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日企在蘇州的40年,歡迎閱讀。
今年是日資進駐蘇州的第 40 個年頭。
從中外合資到外商獨資,從 1 到 3000 餘家,日資企業作為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一路參與并見證了 " 中國最強地級市 " 的煉成——
上世紀 80 年代,蘇州地區生產總值不足 200 億元,2023 年已達 2.47 萬億元,全國第 6,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 2.45 萬億元,名列第 4,其中出口額 1.51 萬億元,排名第 3,僅次于深圳、上海。
" 外向型 " 無疑是蘇州經濟發展進程中最顯著的标籤,并進一步衍生出諸如 " 昆山與台資 "" 太倉與徳企 " 以及 " 高新區與日資 " 這樣深度捆綁的關系。
數據顯示,截至 2023 年底,共有 175 家世界 500 強企業在蘇州投資,其中 47 家來自日本,為各國(地區)之最。與此同時,768 家日企落子蘇州高新區,約占全市日資企業的 1/4、整個長三角的 8%。
40 年間,盡管伴随國際政治經濟形勢變化,日資企業與蘇州之間難言一帆風順,但站在這個厚重的時間節點上看,敞開大門、堅定開放的主線沒有變,互相學習、相互促進的故事還在繼續。
起點
日企與蘇州的合作,始于昆山。
1984 年 2 月,日本蘇旺你株式會社社長三好銳郎一行到訪 " 本不在考察之列 " 的昆山,同年 7 月,雙方共同設立中國蘇旺你有限公司,成為蘇州和江蘇的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
" 最強縣網域 " 拿下 " 第一 ",看似順理成章,實則不然。
改革開放之初,昆山還是排名蘇州全市末位的農業縣,GDP 僅 2.42 億元,待開發的農田裡蛙聲陣陣。雖然自費建設了全國首個工業開發區,落後的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依然令外商望而卻步。
為此,昆山用賬面上僅剩的财政資金火速修路,最終得以從手套、帽子等針織產品做起,加快向工業重鎮轉型。蘇州亦由此打開外向型經濟的大門,特别是 1992 年後,憑借地理優勢、歷史優勢疊加親商政策,成功吸引了包括日企在内的一批外商。
1993 年,蘇州高新區獲批後不久,即迎來首家日商獨資企業——蘇州日電波電子工業有限公司,一家為汽車、手機等工業品生產精密配件的日企。
彼時,日本 " 泡沫經濟 " 進入尾聲,很多日企苦于國内高企的經營成本,希望到海外尋找新的生產基地。日本電波公司高層到中國沿海考察一圈後,選擇了蘇州。
" 你們只需要集中精力負責内部事務,外部的事情全部交給我們。" 公司負責人後來回憶,蘇州方面在會談時承諾給予最大的政策支持和配套,是觸動他們落腳的重要原因。
資料顯示,1995 年前後,日本對華投資達到一個小高峰,此後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在 1998 年左右出現一個谷底,到了 2001 年、2002 年,高峰再次出現。
不過,有研究認為,中國加入 WTO 之前,跨國公司對蘇州的直接投資規模較小,側重于投向技術水平低、勞動密集型的產業以及旅館、餐飲等服務業,屬于 " 試探性進入 "。
一個參考是,作為昆山史上首批國際人才,蘇旺你公司最初僅有 3 名日本員工。
井噴
2001 年是一個 " 日企投資年 "。
據統計,僅蘇州高新區當年就新增 25 家日資企業,包括佳能、松下等世界 500 強企業,引資 6 億美元,同比增長一倍以上,占蘇州高新區全年引資總額的一半,首次超越台資躍居第一。
當時,蘇州日料店也出現了一波 " 井噴式增長 "。蘇州高新區招商局負責人介紹說,店老板大多是日本人,也有曾留學日本的中國人," 日本企業前腳剛進,他們後腳就來了 "。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區網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耀認為,長三角是外資最早登陸的區網域之一,日企喜歡 " 扎堆 ",是因為企業間的產業關聯度大,對投資環境有相同的認識,所以 " 以商招商 " 現象會比較突出。
而這種集聚效應,很快投射到地方經濟數據上。
2001 年,蘇州與日本的進出口總額為 63.4 億美元,兩年迅速翻倍,突破百億美元大關(2003 年達到 128.4 億美元),2006 年再創新高,達到 231.2 億美元,2011 年站上 "300+ 億美元 " 台階(331.4 億美元)。
與此同時,2001 年,日資在蘇州新設項目達 119 個(籤訂合作項目),此後三年均保持在 200+ 項目以上。
截至 2003 年 1 月,蘇州日資企業數量已突破 1 千家(1160 家)," 日資高地 " 的形象開始得到強化。
公開報道顯示,當年 3 月,蘇州高新區、工業園區和昆山曾專門邀請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日資企業進行座談,就投資環境、服務水平、生活配套等問題征求意見。
根據反饋,企業總體對蘇州是 " 滿意的 ",好的一面在于地理位置、人文環境、日本企業和日本人相對集中等,不足之處包括電力保障、服務标準不統一、本地管理型人才不夠等。
也是在這次座談中,沒有可供日籍人員就醫及子女就學場所的問題被着重提及。為此,2004 年 6 月,由蘇州高新區投資近 2000 萬元的蘇州日本人學校奠基開建,次年開門迎新。
作為江蘇首家日本人學校,其以日本政府實施的義務教育為基準,包括小學部、中學部,教師由日本政府文部科學省派遣。
當地媒體報道指出,常駐蘇州的日籍人員認為這是優化投資環境的大好事,解決了他們的一塊 " 心病 "。
更新
牽手并非總是 " 蜜月 ",跨國合作更難脫離國際大勢。
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的調查,最近兩年,日企對華投資 / 增資意願逐步下降。具象到蘇州身上,2022 年雙方進出口貿易額為 326.7 億美元,2023 年僅有 157.0 億美元,為十年低點。
怎麼辦?蘇州的打法是,既要尋找增量,更要挖掘存量。
事實上,2022 年 11 月,疫情防控措施調整後,蘇州包機出海 " 找客商 ",第一站就是去的日本。那一次,時隔三年再與日企談生意,蘇州一舉拿到超 10 億元的新訂單。
而近一年多時間,蘇州各區接連到日本推介,希望再招引一批中小企業落地生根。
2023 年 3 月,蘇州高新區在東京舉辦 " 春季對日合作交流會暨日資企業突破 700 家活動 ",籤下 15 個產業新項目;
2023 年 5 月,昆山開發區在東京舉辦投資說明會,籤約 10 個項目,總投資超 10 億美元;
2024 年 6 月,吳中區在東京舉行投資情況說明會,現場籤下 5 個項目……
不過,從規模上看,中小企業還不能快速體現 " 產出 "。當地招商部門一位負責人提到,基于過去幾十年的經貿往來,日企要進入中國發展," 要來的早就來得差不多了 "," 現在的重點是挖掘存量企業的潛能 "。
最近的一個案例是,上個月,蘇州高新區新開工了三個項目,均為在地深耕多年的日資企業增資擴產。
其中,6 月 13 日,住友電工(蘇州)電子線制品有限公司電子線三期廠房落成投產,達產後預計新增高性能特種電子線產能 6000 千米 / 年,電線整體年產值達 7 億元,将進一步完善蘇州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一邊是愈發審慎的投資行為,一邊是顯著變化的市場結構,留在蘇州的日資企業也在有意識地調整布局内容。
太陽油墨(蘇州)有限公司總經理三島大輔此前公開表示,中國新能源車載市場還有很大空間,但要适應這個新興產業就必須建一個研發中心,專門開發針對中國市場的產品。
為此,他用這個理由反復說服日本總部," 不知道開了多少次跨洋電話 ",最終說服這家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的 " 行業隐形冠軍 ",從當年的利潤中拿出 1000 萬美元,建設他們在海外唯一的研發中心。
這種變化,在華東師範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曾剛看來,是中國經濟從 " 廉價生產者 " 向 " 高端服務者 " 更新過程中必然發生的。
他在受訪時強調,日企無法舍棄中國這一超大規模市場,中國企業同樣需要與日企合作,在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材料等領網域 " 一起做得更好 ",進而服務全球市場。
而在陳耀看來,并非只有短缺行業才需要外資進入,包括日資在内的外資,應該成為成熟市場經濟體系下的日常。
記者|餘蕊均 餘洋
編輯|劉豔美 孫志成 蓋源源
校對 |何小桃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