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趁着美俄伊沒空管,以軍把朱拉尼逼到牆角?連夜空襲叙利亞南部,歡迎閱讀。
2 月 25 日,以色列國防軍摧毀了叙利亞南部包括德拉機場在内的多個軍事基地,同時出動地面裝甲部隊進入叙南部分區網域。
這一行動不僅引發了叙境内的強烈震動,同時在國際社會引起廣泛關注。
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對此明确表示:" 不允許叙利亞南部成為類似黎巴嫩南部那樣的威脅。"
以色列這一強硬行動正在重新定義叙南局勢,也将直接影響中東地區的力量博弈。
以色列行動的背景和原因
以色列對叙利亞的空襲并非首次。
但此次規模和力度之大,充分體現了其對叙南復雜局勢的強烈警覺。這一切并不是孤立發生的,而是叙以矛盾長期累積的結果。
在叙南部,戈蘭高地長期是兩國敵對的核心區網域。以色列自 1973 年 " 贖罪日戰争 " 以來就占領了這片戰略高地。
如今,叙利亞南部局勢再度復雜化,新增了伊朗支持的軍事力量和恐怖組織 " 解放沙姆陣線 "(HTS)的影響力。
以色列顯然擔心,如果放任叙南軍事實力的積聚,将對其北部安全構成直接威脅。
尤其是叙利亞現政權(HTS)在接管首都大馬士革後,其對周邊勢力進行的整合以及對阿拉維派、庫爾德人等少數族群的打壓,進一步加劇了地區内部的不穩定性。
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在此次行動前明确指出,以色列對叙南局勢的目标絕不是一時的 " 反擊 ",而是要徹底阻止叙南部成為類似黎巴嫩南部般的 " 強敵巢穴 "。
這一戰略意圖,決定了以軍行動的毫不留情。
叙利亞現政府的困局
叙利亞現政權由 HTS 在内戰期間崛起後,通過武力占領大馬士革建立。
盡管短期内替代了曾經的巴沙爾政權,但 HTS 始終因恐怖組織的烙印而缺乏國際社會的承認。
這不僅使其統治地位充滿争議,其自身面臨的内外矛盾也比以往更加復雜。
以軍這次空襲摧毀了叙利亞南部的關鍵軍事基地,讓 HTS 的軍事力量遭受重創。
叙利亞的防空系統本來就因多年的内戰和基礎設施匮乏而支離破碎,幾乎無法有效反制以色列這樣裝備精良的對手。
而面對民眾因軍事損失而高漲的反擊呼聲,HTS 政府顯得更加被動且無力。
此外,當前叙利亞政權在國内并不擁有完整的合法性。
HTS 通過暴力奪取政權,其統治建立在對反對派勢力、少數族裔和鄰近勢力強硬打壓的基礎上。例如,他們對阿拉維派與庫爾德人的迫害,導致國内族群關系空前緊張。
這一切不僅未能鞏固其統治根基,反而使其在外部挑戰面前愈加脆弱。
以軍正是看準了 HTS 政權的這些弱點,迅速發起了這次針對性的空襲。
以軍行動背後的戰略意圖
以色列此次軍事行動不僅僅針對叙利亞南部,更是出于對更廣泛地區安全局勢的擔憂。
近年來,以色列對叙利亞境内目标的空襲頻率顯著上升,主要集中于伊朗在叙全境部署導彈系統或相關武裝組織之時。
但本次空襲目标的特殊性格外引人注目,更多針對的是叙利亞現政府及其軍事指揮中樞。
從國際法來看,以色列的判斷是 " 先發制人 "。以叙兩國之間歷來的軍事摩擦,始終被以色列解讀為 " 零容忍戰争 "。叙利亞南部的安全格局,與其北部邊境的安全息息相關。
以軍此舉,實質上是一種雙重策略:一方面通過幹涉叙南局勢削弱可能的敵對軍事力量,另一方面也在向外界發出信号——無論是叙利亞還是背後的伊朗,都無法避免以色列對其核心安全區網域的快速反擊。
而在地緣政治角力方面,以色列此次不再擔心過多惹怒其他大國。
由于美國收縮對中東事務參與,俄羅斯關注重點轉移至烏克蘭,伊朗自身也在西方制裁下疲于應對,以色列顯然感到現在是鞏固北部安全、打破叙利亞政權戰略企圖的最佳時機。
地區局勢的可能變化
這次以色列對叙利亞的重拳出擊,很可能成為該地區局勢的 " 催化劑 "。
叙以之間的矛盾本身已夠復雜,而此次空襲已不僅涉及單一軍事對峙。從區網域角度看,這次衝突可能會引發更廣泛的連鎖反應:
一是叙伊關系震蕩加劇。
以色列空襲叙南部的背後,很可能進一步打擊伊朗支持下的叙利亞力量布局。
伊朗通過叙利亞輸送武器、後勤的能力受到阻滞,無疑将削弱這一地區的擴張性影響力。
二是土耳其乘虛而入。
土耳其在叙利亞北部活動頗多,若叙南部局勢失控,土耳其擴展其影響力的意圖可能進一步加強。叙利亞可能因此面臨雙線壓力。
無論從規模還是目标選擇看,以色列此次軍事行動都體現了一個鮮明的信号:它不容許來自叙利亞南部的任何潛在威脅。
這是一場戰略博弈,但更多的是一次軍事優勢的明确展示。
而對于叙利亞現政府來說,這不僅是一場軍事損失,更是一場政治孤立的加深。
未來,随着叙以矛盾的發酵和地區局勢的不穩定,中東可能再次迎來一次深刻的震蕩,而叙利亞注定仍将在這場復雜的博弈中成為焦點。
參考資料:
央 · 廣網:以防長證實以軍對叙利亞南部發動空襲,2025-02-26
澎 · 湃新聞:" 後阿薩德時代 " 迎來權力博弈?臨時政府包容性備受關注,202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