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車機變“平板”,阿維塔終是向華為“妥協”,歡迎閱讀。
其實自品牌推出之日起,阿維塔就被外界認為是 " 含着金湯匙出生 " 的新勢力車企,其身後匯聚了國内汽車產業鏈中的三大巨頭——長安汽車、寧德時代和華為。
而在其中,搭載 HI 華為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一直是阿維塔對外傳播的 " 王牌 ",也是品牌以及產品營銷的着力點。此前,在華為開發者大會 2023(HDC.Together)鴻蒙生态夥伴發布會上,阿維塔科技首席產品官胡成太表示,阿維塔依托鴻蒙生态,與華為攜手打造了阿維塔 11 鴻蒙座艙,更是将阿維塔推向了公眾的聚光燈下。
要知道,此前阿維塔的車機系統一直是走自研 OS 路線的,這次為何又要引入鴻蒙座艙?顯而易見,阿維塔終究還是沒能抗住華為鴻蒙系統的 " 誘惑 "。
事實上,對于與華為合作的車企來說," 含華量 " 這個詞既是獲取流量的密碼,同時也是丢失品牌 " 個性 " 的誘因,該如何定義二者的關系本就十分微妙。而此番鴻蒙座艙成功上車,是否意味着阿維塔在車機系統上将全面向華為 " 低頭 ",徹底淪為 " 伸手黨 "?
對此,官方解釋稱,未來可能出現一個車機硬體支持自研 OS 和 HarmonyOS 兩套系統的情形,而車機的選用将取決于用戶的需求。那麼既然是用戶決定,歸根結底還要看兩款車機系統的實際表現如何?
" 華為平板 " 好用嗎?
随着國内車市智能化 " 下半場 " 的開啟,用戶對于車機系統的要求已經開始從 " 能用 " 向 " 好用 " 轉變,這也導致車機系統的應用邏輯越來越向平板或者電腦靠攏。
那麼,對于用戶來說,輕松上手、操作便捷逐漸成為了核心訴求。而這一點也是此次阿維塔 11 鴻蒙座艙最大的 " 特色 ",車機系統的操作邏輯基本就是一塊 " 華為平板 "。
具體來看,鴻蒙座艙主副屏采用零層級設計桌面,桌面上方是狀态欄,顯示用戶、信息、天氣、時間、連接等動态信息;從桌面頂部下拉可進入控制中心,快速進行功能控制、模式切換等操作;在螢幕左右邊緣滑動,就是按了返回鍵。
桌面下方是個性化快捷欄(Smart Dock),這是這款車機的獨到之處,它以常駐方式呈現,用戶可通過卡片的方式快速訪問各類服務。在桌面最底層還有一層常駐工具欄,除霧、座椅加熱、空調溫度調節等更常用的功能都安排在這裡。
有意思的是,通過工具欄最左側的 HOME 圖示可快速返回桌面,在視頻等場景下,為保證畫面效果,工具欄還會自動隐藏。另外,阿維塔 11 鴻蒙座艙還增加了後台應用清理,長按 HOME 圖示即可打開後台清理運行中的應用,這個操作邏輯也完全就是平板的既視感。
這次阿維塔 11 更新鴻蒙座艙,地圖也是一個重要的更新項目,主要體現在 3 個方面:多地圖覆蓋、回到首頁後的分屏顯示以及微信定位的分享功能。
其中,多地圖覆蓋就好比手機上會裝多款地圖軟體,而在這裡主要體驗在高德與華為地圖。此外,阿維塔 11 在導航路徑的選擇上提供 " 人駕路線 " 和 " 智駕路線 ",在車輛開啟智駕領航時,導航地圖可自行切換為 " 智駕地圖 "。
分屏功能則是阿維塔根據用戶意見更新的功能,有了分屏功能後,回到首頁時也會在左側保留導航信息。其實在上次的 OTA 中,阿維塔就已經在車機端推送了此功能。這次是進一步的提升和打磨,防止地圖在分屏時出現比例和尺寸異常的情況。
一鍵分享則是一個新增功能,Petal Maps 支持手機微信位置信息分享至車機。通過手機微信聯系人發送的位置地點,可一鍵分享至 Petal Maps 車機地圖,實現 " 手機位置 " 無縫銜接車機導航。下車後,車機導航路線可自動流轉至手機或手表中繼續導航。
再加上,車機系統也幾乎接入了華為的整個應用市場,App 的豐富程度也得到了保障。不得不說,華為在生态這塊玩的還是非常 " 明白 " 的。
最後,此次副駕屏也是阿維塔 11 更新鴻蒙座艙的一大看點,主要增加了兩項功能:其一是 " 小塔随屏走 " 功能,副駕進行語音搜索時,會有限在副駕屏顯示;其二則是中控屏的三指滑屏功能,可以把前台應用從主屏 " 拖拽 " 到副屏。
但整體體驗下來,這部分的相關功能尚有優化空間。首先是 " 小塔随屏走 " 的功能,方位識别不夠精準,有時候無法實現随屏功能,需在語音輸入時加入副駕屏等關鍵詞,穩定性需要進一步提升。
而三指滑屏功能,整體邏輯就像電腦的雙屏一樣,但體驗感上沒有電腦端的那麼流暢,流轉過程能夠捕捉到明顯的延遲。而且還有個問題就是,阿維塔 11 的副屏設計較為深入,主副屏大小差異較大,距離也較遠,很難形成有效的聯動體驗。
同時,也有體驗者反饋導航時前儀表盤容易出現亂碼。對此,阿維塔工程師也表示,這種情況在正式推送時進行調整。除此之外,平板的螢幕非常容易沾油和沾指紋的問題,阿維塔 11 的中控屏也是 " 完美繼承 ",這一點對于一些 " 強迫症 " 用戶來說,可能貼個磨砂膜也是在所難免。
總的來說,此次鴻蒙座艙的基礎功能已經較為完善,流暢度、投屏、桌面等也達到了一個較高水平。但作為 Bate 版,确實還有一些體驗欠缺和穩定性差的問題存在。
HI 模式:銷量是 " 硬傷 "
從體驗感來講,此次鴻蒙座艙的加入,且不論各項功能的成熟度如何,至少從車機生态與場景化的角度來看,鴻蒙座艙 " 平板 " 式的產品邏輯,的确更符合當下年輕消費群體的使用習慣。
但不容忽視的是,與阿維塔進一步 " 綁定 " 華為不同,華為在造車領網域的 " 朋友圈 " 卻在急速膨脹。
結合餘承東此前的說法,華為智選車模式合作車企共有四家,分别為賽力斯、奇瑞、北汽藍谷和江淮。到目前為止,華為智選與四家車企的首款代表作都已有相關信息曝光。毫不誇張的說,華為在造車領網域的 " 觸角 " 甚至比大部分造車新勢力還要多。
8 月 7 日,華為終端 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CEO 餘承東更是在社交媒體上透露,華為智選車業務首款純電轎跑将會第一個搭載 HarmonyOS 4。同時,餘承東配圖也首次透露了華為首款智能轎跑的外觀。
圖片來源:餘承東微博截圖
事實上,透過餘承東透露的信息不難看出,這款智能轎跑指向的是 " 華為與奇瑞智選車業務合作的首款車型 "。從發布的圖片來看,該車車标采用奇瑞高性能品牌 Luxeed(即 Luxury Exeed),為奇瑞高性能品牌星途(EXEED)奢華版。
而這顯然與外界猜想的該車将采用 AITO 品牌不符。另外,餘承東透露新車将于第三季度推出,與原本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透露的時間提前了一個季度。
" 我們想讓華為問界成為一個生态品牌,現在是賽力斯生產的,馬上還有奇瑞、北汽、江淮也會生產搭載華為整套解決方案的車出來。" 此前,餘承東曾在多個公開的場合表示," 未來華為與奇瑞汽車、江淮汽車、北汽藍谷等車廠進行智選車模式的合作,幾家合作夥伴推出的車型并不會有衝突,車型不會重疊,仍然會合力建設生态聯盟。"
不同于智選車隊伍的不斷壯大,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華為深入汽車產業的另一個合作模式—— HI 模式。該模式從極狐開始,銷量端頻頻受挫,導致業務進展并不順暢,目前也僅剩阿維塔一家。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阿維塔共交付新車 1.1 萬輛,距離其 2023 年 10 萬輛的銷量目标,完成度僅為 10.76%。今年 7 月,阿維塔交付量僅為 1786 輛,與上個月基本持平。現階段來看,成立兩年、產品開啟交付已超過半年的阿維塔,即便背靠長安、寧德時代、華為三大巨頭,目前在市場上的絕對數據只能說差強人意。
對此,易車研究院也曾在其《中國高端新能源品牌洞察報告 ( 2023 版 ) 》中指出,長安、上汽、北汽、東風等舉集團之力發展阿維塔、智己、極狐、岚圖等高端新能源品牌,如果未來兩三年依舊萎靡不振,極有可能拖垮整個集團。
中銀證券相關人士也表示,長安汽車2022 年合聯營板塊盈利能力總體下降,其中之一是阿維塔品牌處于戰略投入期,在產品研發、品牌推廣、渠道打造、技術人才引進等多個方面資源投入較大所致。
其實從今年開始,國内車市 " 價格戰 " 逐步更新,伴随着行業壓力與技術危機的到來,造車新勢力本就 " 捉襟見肘 " 的毛利率恐将繼續承壓,那些沒有 " 造血能力 " 的新勢力品牌現在連生存本身都成了問題。
盈利困境這個難題也就再次被置于公眾的聚光燈之下。而這點對于背靠 " 三巨頭 " 的阿維塔來說,同樣概莫能外。
月均不到 2000 輛銷量,對于整個品牌而言尚未形成規模化能力,同時豪華車型的塑造,需要耗費更高的研發成本及生產材料。對于阿維塔而言,提升銷量穩定營收,将成為下一階段的核心課題。
智能化暫置,以增程穩銷量
其實,阿維塔如果以其自身的豪華轎跑純電 SUV 的市場定位來看,整體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但如果按照整體的銷量來看,比如對比理想、蔚來、騰勢等,雖說各自價位不同,但銷量份額的差距顯而易見。
對于阿維塔的交付表現,阿維塔科技高級執行副總裁陳卓就曾表示," 作為一個新品牌,在渠道建設開發、銷售能力養成等一系列的事情上還需要一個過程。随着網點的開發、品牌認知度的提高,還會有一個爬坡的過程。"
而在 " 爬坡 " 的過程中,我們看到阿維塔 11 雖然後期上線了單電機版本,将售價門檻進一步下調。但單憑此舉顯然無法應對日漸激烈的市場競争,于是在阿維塔 12 上選擇 " 加碼 " 了增程路線。
近日,據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阿維塔科技(重慶)有限公司工廠改擴建招标文書顯示,長安汽車将對兩江工廠一廠區的 E16 系列和 E12 REEV(增程)電動車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這意味着,阿維塔 12 或将推出純電和增程兩種動力版本。
近幾年,包括增程式混動在内的混動產品,逐漸成為國内汽車市場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理想、賽力斯問界、岚圖、零跑、哪吒,也都是增程式混動的玩家。
且不論技術路線的 " 先進性 ",單就在成本方面而言,增程式混動有着明顯的優勢。從長安汽車集團内部看,阿維塔布局增程式混動也有直接可用的技術。
當前,長安旗下的深藍汽車,已經推出了增程式混動車型,同屬長安集團的阿維塔可以直接使用,節約更多的研發成本和時間。根據此次曝光的招标檔案,阿維塔 12 增程版将與 C358(深藍 SL03)系列以及 E16 系列車型共線生產。
整體而言,鴻蒙座艙加持,再加上未來或将實行的增程路線的确有助于銷量提升,但連番 " 操作 " 之下也面臨着一定的風險。
在品牌個性或标籤還沒有樹立起來的時候,就急于開辟多個技術路線以增加銷量,難免會幹擾市場對于新興品牌的認知。由此可見,阿維塔的 " 爬坡 " 之路看來并不好走。
8 月 20 日,阿維塔科技董事長兼 CEO 譚本宏在微博公開喊話餘承東,表示阿維塔鴻蒙座艙馬上就要來了,并預告其将于 8 月 24 日 19:00 正式上市。
今年也是阿維塔放量的關鍵之年,不管是 11 還是 12,不管是鴻蒙座艙還是增程路線,能否幫助阿維塔站穩腳跟,結果相信很快就能見分曉。
(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作者|常笑,編輯|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