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上海一支機器人軍團,歡迎閱讀。
投資界 - 城市看板我們來到魔都上海。眺望浦江兩岸,這裡代表着開放、先進與包容。
上海是一座承載着期許和責任的城市,中國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第一代國產轎車、第一艘潛艇、第一台萬噸水壓機、第一艘萬噸遠洋貨輪在這裡誕生……一個個不可能在這裡變成可能。
來源:《上海市產業地圖(2022)》
當下,上海聚焦航空航天、汽車等六大重點產業,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車、高端裝備 4 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先進材料、時尚消費品 2 個五千億級產業集群。
機器人產業排頭兵
先看一組數據。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數據,2022 年全球工業機器人新增裝機量為 53.1 萬台,我國裝機量超過全球總量的 50%,連續第 9 年居世界首位。千億市場,機器人產業想象空間巨大。
機器人是先進裝備與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的前沿產業。據張江發布介紹, 2022 年,上海工業機器人年產量預計将達 7.5 萬台以上,同比增長 6%,產量居國内城市首位。這裡聚集了 ABB、庫卡、發那科、安川四大全球工業機器人巨頭。
近些年,國產機器人也逐漸嶄露頭角。
據投資界 - 城市看板不完全統計,近一年,上海機器人行業產生融資事件共計 25 起,細分領網域涉及工業智能、醫療健康、建築服務、公共服務等。
今年 2 月,華為天才少年 " 稚晖君 " 彭志輝聯合成立智元機器人,落戶浦東康橋。不久前,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具身智能機器人「遠征 A1」。據悉,「遠征 A1」将首先用于新能源制造、3C 制造,其最快步行速度為 7 公裡 / 小時,依靠視覺傳感器和多線激光雷達可自主避障;單臂最大負載 5 公斤,目前手臂力氣不如成年人,但腿部力量與成年人接近。
在智元機器人的研發過程中,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派出首席科學家、上海交通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博導闫維新和工程師團隊,與公司創始團隊一起投入人形機器人的整體設計和技術突破瓶頸。
一路走來,公司受到一眾 VC/PE 支持:高瓴創投、奇績創壇、高榕資本、經緯中國、鼎晖投資、臨港城投、BV 百度風投、藍馳創投、比亞迪、沃賦創投等等。
無獨有偶,上月來自張江機器人谷的醫療康復機器人企業傅利葉智能的通用機器人正式亮相。
創始人顧捷 2003 年畢業于上海交大機械專業,本科時就在全國機器人創新大賽中獲得最高獎項。2015 年,顧捷帶領團隊在浦東成立傅利葉智能,從事醫療康復機器人的研發應用。而人形機器人卻是顧捷未曾放下的夢想,他在等待時機成熟。
他曾公開表示:" 學生時候,就夢想着能開發一款适用于各個領網域的通用機器人,雖然失敗的概率很大,但總想着做出來還是挺有價值的。" 直至 2019 年,公司通用人形機器人項目正式啟動。
一路走來,公司背後集結一只龐大的隊伍:軟銀願景、沙特阿美旗下風險投資基金 Prosperity7 Ventures、元璟資本、臨港科創投、前海母基金、國中資本、火山石投資、IDG 資本 、張江科投等等。傅利葉智能曾上榜由清科創業、投資界發起的 2022Venture50 風雲榜、2022 投資界醫療健康 Venture50。
同在張江機器人谷的高仙機器人專注清潔領網域,包括室内清潔機器人、抛光結晶機器人、室外清掃機器人等,它們都可以在自主行走、避障、感知環境的前提下,自動完成地面清潔養護工作。
高仙機器人深受資本青睐,據不完全統計,公司已收獲 11 輪融資。背後資方包括軟銀願景二号基金、今日資本 、金镒資本、美團戰略投資部、藍馳創投、遠翼投資、騰訊投資 、KIP 資本等等。此外,高仙機器人還曾上榜 2021 投資界硬科技 Venture50。
機器人賽道掀起 " 攬金 " 狂潮。就在本月,自動駕駛無人運輸解決方案提供商木蟻機器人(Mooe Robots)宣布完成 B2 輪融資,本輪融資金額超億元。
7 月,雲端機器人開發商達闼機器人獲得超 10 億人民币 C 輪融資,這是達闼成立以來獲得的第六輪融資。
……
VC/PE 乃至互聯網巨頭們,紛紛殺入機器人賽道。
他們來自上海交大
提起機器人產業,上海交大名聲在外。
1985 年,上海交大成立了上海交大機器人研究所,這是我國最早從事機器人技術研發的專業機構之一。2017 年,上海交大又成立了醫療機器人研究院,進一步細化了對于醫療機器人的產業研究。可以說,上海交大為國產機器人培養了第一批人才。
明星機器人企業節卡機器人的創始人之一盛鑫軍是上海交大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副院長。節卡機器人與上海交大的互動十分密切——先是入駐了上海交通大學創業孵化器,而後節卡機器人還與上海交大共同建立了兩個研發中心:一個是與機械與動力學院成立了智能裝備聯合研發中心,着眼于機器人的硬體。另一個是與設計學院成立了創新應用中心,專注從人體工學的角度,研究人與機器人的互動。
成立至今,節卡機器人已完成六輪融資,累計融資額超 14 億。去年 7 月,節卡機器人 Pre-IPO 輪融資 10 億元,由淡馬錫、淡明(True Light)、軟銀願景基金二期以及沙特阿美旗下多元化風投基金 Prosperity7 Ventures 聯合領投。
家用機器人獨角獸雲鲸智能創始人張峻彬,碩士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密西根學院機械工程專業。" 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第一股 "潤邁德,聯合創始人霍雲龍是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力學生物學研究所長聘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此外,國内知名手術機器人企業微創機器人董事長孫洪斌也同樣畢業于上海交大,公司 2021 年登陸港交所,最新市值超 180 億港元……
此外,上海交大還有許多校友都參與了機器人賽道的創業,如範先群教授的眼眶手術機器人、顧力栩教授的精劢醫療、沈國芳教授的顱颌面截骨機器人、張陳平教授的下颌骨重建手術機器人等等。
機器人產業創業圈從來不缺上海交大師生學子的身影,理工生們埋頭雕刻着獨有的浪漫。
機器人產業加速聚集
產業聚集離不開政策助力。
今年 6 月,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上海市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 2023-2025 年 ) 》,旨在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發展。其中提到增加制造業中工業機器人的使用密度,以及前瞻性布局人形機器人、智能機器人等賽道。
今年 3 月,第一批《上海市智能機器人标杆企業與應用場景推薦目錄》正式發布。該目錄的發布将推動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終端產業發展,促進上海機器人產業成果賦能工業、醫療、商業等領網域的智能更新。《目錄》包括智能機器人标杆企業品牌名單與應用場景名單,主要展示了七大類典型場景,包括工業智能、醫療健康、建築服務、農業服務、公共服務、家用服務、特種應急。
而去年 6 月,上海市政府制定出台《上海市促進智能終端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根據該《行動方案》,預計到 2025 年,上海智能終端產業規模突破 7000 億元,并加快機器人全面融入城市數字化轉型之中。
上海機器人產業培育氛圍也非常火熱。其中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承擔上海市人工智能領網域功能型平台建設任務,遵循 " 高校創新策源、行業專家領軍、產業團隊落地 " 的發展範式,建立十餘個研發中心,組建了近 400 人的科研與產業化隊伍。
上海產業聚集效應明顯,已形成上海機器人產業園和張江機器人谷兩大產業聚集區。
其中,上海機器人產業園歷史可追溯至 1994 年,是上海首家以機器人命名的園區。園區產業定位為機器人(智能制造)創新與研發、集成與轉化、測試與标準制定等。目前已集聚了日本發那科、德國賽赫智能、奧地利伏能士等多家機器人領網域的龍頭企業,以及鑫燕隆、快倉全球智能機器人研發總部、視比特機器人等以智能裝備制造為主體的總部型企業都已落戶。
而張江機器人谷成立于 2020 年,目前已經匯集 ABB、直觀復星、傅利葉智能、微創醫療機器人、晶泰科技、昂華自動化、奧朋醫療、司羿智能、木蟻機器人、雲迹科技等一批行業标杆企業。
機器人定義着未來。這股兇猛力量,給未來魔都帶來無限想象。
本文來源投資界,作者:于麗麗,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308/520840.shtml
【本文為投資界原創,網頁轉載須在文首注明來源投資界(微信公眾号 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轉載,須在微信原文評論區聯系授權。違規轉載必究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