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半年拉鋸戰,油車和電車車主,互道一聲SB,歡迎閱讀。
有位有錢人,去年說過一段名句:
" 不久之後,我們将以目前看待蒸汽機的方式,看待燃油車。
說這話的他,還能有誰。
新能源汽車崛起時,不少 " 王婆 " 都會以 " 自誇 " 的方式攻擊燃油車。
不過,電車時代真來了,話語權逐漸占據主導。
而燃油車占比的 " 年輪 ",已經一年比一年小了。
這兩天,新能源車企 6 月交付數據陸續出爐,誰在裸泳,清晰可見。
先說說上個月的情況。
國内主流新能源車企 6 月交付排行,前三已經固定下來了:比亞迪、埃安、理想。
比亞迪混動強,理想增程強,TOP3 搞純電的埃安,做網約車強。
不過,蔚來交付 1.07 萬輛,跌幅 17%,小鵬汽車依舊交付不足萬台(8620 輛),跌幅 44%。
上半年一過,新能源汽車的格局就大致定下來了。
2023 上半年,比亞迪依舊是 " 銷冠 ",125.56 萬輛,一騎絕塵。
特斯拉 88.9 萬輛,埃安 20.93 萬輛,分居二三名。
前 6 月車企交付同比增幅最大的,是理想和極氪,增長 130% 和 124%。
特斯拉昨天公布二季度 model 系列的交付量,Q1 交付 42.29 萬輛,Q2 交付 46.61 萬輛。
截圖自特斯拉公告
有的車企降價,是越降越好賣,但有的車企降價,也未必賣得動。
此消彼長的市場下,小鵬上半年墊底,交付量跌幅 40%,累計交付 4.14 萬輛。
前不久上市的 G6,是小鵬全村最後的希望。
電車大時代,傳統車企也被逼着着手布局新能源汽車。
在這場電車和油車的拉鋸戰中,新能源汽車貌似快赢了。
年銷量在兩年時間裡,從110 萬輛增長到567 萬輛。
燃油車的市場銷量,則經歷了 4 連跌(2019 至 2022 年),如無意外,今年也會下滑。
而我國的汽車銷量市場,基本上每年穩定在2000 萬輛左右。
截圖自乘聯會
以前靠信仰賣車,自打東風雪鐵龍降價," 合資車 " 的信仰,已經沒了。
如今賣車,更講究智能化、自動化、配件配飾等,電車加上價格内卷,現在,信仰已經不能當飯吃。
買車不需要信仰,那麼價格便宜的油車,有沒有市場?
還記得 " 神車 " 飛度嗎?
截圖自飛度官網,售價 8.68 萬 -10.88 萬
據說它也是性價比之王,可以說,飛度在油車中的地位,相當于電車中的五菱宏光 mini。
而且飛度的保值率還不低,以前月銷量能上萬,年銷量曾達 13 萬輛。
但從去年開始,飛度也 " 飛不起來 " 了,全年銷量只有 6.55 萬輛。
到今年 5 月,飛度銷量為 4252 輛,前 5 月累計 2.72 萬輛。
要說油車什麼時候退出舞台,現在談還為時尚早。
但在政策、經濟、未來的三重考量下,油車已經輸了一大半。
大部分車企已經停止内燃機的研發了,轉型是大勢所趨。
今年,新能源市場每月的滲透率,比去年同期都高 5.2%-9.9%。
截至 5 月,乘聯會的數據顯示,新能源市場月度銷量滲透率為 33.3%,基本站穩 1/3 的市場。
截圖自乘聯會
再過兩年,會不會邁過 50% 這道坎?
事實上,在 2019 年時,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還只是 4.9%,三年多時間就躍升至 30%。
等到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超過 50%,車企的洗牌估計就很徹底了。
是被拍在沙灘上,還是衝上浪尖?你覺得最後玩家,會剩誰?
關注說财貓,來評論區聊聊~
————
—— 分割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