進行體驗。
不止元寶受益于微信,近期抖音也開始為字節旗下 AI 應用豆包導流。據媒體此前報道,抖音在 APP 内為豆包開放了兩個超級入口,一個位于短視頻界面,與點贊、評論、轉發等功能同列,另一個位于消息列表中。
高盛分析師表示,微信和抖音等超級應用在把握 AI 機會上最具優勢。歷史上騰訊常在後期階段迎頭趕上先行者,就是得益于其獨特的微信生态系統。
但和另一家大廠阿裡将誇克定義為 AI 旗艦應用的做法不同,劉熾平在電話會上明确表示,元寶不會成為唯一的 AI 入口。微信、QQ、浏覽器等其他騰訊系應用未來都将添加更多的 AI 功能,旨在構建一整套面向消費者的 AI 解決方案和應用。"AI 目前仍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因此很難預測最終狀态會是什麼樣子。但我想說的是,每個產品都将繼續演變成非常有用、更強大的產品。" 他提到。
對于 AI 搜索将如何實現商業化,騰訊管理層則認為,國外已有可參考的變現路徑。但中國市場可能會遵循相反的順序,先從廣告投放開始創收,再逐步發展訂閱模式。
然而就在一個月前,有用戶反饋通過元寶使用 DeepSeek-R1 時,回答中疑似包含廣告信息,對此表示不滿。随後,騰訊公關總監張軍回應稱,AI 搜索并未植入廣告,只是在回答時參考了公眾号内容,因此嵌入了品牌信息。對 AI 搜索而言,如何在用戶體驗和商業變現之間找到平衡,或許是騰訊等廠商逃不過的一關。
AI 提振多業務增長
在最新發布的财報中,騰訊着重強調了 AI 對各項業務起到的提振作用。劉熾平在電話會上直言,營銷服務業務已成為 AI 融合的明顯受益者,即便在具有挑戰性的宏觀環境中,2024 年該項營收也增長了 20%。
據管理層透露,觀察到電商、金融、快消、遊戲、本地服務、教育和醫療等一系列行業的廣告收入錄得同比增長。在沒有特别的外部利好因素推動的背景下,騰訊将增長歸因于在各行業部署的 AI 增強技術,為廣告主提供了更優越的投資回報。
在遊戲業務方面,劉熾平稱 "AI 可以讓常青遊戲更加常青 "。AI 能夠作用于遊戲制作過程,在更短的時間内生產高質量内容,保持遊戲的更新節奏。在 PVE(玩家對環境)體驗方面,更智能的 AI 可以讓遊戲變得更刺激。而在 PVP(玩家對玩家)體驗中,AI 可以優化匹配、平衡機制以及新玩家的引導和培養,使競技環境更為公平、有趣。這些将有助于讓已經廣受歡迎且規模龐大的遊戲變得更具吸引力,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和留存率。
四季度遊戲業務仍是騰訊的最大收入來源。國際市場遊戲收入為 160 億元,同比增長 15%。本土市場遊戲收入同比增長 23% 至 332 億元,得益于去年同期的低基數影響,以及《王者榮耀》、《和平精英》、《地下城與勇士 : 起源》等遊戲的收入貢獻。
電商方面,微信小店在去年 12 月開啟 " 送禮 " 功能的灰度測試,引發市場關注。劉熾平稱,從初期反饋來看,該功能受到了用戶的廣泛歡迎。領取禮物的用戶需要填寫收貨地址,這幫助騰訊構建起更完善的配送地址網絡,為未來的順暢交易和配送效率的提升打下基礎。" 送禮 " 功能也放大了優質商品的口碑效應,進一步促進產品的傳播和購買。
但騰訊希望以更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微信小店的生态建設。" 送禮 " 只是這一長期戰略下所采取的眾多措施之一。" 我們會以耐心持續建設這一生态和平台,将其視為一場馬拉松,而非短跑比賽。" 劉熾平表示。
騰訊還在财報中表示,2025 年計劃至少回購價值 800 億港元的股份,并建議将年度股息提高 32%。
周三港股騰訊收報 540 港元 / 股,較前一日微跌 0.18%。财報發布後,美股騰訊控股 ADR 開盤後微漲 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