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我在雷軍演講中學到的15點,歡迎閱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王智遠(ID:Z201440),作者:王智遠同學,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真的,很少有事能讓我堅守 3 個半小時在螢幕前,但互聯網圈有兩個例外:蘋果和小米的發布會。稱其為" 科技與狠活 " 的結合,絕非誇張。
為何如此?
蘋果所代表 " 科技 ",不僅僅局限于硬體和軟體創新,更是關于如何将這些技術與日常生活相融合,進而為用戶創造出更佳的體驗。
這也解釋了,為何蘋果的發布會總是如此吸引人,因為它總是滿載期待。
而談及雷軍的 " 狠 ",不止體現在對產品不懈追求,更反映在對企業文化、團隊培養以及市場策略的堅決決策中。
他的名言 " 我們相信,好的產品一定是口碑出來的 ",充分展現他對產品品質的堅定執着,以及對用戶需求的敏銳洞察。
這種對卓越的執着追求,以及不斷挑戰自我和市場的決心,都深深地印證了 " 狠活 " 精神。
因此,即便是在線上,我從 7 點聽到了 10 點半,從未離開過。成長、創業兩大方面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我将其提煉成了一些知識點。
一
先說成長,什麼是成長?
不就是學習嗎?都被人講爛大街了,是的。但雷軍的學習方法和别人不一樣。
雷軍說剛上大學那會,對讀什麼完全不懂,自己琢磨很久,一頭霧水,于是就去大三、大四宿舍,挨個敲門找老鄉問哪個課程容易,哪個難?哪個課要先上?哪個課後上?
仿佛開了天眼,明白大學怎麼讀,于是得出結論,遇到問題,不要一個人琢磨,實際上你絕大部分的問題,别人都遇到過,都解決了,甚至有标準答案。你只需要去問一下就可以了。
看似簡單一段話,我認為,從另一面反射出四種現象:
1. 個人中心主義
現實中我們很容易過度關注自我想法、感受和需求,從而忽略了外部視角,這樣很容易陷入思維僵局,不斷在問題中打轉,找不到答案。
我自己有過這種經驗。作為 INTJ 型的個性,總得先自己幹,回望曾經負責的項目,開始總是充滿自信,後來會發現,許多問題都在預想之外。不知道你有沒有過。
2. 重新發明輪子
雷軍首次踏入大學,他本可以遵循眾多學生傳統學習路徑,但《矽谷之火》為他點燃了追夢之火,使他定下了具體目标。
為實現這一目标,他選擇與眾不同的方法,汲取學長寶貴經驗。這種 " 從零開始 " 的态度,某些情況下可能會消耗更多的時間和資源,但在另外的情況下,它卻能催生出更具創新性、或個性化的方法。
我在前幾年的 To B 業務中有過類似的經歷。
當市場部接到某個需求時,常常直接将其傳遞給產品經理進行研發,但後來發現,這樣的需求,有時僅僅是市場短暫反應,并不具備真正的價值。
3. 社會比較理論
雷軍選擇詢問學長關于課程的建議,部分是他想通過比較來确定自己的位置和方向,他公開表示:" 我不知道怎麼讀,不知道難點在哪裡 ",這很可能是他尋找其他人經驗的一個重要原因。
确實,社會比較理論認為,我們通過與他人的比較來獲取關于自己的有價值的反饋,某些情況下,這種反饋可能是正面的。
但是,現實生活中,社會比較并不總帶來積極的效果。尤其在高度競争環境下,我看到很多人和比自己更成功的人比,最終產生羨慕和嫉妒的情緒。
此類情況在社交媒體上更為明顯,因為人們往往只展示自己生活中最好的一面,這使得其他人容易產生扭曲的認知。
4. 不求助的心态
現實生活中,面對問題或挑戰,有些人寧願選擇獨自承擔,不向他人求助。這種選擇,或許是基于過度的自信或出于對暴露自身缺陷的擔憂。
雷軍在大學時期所作的選擇打破了這一常規。他主動去尋求幫助和建議,這不僅展示他在遇到問題時的開放思維,還突顯他對自己能力的實際評估。
我過去也曾有這樣的想法,至今,身邊許多朋友依然保持這種心态。工作中,他們受到 " 職位、年齡 " 影響,不敢求别人,甚至覺得請求他人幫助似乎有些失禮。
随着時間的推移,這幾年我變了。我深知世上總有人比自己更擅長某些事,勇于求助,不僅意味着要放下所謂的 " 面子 ",更意味着當我們真誠地尋求幫助,常常能獲得出乎意料的答案或建議。
我認為,雷軍以正向故事,告訴我們他大學如何實現第一個小目标,這不重要。重要的是,背面的四種狀态是普通人應該關注的,它們恰巧構成實現目标的底層邏輯和關鍵要素。
二
大學經驗中,他對學習方法的探索,也令我印象深刻。
不就是自學嗎?跳讀、逆向學習,還有什麼?從這裡,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表面學習技巧,背後有一套深層次理論哲學,大概有兩點:
1. 非線性學習
線性學習中,知識是按照一個明确定義的順序或路徑逐步建立的。然而,非線性學習的跳躍式、迂回式路徑可能更為高效。
我愛看心理學内容。記得當年,拿起一本《心理學與生活》直接把我勸退了,太專業、太幹貨、簡直讀不下去。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一部關于心理學的紀錄片,主題是 " 人的行為與決策 ",印象深刻的是,采用引人入勝的案例,并講解人們在特定情境下的決策過程,和背後的心理原理,這大大減輕了學習壓力。
深入了解後,我并沒有選擇回到那本 " 勸退 " 的教材,而是從最感興趣的決策心理學開始。閱讀許多關于行為經濟學的文章和書籍,如《思考,快與慢》。
通過這些讀物,我接觸到許多心理學核心概念和理論,如啟發式、認知偏差等。
随後,我開始逐漸向其他領網域拓展,比如人際關系、情感理論、學習和記憶等。每次深入一個新領網域,我都會在之前的知識基礎上進行銜接,形成一個更加完整的知識網絡。
有趣的是,當我積累一定知識後,再拿起那本《心理學與生活》,發現自己可以輕松地理解和消化書中的内容,因為那些之前覺得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和理論,現在在我的腦海中都有了清晰的概念和聯系。
這一切背後,是 " 結構化學習與整體學習 " 的不同之處。
具體什麼意思?
結構化(Structured Learning)通常遵循一定順序和框架,從基礎知識開始,逐步構建復雜的概念。
這種方法特點也比較明确,如線性進展、明确的學習目标、系統性、适用性。
但缺點是,一方面,當你不熟悉時會顯得學習過于刻板、繁瑣,特别在對于快速變化的領網域,如技術、數字領網域、計算機,它可能無法适應新的發展變化。
另一方面,遵循固定結構、路徑可能會限制思考和批判性,導致只能接受和重復現有的知識,而不是探索新的觀點和方法。
整體學習(Holistic Learning)更加靈活,重點是理解和連接知識點,而不僅僅是記憶。
這種方法的優點,一方面關聯性強。不孤立地看待知識,而是嘗試找出不同知識之間的聯系和相互作用,學習過程更像是一次探索之旅,從不同角度來接觸和理解知識。
另一方面強調深度理解,而不僅僅是表面的信息記憶,适用性也比較強,需要綜合思考的學科。它到底什麼原理呢?
2. 先驗知識激活
雷軍說,武漢大學的計算機系是從數學系裡分出來的,學的全是數學系的專業。要自學很麻煩,多半看不懂。
當時我咬着牙往下走,讀着讀着突然開竅了。反正看不懂,跳過去直接看下一章。放一兩周,拿出來再看第二遍,反復多讀幾遍,讀着讀着就懂了。
簡單點,學習新知識或技能時,大腦經常會試圖與已有的知識或經驗進行連接。
如果某個知識點與先前知識不匹配或缺乏聯系,我們可能會覺得難以理解,但是,随着後續學習的深入,新的連接可能會形成,使之前的知識點變得更加明白,
" 跳讀 " 本意就在這裡。
它并不是鼓勵我們放棄難以理解的内容,而是鼓勵不受拘束地探索和繼續前進,讓自己先對整體内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在這個過程中,當遇到某個具體的難點或知識斷層,我們可以選擇暫時放下,先去理解其他部分,再返回來重新審視。
這種方法,對于大腦來說,是一種自然的學習模式。
雷軍意識到,一開始追求完美的理解并不實際,反而可能會阻礙學習的進程。相反,通過跳讀和重復閱讀,他能夠更加高效地吸收和掌握知識。
所以我覺得,當面對一個新的學習挑戰時,不妨嘗試雷軍的方法:不畏難,大膽跳讀,再細致回味,這樣可能會帶來更為深刻的學習體驗。
這是一個完整的學習理論,我覺得,具體有四步,了解框架、學能懂的、構成鏈接、回來點亮難點。
除此之外,雷軍處理點名問題的策略給我不小啟示。
他分享作為大學生,如何在上雙倍課程、與高年級同學的情況下,解決點名缺席的難題。
他選擇一個簡單但非常有效的方法:在課堂上與老師建立良好的關系和留下深刻的印象,以此抵消偶爾的缺課記錄。
具體來說,他始終坐在第一排的中央位置,這樣老師可以輕易地注意到他。每當有問題提出,無論難度如何,他總是第一個響應。并且每當課間休息,他都會找機會和老師進行深入的交流,解決自己的疑慮。
為何這一做法在工作中也極為适用?
背後正是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與社會交換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的支持。
組織心理學領網域,一個良好的形象,往往能帶來更多的認可和機會。
雷軍的做法突顯他的學習熱誠、主動參與以及對學業的負責态度。因此,盡管他偶爾缺課,但他并沒有因此被貼上 " 不良 " 學生的标籤。
至于社會交換理論,通過主動與老師的互動和課堂活躍參與,雷軍與老師建立積極的聯系。
我覺得,借鑑這種方法,你同樣可以為自己在職場上打造一個陽光、正面的形象,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發展機會。
三
擁有這些還不夠。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程式員?令我感觸的有兩點:
1. 學習策略和技能遷移
雷軍說,當年計算機資源十分稀缺,整個年級學生只能共用一台性能較差的小型機,且每位同學每周只有兩個小時的使用時間。
他采用了一些策略,例如:
利用其他同學沒來或遲到的時間,在機房門口等待機會 " 撿漏 ";提前在紙上寫好代碼,上機時僅需錄入,提高效率。
為了練習鍵盤錄入,在課桌上貼上鍵盤拓印,并在上課時模拟敲擊;沒有電腦使用的時候,他會在紙上練習編程,以及幫助其他同學解決問題。
結合工作思考,我認為,很多人在技能遷移方面并沒有完全打通,很多時候,會受到已有技能的局限,不敢跳出自己的舒适區。
比如:
我身邊一些做市場的朋友,因為以往知識經驗足夠豐富,當公司有新業務需要被調離到其他崗位時,他們多半是拒絕的,要麼是 " 覺得公司在邊緣化自己 "。
換個角度,如果把市場營銷經驗作為寶貴資源之一,然後利用已有經驗,指導後面新業務,反而帶來新的視野。
2. 自我效能的管理
雷軍大學第三個目标是在一流學報上發表論文,他面對困難,主動請教張德向教授,獲得關于研究計算機病毒的建議。
盡管有些擔憂,他最終還是整理了研究并寫成了論文。在朋友的幫助下,勇敢地提交了這篇論文到權威的學術期刊,并成功地被錄用。
中間提到,大概折騰半年時間,才收到回復,這讓我感到,雷軍的 " 自我效能管理 "(Self-efficacy)非常強大。
什麼是自我效能?
簡單來說,一個人對自己能夠完成某個任務的信念、信心;高效能的人認為有能力挑戰各種問題,低效能的人則很容易放棄。
我以前效能就比較低,做事很容易動搖,覺得不夠聰明;老板讓搞定一個客戶,如果需要向上社交,我就會不自信;後來經過不斷調整,才逐漸建立起自己的信心。
回顧雷軍的經歷,我看到許多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影子。
對于那些經常懷疑自己和害怕挑戰的人,我建議像雷軍一樣,勇敢地邁出第一步,不要因為害怕失敗而放棄,因為失敗只是通往做成的一部分。
四
武大畢業後,雷軍踏上創業的征程。
他首先與武大學長王全國合作,僅用 15 天便成功研發了第一款商業軟體—— BITLOK 加密軟體,依靠王全國的經驗和資源,他們賺到了初創的資金。
接着,另一位富有創業激情的學長邀請他共同創建了 " 三色 " 公司,業務涉及銷售電腦、軟體開發以及打字復印服務。
剛開始大家都想幹一番大事業,面臨誰說了算的問題;這段經歷給我的啟發是," 群體決策和行為設計 "(Group Decision & Design by Committee)。
如果一件事,需要多個人決定,決策過程可能變得低效,容易導致方向不明确,甚至出現内部矛盾和衝突。
這種 " 群體決策 " 模式下,各方的意見和利益很難完全統一,每個人都可能基于自己的經驗、認知和立場來提供意見,而這些意見不一定是最佳的或者與部門長遠利益相符。
工作中也遇到過此類情況:
原來只要涉及跨部門的協助(產品、UI、技術、市場)一起開會,如果沒有一個領導牽頭,那最後基本就沒有結果。
即便是產品部、或者技術部等某個部分發起,也會面臨權力和領導動态(Power and Leadership Dynamics)以及年齡和權威感知(Age and Perceived Authority)的問題。
什麼意思呢?
首先,在一個平行團隊裡,誰是老大,誰有話語權,以及大家怎麼看這種 " 聽誰的 ",關系到其他人是否開心;其次,有時人們覺得年齡大更有經驗,更值得聽。
實際上,年輕人擁有眾多獨特的想法和創新方法,但常常因年紀輕而受到忽視。
我後來認識到,為項目或任務指定一個明确的人是至關重要的,即便不是領導職位,也是可以的。此外,必須确保每個人的觀點都得到尊重和考慮。
不論年齡大小,每個人都應該有權提供反饋和建議。特别是在新媒體部門,我看到很多 95 後、00 後的創意十分新穎和突破性,而某些更年長的領導的觀點,卻并不總是适用。
雷軍分享說,過去三年裡,小米在高端市場的探索是近十年中最為曲折的經歷,但也是最有收獲的時期。
從小米 10 的順利推出,到小米 11 的種種挑戰,再到投入巨大精力研發的小米 12 仍未如期表現出色,其中經歷三重波折:
失望與逆境成長;
團隊分歧認知差異;
緊急開高管會。
我最大的收獲在那段高管開會的錄像上,當中看到雷軍經歷過此前多個決策人創業導致的殘局後,自己果斷決定投入高端的勇氣。
這給我的最大啟發,一個是團隊動力與共識達成(Team Dynamics & Consensus Building)必須要設計暢所欲言、坦誠的溝通的環境,這樣才能構建信任。
另一個是使命驅動 (Mission-driven)。在雷軍看來,可能是價值觀、願景;放到個人層面,我認為,是把夢想拆解成目标,堅定我能做成的信心。
成長方面,個人中心主義、重新發明輪子、社會比較理論、不求助的心态、非線性學習、先驗知識激活、印象管理、社會交換理論、學習策略和技能遷移、自我效能的管理是我看到的。
工作層面,群體決策、行為設計的能力、責權感知、團隊動力共識達成,使命驅動決定走多遠。這 15 點是我熬三個小時,學到的。
總結
夢想還是要有的,但記得拆分。
是啊,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我堅信咬咬牙堅持到最後一刻的人,終将收獲最甜美的果實。祝福小米越來越好。也希望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發生。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王智遠(ID:Z201440),作者:王智遠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