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終結八卦!吉利“挺身而出”給了欽培吉一次機會!,歡迎閱讀。
八卦雖然不可全信,但也不會空穴來風,在聽到欽培吉将加盟吉利的第一時間,我為吉利捏了一把汗!是真的!但仔細一想,這也符合吉利的 " 胸懷 ",相信看起來倉促,但内部卻已經經過深思熟慮了。
畢竟,對于吉利來說,沃爾沃就是其 " 骨肉 ",其一,總經理醜聞不斷,對一個品牌總不是一件好事;其二,土壤不同,管理體系和能力不同,權利的使用範圍也不同。在沃爾沃的體系内能夠遊刃有餘的作為,在吉利的體系内不一定。畢竟,一個人的人品好壞往往是事後才知道的,所以,君子和小人不應該是主觀判斷,而是通過制度去約束。
而在愉觀車市看來,雖然沃爾沃這些年銷量規模沒有明顯增長,品牌力的提升也微乎其微,看起來屬于 " 原地踏步 " 但是,但是,沃爾沃在網絡和經銷商布局上的提升,也是有目共睹。
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吉利确實也是在 " 用人所長 ",8 月 21 日,吉利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楊學良通過微博發布:吉利汽車集團正式宣布,欽培吉将加盟吉利,出任吉利汽車集團銷售公司副總經理,并負責擔任集團渠道發展委員會主任,分管汽車集團渠道發展和建設,向吉利汽車集團高級副總裁林傑匯報。
功過欽培吉
吉利一個微博,眼下至少是終結了車圈媒體們對原沃爾沃汽車大中華區銷售公司總裁欽培吉八卦的追尋。
一石激起千層浪。
三天前的 8 月 18 日,沃爾沃内部通報一則重大人事變動:原沃爾沃汽車大中華區銷售公司總裁欽培吉離職。沃爾沃僅用了一句 " 現任大中華區銷售公司總經理欽培吉将離開沃爾沃汽車公司,尋求外部發展 ",草草交代了欽培吉的離開。
欽培吉從 2011 年加入沃爾沃汽車,曾先後任職沃爾沃汽車集團大中華區銷售和經銷商網絡副總裁、大中華區銷售公司首席運營官。在 2019 年被任命為沃爾沃汽車大中華區銷售公司總裁。
一個是公司高管的身份,一個是從業了十多年的公司元老,于情于理都不應該如此草率。業内為此震驚,媒體紛紛 " 爆料 "。畢竟在此之前甚至沒有一點風聲。而成都車展舉辦在即,按照慣例,就算是這種級别的高管離職,也會在車展之後。
愉觀車市也從多個渠道了解到:欽培吉在公司内部是出了名的 " 一言堂 ",因為團隊都是 " 言聽計從 " 所以,大部分的供應商都也知道:" 只要搞定這個人就好了!"
也有媒體爆出了欽培吉的一些個人作風問題。且有消息稱是沃爾沃總部帶着律師與欽培吉與其談話,讓其離開。甚至有人說是被兩家供應商舉報了。
雖然細節無從考證,但愉觀車市認為,沃爾沃在這些年在品牌的打造和銷量上,确實原本可以做得更好。
第一,在我看來,沃爾沃的瑞典基因,安全特點的傳承,實際上,已經在漸行漸遠。沃爾沃這些年的營銷主要集中在與一些大的 IP 的合作。沃爾沃連續多次合作羅翔;沃爾沃汽車通過 tvN 的韓屋體驗真人秀《Yoon Stay》、《不知怎麼的總統》等各種娛樂節目。沃爾沃和《十三邀》合作;攜手江蘇衛視 , 鼎力支持大型科學類真人秀節目《最強大腦》等等。為什麼選擇這些節目和 IP,與沃爾沃品牌有着怎樣的關聯?與沃爾沃的消費人群又有怎樣的關聯?在目标群體中有多少影響力?抑或,只是憑借個人喜好。
第二是銷量,三年多來,沃爾沃在大中華區的銷量雖然也增長,但是一直徘徊在十六七萬,而沃爾沃的主力車型都經過了更新。
從銷量上看,大中華區無論是與全球比,還是與其他品牌同比,都遜色不少。
沃爾沃汽車發布的銷量數據顯示,今年 7 月份,沃爾沃汽車在歐洲的銷量達到 20,286 輛,同比增長 28%,其中 Recharge 系列車型銷量占該公司歐洲總銷量的 56%,而純電動汽車的占比為 13%。沃爾沃汽車美國銷量同比增長 57%,至 10,785 輛,其中 Recharge 系列車型的銷量同比大漲 226%,占其美國總銷量的 29%。
在中國市場,沃爾沃汽車 7 月份銷量為 14,182 輛,同比下降 8%,其中 Recharge 系列的占比為 8%。截止今年前 7 個月,沃爾沃汽車在華累計銷量 92708 輛,同比增長 8%。但與其他市場相比,中國市場的表現并不出色。
沃爾沃一直以來的希望進入豪華車第一陣營,但現實是在豪華車第二陣營中已經墊底。包括凱迪拉克、雷克薩斯甚至紅旗,都排在沃爾沃之前。
但于此同時,沃爾沃也不是全無是處,我們也可以看到,沃爾沃也在推動銷售服務渠道擴張,推動直售模式,并且已經有一半的經銷商實現了轉型的成功。所以,不得不承認,欽培吉在渠道管理上的能力。
吉利一箭雙雕
當然,一方面是欽培吉個人問題,突然被 " 離職 ",也被人視為是沃爾沃總部對大中華區權利的争奪。
8 月 18 日,沃爾沃同時發布現任沃爾沃汽車日本總經理裴馬丁(Martin Persson)接任欽培吉。據悉,裴馬丁上任後,将向沃爾沃汽車首席商務官兼副 CEO 安伯揚匯報。
值得注意的是,在沃爾沃全球和大中華區之間,還有沃爾沃汽車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 , 亞太區總裁兼 CEO 袁小林。這從表面上看,大中華區向總部匯報管理偏平,提升效率,有助于沃爾沃的轉型效率,但同時,實際上也是意味着大中華區的主導權進一步喪失,袁小林的業務管轄範圍 " 被縮減 "。
由此,也有人認為欽培吉的離場,也是沃爾沃總部加強對大中華區權力接管的一次機會,而此時,吉利汽車 " 出手相救 " 有點與沃爾沃總部 " 抗衡 " 的意味。
不過,我倒是認為大可不必想的如此復雜,其實沃爾沃是吉利百分百的控股公司,只要能做好,誰做都一樣。
而此時吉利 " 給欽培吉一次機會 ",一方面吉利正處于轉型的當口,包括吉利銀河 L7、L6 全新系列產品的推出,吉利需要更新更有競争力的新渠道建設;另外, 用人所長,符合李書福的心胸。
鬼谷子曾經風輕雲淡的說了四個字 " 無為以牧之 "," 智者不用其所短 ",也就是說真正的智者懂得用别人的長處,不用别人的短處。從某種程度上看,這也是考驗吉利的企業制度。
當然,相信欽培吉也會珍惜這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