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鄉村直播間|夫妻辭職回鄉種樹,高溫天鑽進桑樹林直播備戰“618”,歡迎閱讀。
6 月 7 日上午 9 點,泰州興化興東鎮興北村猕夢園花木種植場内,趙全祥和妻子陶娜頂着烈日在修剪樹枝。中午,兩人就在現場搭起直播間為 "618" 預熱,把桑葚苗賣到全國各地 …… 夫妻倆大學畢業後原本都在一家藥企上班,後來辭去工作,回到家鄉從事生态種植,當上了新型職業農民。
△趙全祥和妻子在直播
直播間搬進農田,夫妻高溫天吆喝賣桑葚
" 朋友們,上播了,點下關注不迷路,主播帶你種桑葚!" 當天上午 10 點多,興化室外氣溫接近 30 度,在 50 畝桑葚地裡,37 歲的趙全祥夫妻頂着烈日打開了直播,不一會兒,直播間就有近百人。
" 大家看下我們種的桑葚,這可是個寶貝。" 面對鏡頭,陶娜滔滔不絕。" 桑葚可鮮吃、幹吃,還可加工成桑葚酒等。"
看着妻子,一旁的趙全祥不停地調整着手機角度,以及盯着螢幕上的留言,保持着和網友的互動。
對于用直播方式來賣桑葚和桑葚苗木。兩人有明确分工,性格外向的陶娜負責出鏡,而趙全祥則負責後勤工作。" 我對着鏡頭就緊張得說不出話。"
△夫妻倆開直播賣桑葚苗
當天的直播内容是賣桑葚幹和桑葚苗木。
" 現在桑葚的采摘季過了,我們把桑葚脫水,做成了這種小零食,一袋 15 元。" 鏡頭前,陶娜直接打開了一袋桑葚幹現場吃了起來,并告訴網友,12 斤新鮮的桑葚凍幹成 1 斤桑葚幹,營養和鮮桑葚一樣。
" 我是當地人,買多少包郵?"" 老鄉啊,滿 5 袋,我們送貨上門,你有空來我們果園可以免費試吃,好吃了再買。"
直播間裡,不時有網友提出一些問題,趙全祥看到後會及時反饋給陶娜,讓陶娜在鏡頭前直接回答。
直播時,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雖熱得大汗淋漓,但陶娜始終保持微笑,這笑容顯然也感染到了網友們,大家互動熱烈,有網友甚至開玩笑,要自駕 200 多公裡來吃桑葚。" 大哥,現在鮮桑葚沒了,你後台留個聯系方式,我寄一袋凍幹桑葚你嘗嘗。"
從 2022 年 12 月 18 日進行首場直播開始,夫妻倆已經播了 60 多場,主要集中在 12 月和 5 月。"12 月主要是賣桑葚苗木,5 月以賣桑葚果為主。"
當天的直播現場,一名網友直接訂購了 300 棵桑葚苗木。陶娜直接拿起一根桑葚苗來到田間,現場栽種給對方看,告訴他一些注意事項。
△趙全祥和妻子直播如何種桑葚苗
原先我們賣苗木,一般是兩種途徑,一是老客戶介紹,二是需要我們去跑客戶,到一些種植基地去洽談生意。" 有點靠天吃飯的意思,人累,一年賣個 10 多萬棵,現在有了網絡直播,市場一下子廣闊了許多。"
當天的直播持續了半個多小時,一共賣出了 50 多袋凍幹桑葚、400 多棵苗木,銷售額 1700 多元。" 直播生意最好的是桑葚上市季,5 月 18 日和 19 日兩天開了 6 場直播,賣了 1800 份套餐,銷售額 5 萬多元,這還不包括很多本地網友看到直播到現場采摘的,那時周末每天都有 200 多人來。"
記者注意到,為保持熱度,趙全祥的抖音賬号除了直播,平時也會發一些小視頻,322 個作品點贊近 10 萬。" 這個賬号活躍粉絲有 1 萬多人,4000 多關注,我們有信心越做越好。"
辭職創業,過程坎坷曲折
當初為何要辭去穩定的工作,回鄉當農民?
談及原因,趙全祥說,這和自己小時候的經歷有關。父親很喜歡看一個電視節目叫 " 致富經 ",播放的是一些普通人通過種植、養殖發家致富的故事,這也讓自己對農業產生了濃厚興趣。
趙全祥學的是生物制藥專業,但每次去圖書館,他借得最多的卻是農業方面的書籍。
大學裡,趙全祥認識了妻子陶娜,畢業後,兩人同時到一家藥企上班,兩人每月的工資都有 4000 多元,當時收入還不錯。
然而,工作一段時間後,趙全祥覺得自己還年輕,想出去闖一闖。和妻子商量後,對方很支持。" 想去就去吧,不要到老了覺得後悔。"
回家後,思索再三,趙全祥決定去實現兒時的夢想,把創業的目标放在了農業方面。
第一個項目是養蜥蜴。" 當時就是看電視上,别人通過養蜥蜴發家致富,我想復制一下。"
" 當時購買了蜥蜴苗,學了養殖技術,一共花了幾千元。" 回到家後,趙全祥躊躇滿志,可最後發現蜥蜴幾乎賣不出去,沒辦法只能放棄。
随後,不服輸的趙全祥又先後養了蒼蠅和蚯蚓。錢花了不少,項目卻都黃了。
陶娜說,那時自己懷孕在家養胎,一下子失去了經濟來源,日子很苦。" 最難受的還是村裡人的異樣目光,大家覺得這兩個大學生,畢業了不去找個穩定的工作,怎麼幹這些亂七八糟的事。" 想起那段心酸往事,陶娜的眼眶紅了。
眼看連孩子的奶粉錢都沒了,2012 年,夫妻倆把孩子交給老人帶,一起到蘇州進了一家電子廠,後來,趙全祥還做過電話客服。
雖然前面的創業失敗了,但趙全祥沒有氣餒,在打工的同時,他開了一個公眾号,經常在上面發一些苗木種植技術,只要有人詢問,他都會不厭其煩地免費教,當時的他沒想到,這個無心之舉會成為再次創業成功的契機。
△顧客網購苗木後詢問如何栽種
只要肯吃苦,農村就是最大舞台
2014 年,之前經常向趙全祥咨詢問題的一個客戶邀請他去浙江湖州玩,對方在當地鄉村一個景區經營一個小攤位。
景區雖小,但山清水秀,吸引了大量的上海人前來遊玩。" 我到了才知道,對方因為家裡有事,想把攤位盤出去。"
趙全祥把身上僅有的積蓄 1.2 萬元作為轉讓費,盤下了攤位,并打電話讓妻子過來。
然而當陶娜到現場一看,不禁傻了眼,所謂的攤位其實就是一個路邊棚,老公把所有錢都投了進去,瞬間有些崩潰。" 收拾攤位時都是邊哭邊弄,甚至想是不是被騙了。"
陶娜說,那時候身上連吃飯的錢都沒了,兩個人連續吃了一個月的泡面。
但憑借着吃苦肯幹,他們很快賺到了 " 第一桶金 "。
有了錢,趙全祥立刻重拾農業夢,和朋友一起在無錫投資建了 70 畝的苗木基地,那時候,他負責栽種,妻子負責通過微信公眾号和朋友圈賣苗木。
第一年賺了 10 多萬元,趙全祥很開心,因為這是他通過農業創業真正開始賺錢,也說明了這條路沒錯。
2017 年春,老家興北村有土地要流轉,村幹部找到趙全祥的父親,希望說服他回鄉創業。
想着還是應該為家鄉做點事情,趙全祥和妻子回鄉成立了猕夢圓花木種植場,栽植了 50 畝桑葚,第二年就賺了 20 多萬元。
" 趙全祥搞桑葚種植,也給我們帶來了實惠。" 興北村村民包仁英說,她家除了從趙全祥這裡獲得一筆土地租金,還可以在這裡打零工,每年有近萬元的收入。
" 村裡現在有 10 多戶農民在趙全祥這裡打工掙錢。" 興北村黨總支書記胡澤琪介紹,趙全祥不僅幫助解決了農村剩餘勞動力問題,更重要的是起到了一個示範引領作用,村裡有很多好的農副產品,也需要像趙全祥這樣的年輕人來打造品牌,通過互聯網把好東西賣出去。
△果園通過抖音促銷活動吸粉
擁抱互聯網,讓趙全祥的苗木生意做到了全國各地,僅僅興化的 50 畝地已經不能滿足貨源,于是他在全國多個地方 " 借雞生蛋 ",跟别人合夥建果樹苗木生產基地,然後由他統一售賣。目前在江蘇、浙江、四川、湖北等地都有合作商,果樹苗一年能銷售近百萬棵。
△夫妻倆看到果園内梨子長勢不錯
△夫妻倆在果園簡單吃點就又投入忙碌的工作
" 現在一畝桑葚的收益在一萬元左右,我正在對桑葚附加產品比如酒、茶進行調研,未來想做成一個產業鏈。" 談及未來,趙全祥充滿信心," 我想通過自己的經歷告訴現在的年輕人,只要有興趣、肯吃苦,農村是個廣闊的舞台,大有作為。"
通訊員 顧秀文 沈舒芹 現代快報 + 記者 毛曉華 文 /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