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東鵬特飲造富,林木勤家族先下筷?,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向善财經,作者|劉能
相信不少投資者都曾聽說過這麼一句話:A 股是個神奇的地方,有的公司就像 " 鐵公雞 ",常年一毛不拔舍不得分紅,但是有的公司卻像個 " 敗家子 ",敢于一擲千金,頻頻主動地給股東派發現金股利。
然而就是這樣一家慷慨大方的公司——東鵬特飲,在近日剛剛完成上市兩周年以來的首發限售股解禁之後,便迎來了包括 13 名股東及董監高管們的集體減持,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 8.9352%。如果按東鵬飲料當天的收盤價 167.3 元 / 股計算,本次減持總金額約為 60 億元。
此消息一出,第二天東鵬飲料的股價在盤中一度觸及跌停,截至到 5 月 30 日收盤,其股價跌幅達 4.26%,收報價 160.17 元 / 股,總市值為 640.70 億元,較巅峰時的 1130 億元,縮水近五百億元。
不過從客觀來說,雖然股東減持乍一看有些 " 跑路 " 的意味,但是回看過去的 A 股市場,股東高管減持甚至是高位清倉式減持套現也并不罕見,那麼為何東鵬特飲的減持會引起如此強烈的資本反映,甚至還引發了諸多投資者的不滿與猜疑?
這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東鵬特飲未來的投資邏輯又在哪裡?值得思考。
創始人家族帶頭減持,東鵬特飲喂出個 " 首富 "?
為什麼東鵬特飲的股東高管減持會引起軒然大波?向善财經認為,答案不在于減持套現的規模,而在于帶頭減持套現的對象,即東鵬特飲的創始人林木勤家族成員股東。
從東鵬特飲的公告來看,在 13 名減持股東中,減持規模最大的是鲲鵬投資,減持規模占總股本不超過 5.8595%,排在第二位的是東鵬遠道,減持規模不超過 0.7825%。
有意思的來了,據東鵬飲料 2022 年财報顯示,前十名股東中,林木勤、林木港、林戴欽為公司董事;林木勤與林木港系兄弟關系,林木勤、林木港與林戴欽系叔侄關系;第三大股東鲲鵬投資的有限合夥人林煜鵬系控股股東林木勤之子,股東陳海明、鲲鵬投資的有限合夥人陳煥明、東鵬遠道的合夥人陳韋鳴系兄弟關系,而陳海明、陳煥明、陳韋鳴系股東林木勤之配偶陳惠玲之兄弟。
很明顯,從股東關系來看,此次減持最多的鲲鵬投資的背後主要是林家,減持第二多的東鵬遠道的背後是陳家,基本也可以看作是東鵬特飲創始人林木勤家族,陳林兩家此次合計拟減持 6.642%,按當天收盤價算,創始人林木勤家族套現金額約為 44.45 億,為此次減持的主要對象。
此前向善财經曾分析過,對于基本面、情緒面和資金面相互交織的資本市場來說,減持往往會被投資者們視為一種潛在的态度、一種可能看好或不看好的市場觀點,其對股價的影響是迅速且直接的。
更不用提此次東鵬飲料高管們的組團減持,還是在去年東鵬飲料股票解禁,第二大股東君正投資就已經連續三次大幅減持套現的市場背景下,所以即便現在東鵬飲料創始人家族帶頭減持,可能只是單純地想要提前變現落袋為安,但這也很難不給無數投資者一種創始人不看好公司未來發展,甚至是想要收割資本市場的既視感。
這對于半路高價上車或者剛剛上車的東鵬飲料股民們,當然是一萬個不樂意了。
其實回頭來看,東鵬特飲的分紅闊綽,雖然看似是對股東大方,但實際上獲利最多的可能還是林木勤家族。
比如據天眼查 APP 數據顯示,在東鵬飲料上市前夕,其曾在 2019 年 4 月、2020 年 4 月、2020 年 10 月三次分紅分掉公司 6.8 億利潤,而當時的實控人林木勤家族持股接近 70%,也就是可以獲得近 5 億的紅利。對此,《長江商報》曾發文表示,東鵬飲料突擊分紅完畢後,公司再進行 IPO 募資,似乎存在圈錢的嫌疑,實控人林木勤也因此被指急于套利,涉嫌掏空公司。
但是誰也沒想到,在上市後,東鵬飲料依然保持大手筆分紅姿态,分别在 2021 年年中分紅 6 億、2021 年年末分紅 6 億、2022 年分紅 8 億,按持股比例實控人林木勤家族又獲得了超 10 億元的分紅。
或許正因如此,2021 年,林木勤家族以 454 億财富位列《2021 福布斯中國内地富豪榜單》第 84 位,成為廣州市第六大富豪,汕尾第一大富豪。
事實上,當我們抛開東鵬飲料明知實控人家族大舉減持,可能會引發資本市場和股價震動的後果不談,把認知底線拉低來看,如果東鵬飲料的市場經營表現良好,如此帶頭減持似乎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問題是,東鵬飲料真的就很好嗎?
底氣與隐憂并存,東鵬特飲未到 " 分蛋糕 " 時刻
僅從财報數據來看,東鵬飲料還真有這個 " 一擲千金 " 的分紅底氣。
數據顯示,2022 年東鵬飲料實現營業收入 85.05 億元,同比增長 21.89%;歸屬淨利潤為 14.41 億元,同比增長 20.75%,這在去年整體承壓的市場消費環境下,的确頗為亮眼。
但如果把時間線拉長來看,2022 年,東鵬飲料的營收和歸屬淨利潤同比增速相較于 2021 年,實際上已經出現了腰斬态勢。2020 年— 2022 年東鵬飲料歸屬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别為 42.32%、46.9%、20.75%,下滑幅度明顯。
除此之外,2022 年東鵬飲料的毛利率為 42.33%,同比減少了 2.04%,相應的營業成本比上年增加了 30.65%,主要原因系大宗原材料采購價格上漲。同時,其淨利率也出現了極小幅度下滑,主要源于費用支出的增加,特别是規模基數最大的銷售費用同比增長了 5.91%。
對此,向善财經注意到,不少人會吐槽東鵬飲料費用結構的重營銷輕研發,但是作為一家快消品飲料公司,研發新品的确很重要,可銷售費用投入才是支撐起營收規模的根本,投資者們真正應該看得是銷售費用的增加有沒有帶來足夠的營收規模增長,這才是關鍵。
從 2022 年來看,東鵬飲料的收入增長明顯大于銷售費用的增速。而且到了 2023 年一季度,東鵬飲料的營收增速和毛利率、淨利率環比都實現了不小幅度的恢復與增長。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财務費用的變化,2022 年同比上漲 460.19%,其中利息費用翻數倍增長至 5268 萬元,利息支出為 1982 萬元。雖然整體規模不大,但是與資產負債表透露的部分數據結合起來看,卻似乎有些異常。
截至 2022 年年末,東鵬飲料的貨币資金為 21.58 億、較 2021 年增加 11.39 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 20.37 億、較 2021 年增加 17.36 億元。與此同時,東鵬飲料的短期借款為 31.82 億、較 2021 年增加了 25.585 億元。
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 2022 年,東鵬飲料在有錢的情況下,還選擇去短期借貸或者也可能是借錢補充現金持有量。一邊是大筆分紅,一邊是大筆借錢補充現金或搞金融投資,然後再去支付高昂的利息費用,頗有一種 " 有錢不花,就是玩,白給銀行送利息 " 的感覺?
那麼這其中是否存在着隐情,我們暫時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這波操作直接拉高了東鵬飲料的資產負債率,從 2021 年的 45.6% 攀升至 2022 年 57.33%,增長了近 12 個百分點。
不過除了這點,在現金流量方面,2022 年東鵬飲料的表現依舊突出。無論是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還是籌資活動現金流量淨額方面都無可挑剔,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投資活動現金流量淨額,長年處于淨流出狀态。
從财務數據整體來看,現在的東鵬飲料似乎的确有無視資本市場情緒的經營底氣,但是如果把眼光放長遠,深入到業務層面來看,東鵬飲料和林木勤家族恐怕還遠未到 " 分蛋糕 " 的時刻。
最明顯的問題就是,東鵬飲料的營收結構過于單一,嚴重依賴大單品東鵬特飲。财報數據顯示,2018 年—— 2022 年,東鵬特飲系列產品收入在公司營收中所占比重持續保持在九成以上,分别為 94.99%、95.11%、93.40%、94.47%、96.24%。
雖然在某種程度上,這也算是東鵬特飲市場競争力的另類體現,但在市場準入門檻低,競争激烈的功能飲料領網域,一條腿走路終究不安全,東鵬飲料需要培育第二增長曲線。
在這方面,近年來東鵬飲料也相繼在咖啡、電解質飲料、氣泡水等飲料賽道,嘗試推出了東鵬大咖、東鵬補水啦和東鵬氣泡特飲等諸多新產品,想要通過孵化新品,培育出新的市場增長點。可遺憾的是,2022 年東鵬飲料的主營產品東鵬特飲實現營收 81.72 億元,同比增長 23.98%;其他飲料實現營收 3.19 億元,同比減少 14.23%,收入占比僅為 3.76%。
很明顯,東鵬飲料的產品多元化戰略并不算很成功。
當然,上述對東鵬飲料第二增長曲線的分析,更多是側重于戰略穩定性方面,但事實上,培育新的大單品可能也承載着東鵬飲料進軍高端飲料的野心。
向善财經此前曾分析過,量大實惠、價格親民是東鵬特飲們的最大市場優勢,但這也導致其在面對着中國紅牛因商标訴訟糾紛而空出來的市場份額時,似乎最多只能從中漁翁得利一半,甚至可能還尚未觸碰到紅牛的核心消費人群。
原因是紅牛產品主陣地為一二線城市白領人群,但靠着低價标籤脫穎而出東鵬特飲們的主戰場是三四線及其它低線城市,瞄準的大多是貨車司機、車間藍領等消費群體,無論是品牌定位還是消費人群幾乎都不在一個價格維度。
雖然東鵬特飲也不是沒有嘗試過去攻略紅牛的這部分核心用戶,比如在 2017 年,東鵬特飲對标紅牛一二線市場人群而推出了定價為 6 元的金罐東鵬。但由于長期的低價策略,導致其缺乏高端品牌力的支撐,金罐東鵬的市場銷量頗為慘淡,經銷商庫存積壓嚴重,最後不得不降價來維持市場銷量。
然而我們注意到,在東鵬飲料的新品定價方面,2021 年 9 月,東鵬飲料推出了 330ml 及 500ml 的東鵬大咖,市場零售價分别為 5 元和 7 元每瓶。後來,東鵬飲料又推出了每瓶 300ml 的常溫由柑汁,定價為 7 元;350ml 和 1L 兩種規格、需全程冷鏈的生榨油柑汁,零售價分别為 14.8 元和 29.9 元每瓶。
很明顯,這與此前東鵬特飲靠低價策略殺入能量飲料市場的打法完全不同。而且抛開需要冷運輸的生榨油柑汁不談,東鵬大咖和常溫由柑汁所處的價位區間,幾乎正好是紅牛們所處的價格帶,同時也是此前東鵬特飲所難以觸及的品牌價格區間。
不過,理想總是豐滿,而現實卻很骨感,特别是對現在的東鵬飲料來說,市場江山尚未穩固,但實控人林木勤家族卻似乎已經開始急于分蛋糕了。
對于資本市場而言,這的确很難不令投資者們感到失望和不滿。
畢竟說到底,東鵬飲料還未超脫出能量飲料的成就與禁锢,但要知道,無論是能量飲料本身還是東鵬特飲的市場份額,或許都要接近增長天花板了 ……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