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龍湖已将17億元提前撥入兌付賬戶 年内還計劃償還一筆超150億港元債,歡迎閱讀。
财聯社 8 月 14 日訊(記者 李潔)在房地產行業持續低迷的背景下,仍有房企計劃提前償還債務。
财聯社記者獨家獲悉,8 月 14 日,龍湖企業拓展有限公司已将 17 億人民币撥入 "18 龍湖 04" 債券兌付專戶,至此,龍湖年内境内到期公司債僅餘 11 月到期的 1.19 億元。
受訪專家認為,龍湖在債務兌付方面主動性較強,說明了龍湖資金狀況較好,而提前償還債務對于投資者信心也能起到穩定作用。
據悉,7 月至今,龍湖共償還 83.7 億人民币公司債。
" 龍湖近期新獲得一筆 5 年期、31 億港币銀團貸款,同時按計劃有序提前歸還海外債務。" 知情人士向記者表示。
據上述人士透露,龍湖于 2024 年 1 月到期的 153 億港币銀團貸款,目前已提前償還 72 億港币,龍湖集團計劃在年内全部提前償還剩餘部分。
" 提前償還債務,可以帶來三方面積極效應,即證明企業資金狀況和現金狀況較好,同時減少存量債務規模,也為後續經營和其他融資工作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
有分析人士認為,龍湖此次提前撥付,也對外證明了龍湖的現金流穩定。
據悉,8 月 7 日碧桂園未按期支付兩筆境外債利息後,引發了市場擔憂。随後于 8 月 11 日碧桂園董事會主席楊惠妍和總裁莫斌聯合署名發布了公開信。
公開信表示,"2023 年上半年預計出現較大的虧損,當前也正承受階段性的流動壓力。雖然公司上下已全力以赴自救,但市場整體尚未回暖,行業絕對規模下降,資本市場信心修復尚需時間,公司整體經營壓力有增無減,面臨自創辦以來的最大困難。"
碧桂園于 8 月 10 日的公告中坦陳,公司管理層對當前市場下行的深度估計不足,未能及早做出更有力度的應對措施,同時對三四線及更低線城市投資比例過大、負債率壓降速度不夠等潛在風險的認識不夠深刻、化解行動不夠及時有力。
基于當前困難,碧桂園稱,将從保障公司現金流安全、最大限度削減支出、獲得大股東支持、全力做好保交付四方面展開自救。
嚴躍進認為,要真正化解碧桂園的問題,在于要全面提振銷售業績。目前潛在的購房需求其實還是比較強勁的,後續随着政策的持續寬松,預計購房信心會進一步增強。
事實上,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未出現明顯提振。克而瑞數據顯示,7 月百強房企銷售操盤金額 3504.3 億元,環比降低 33.5%,同比降低 33.1%,業績規模創近年新低。
一位房企人士告訴記者,由于銷售下滑,資金回流少、又無法通過相應渠道獲得再融資,其所在公司的現金流高度承壓。
而銷售業績下降,融資環境緊張,導致民營房企違約事件仍在繼續。據中指研究院統計,截至 6 月底,今年共新增 5 家違約企業。自 2020 年至今,債務違約房企共有 66 家,其中民營房企占大多數。
" 違約事件的發生,将對房企經營產生較大負面影響,預估今年退市房企将有 10 多家,上市房企退市潮不可避免。" 中指院分析師表示。
其進一步表示,雖然自去年四季度以來融資政策有所放松,但融資開閘仍僅限于優質房企及白名單房企,整體行業融資面仍然處于築底階段,多數民營房企融資難的問題依然突出。
業内人士認為,2023 年房企債務壓力依然較大,三季度為債務到期高峰,若銷售市場長期低迷,債務違約現象或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