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人類追求的終極能源,就藏在這種恐怖的武器裡,歡迎閱讀。
最近,随着我國新一代人造太陽 " 中國環流三号 " 取得重大科研進展,以及一些與核技術相關的事件發生,又有不少人關注起了人類的 " 終極能源 " 技術——可控核聚變。
許多人好奇,為什麼說核聚變是人類的 " 終極能源 " 技術?核聚變的發展歷史是什麼樣的?可控核聚變到底為什麼 " 難控 "?核聚變要實現到什麼程度,才能真正解決能源問題?下面就讓我們來聊聊這些問題。
庫茲卡的媽媽
1960 年聯合國代表大會上,赫魯曉夫向美國承諾,要讓美國人看看 " 庫茲卡的媽媽 ",1961 年 10 月 30 日,美國人看見了。
這一天,美國地震調查局發現,在新地島附近,發生了一場裡氏 5 級左右的地震。但很快,美國的一架偵察機發現,這不是什麼地震,正是 " 庫茲卡的媽媽 "。
" 庫茲卡的媽媽 " 是蘇聯的俗語,就像中文的 " 給你點顏色看看 "。這次,蘇聯人想讓美國人見識的,是炸彈 AN602,所以這枚炸彈在蘇聯就被戲稱為 " 庫茲卡的媽媽 ",而在西方它被稱作 " 沙皇炸彈 "。
圖片來源:Wikipedia
蘇聯原計劃的 " 庫茲卡的媽媽 " 是一枚 1 億噸 TNT 當量的超級核彈。
但當時 1 億噸級核彈的設計方案裡,可能會引起比較大範圍的放射性沉降。另外,這個量級的炸彈在投彈後,飛行員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逃離爆炸現場,基本是有去無回。所以蘇聯方面修改了炸彈設計,把爆炸當量削減了一半。
美國人見識到的,正是削弱版的 " 庫茲卡的媽媽 "。但即便是削弱版,它也是人類歷史上威力最大的炸彈,它的爆炸當量是 5000 萬噸,是 " 小男孩 " 原子彈的 3800 倍,是二戰裡所有常規炸彈的總能量的 10 倍。
" 庫茲卡的媽媽 " 爆炸的時候,產生了直徑堪比珠穆朗瑪峰高度的大火球(直徑 8 千米),在 1000 千米外都能看見核爆的閃光。爆炸產生了一朵巨型蘑菇雲,高度接近珠穆朗瑪峰的 8 倍(67 千米高),蘑菇頭部分寬 97 千米。
之所以有這樣的威力,是因為它利用了另一種原子核反應產生的能量——核聚變能。
圖片來源:Wikipedia
什麼是核聚變?
核聚變是兩個比較輕原子的原子核融合成一個較重原子核。這個過程也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樣重量的核聚變燃料(一般是氫的同位素氘、氚)能夠產生核裂變 4 倍的能量,比燒石油或煤炭高 400 萬倍。 [ 1 ]
太陽的能量就是核聚變產生的。圖片來源:Wikipedia
但核聚變并不容易發生。
在說原子結構的時候我們提到過,原子核都是帶正電的,兩個原子核想要碰撞融合,必須克服斥力,讓它們的原子核靠得足夠近。
這就需要提供超高溫、超高壓,把大量原子核壓在一塊,增加它們融合的機會。
這種條件在宇宙裡并不難找,比如太陽和其他恒星内部,巨大的壓力和高溫能夠維持核聚變反應。但在地球表面,想創造這樣的條件并不容易。
用原子彈引發核聚變
在原子彈爆炸的時候,原子彈中心能夠產生上千萬度的高溫,以及數十億個大氣壓的壓力。
所以,人們自然會想到,在原子彈的核心旁邊放上核聚變材料,利用原子彈爆炸時候的能量,也許能引發核聚變。
1951 年 5 月,一枚叫 " 喬治 " 的實驗彈被推上了試驗台,在原子彈核心,除了用來引發核裂變的材料之外,還有液态氘。科學家們希望通過它試驗原子彈能不能引發核聚變。結果,它發出了遠超過原子彈的爆炸威力,由此人們确認了,用原子彈引發核聚變是可行的。
喬治爆炸時的景象,圖片來源:Wikipedia
因為最常使用的核聚變反應來自氫同位素氘和氚的聚變反應,因此,這類核聚變武器又被稱為氫彈。
雖然氫彈是利用了核聚變,但它是不受控制的核聚變,能夠作為武器,但不能作為能源來使用。
想要把它用作能源,同樣需要 " 馴服 " 這股強大的能量。
可控核聚變
核聚變只有在非常極端的條件下才能發生,因此想要 " 馴服 " 這股能量極其困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利用核聚變發電的條件太苛刻了。根據費米的計算,想利用核聚變發電,等離子體的溫度要被加熱到大約 5000 萬攝氏度以上 [ 2 ] 。可在地球的自然環境裡,不存在這樣的高溫環境。
當然了,科學家們能夠利用技術手段創造出這樣的高溫環境,比如通過電場、粒子束、無線電波振蕩(類似微波爐的原理)、磁振蕩加熱等等。
但創造這樣的環境,一方面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另一方面,會帶來一個問題,沒有任何物質能夠盛放被加熱後的等離子體。
目前已知的熔點最高的物質是碳化钽铪(Ta4HfC5),它的熔點是 4215 攝氏度。這個熔點和被加熱後的等離子體相比,實在是差太多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目前最成熟的方法是用托克馬克裝置來約束等離子體,這也是目前最有希望成為核聚變反應堆的容器。
托克馬克裝置原理。圖片來源:Wikipedia
托克馬克裝置是通過磁場約束,把等離子體束縛在裝置内部,成為一個不斷流動的圓環。當然了,目前的技術還不足以讓核聚變反應自維持,還需要有輔熱系統不斷加熱等離子流(一般用中性粒子束加熱)。
目前,在托克馬克裝置的開發方面,我們國家走在世界前列。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在 2021 年 5 月,實現了在 1.2 億度下運行 101 秒和 1.6 億度下運行 20 秒的記錄。
在 2021 年 12 月 30 日,又在接近 7000 萬攝氏度下運行了 1056 秒,創造了高溫等離子體運行的最長時間紀錄。
在 2023 年 4 月,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又一次創造新的世界紀錄,成功實現穩态高約束模式等離子體運行 403 秒。
圖片來源:新華社
盡管取得了這樣突破性的成就,但距離我們使用核聚變發電,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運行之後,還有個關鍵數值
在核聚變發電領網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标—— Q 值。
一個核聚變反應堆釋放的能量和消耗的外部能量比值被稱為 Q 值。Q 值等于 1 的時候,意味着核聚變反應產生的能量等于它消耗的外部能量。
但這時候,并不意味着它能夠自我維持發電了,一般認為,當 Q 值大于 5 的時候,核聚變反應堆能夠自我維持。 [ 3 ]
但在考慮到熱能、動能、電能間的轉化,國際上公認 Q 值要達到 10 以上核電站才能有收益。而如果想成為商業化的核聚變發電站,Q 值還需要達到 30 以上。
那到目前為止,人類已經實現的 Q 值最高記錄為 0.67,而推算的理論最高值記錄是 1.25(日本的 JT-60,以氘 - 氘做實驗,如果換算成氘 - 氚,理論值是 1.25)。這個值距離核聚變反應堆的自我維持,以及用它來發電還差得很遠。
但核聚變發電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它和傳統能源的差别,就像恒星和行星的差别一樣,只要掌握了這種恒星級别的能源,人類的文明将向前邁進一大步。
因此,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科學家們也在積極開發這種能源。比如,全世界 35 個國家共同參與的 ITER 項目,已經開始在法國建造實驗室和各種設備了。建成後,它将是全世界最大的核聚變裝置,預計在 2036 年開始進行全功率核聚變實驗,計劃能夠實現 5~10 分鍾 Q 值超過 10 的運轉。 [ 3 ]
2023 年 6 月 2 日,ITER 施工現場。圖片來源:iter.org
不過目前,ITER 項目也正在面臨工程技術的巨大挑戰(點擊查看:《1565 億元!史上最燒錢突破瓶頸項目,它到底是要做啥?》)。
可見,可控核聚變作為人類追求的 " 終極能源 ",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即便是各國科學家聚在一起共同努力,也面臨着許多無法預見的困難。人類否能在本世紀 " 馴服 " 這種能源,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 1 ] https://www.iaea.org/newscenter/news/what-is-nuclear-fusion
[ 2 ] McCracken, Garry; Stott, Peter ( 2012 ) . Fusion: The Energy of the Universe. Academic Press. ISBN 978-0-12-384657-0.
[ 3 ] https://www.iaea.org/sites/default/files/6211011zt.pdf
策劃制作
作者丨科學邊角料 科普創作團隊
責編丨崔瀛昊
往期
精選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原創圖文轉載請後台回復 " 轉載 "
點亮 " 在看 "
一起長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