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好開才是硬道理 試駕廣汽本田e:NP2極湃2,歡迎閱讀。
時下的新能源車市場,自主品牌占據主流。反觀合資品牌的一眾新能源車,往往給人一種配置低、價格貴的固有印象。但果真如此嗎?合資品牌新能源車真的不行?今天就讓廣汽本田極湃 2 來打破偏見吧。
外觀:新穎的跨界風格
廣汽本田極湃 2 的外觀設計采用了 e:N Design 一觸未來理念,與傳統的緊湊型 SUV 不同,其将轎車與 SUV 的設計優勢融為一體,加之溜背式造型,使其看上去有着濃濃的跨界風格。
前臉設計很有棱角感,前燈組内置 "C" 字形日間行車燈,開啟示寬燈時可點亮前格栅上方的燈帶以及自發光車标 LOGO,看上去很有科技感。車尾同樣配備了 "C" 字形尾燈,與車頭設計相呼應,底部輔以大尺寸運動化後包圍,強化了動感氛圍。
評測車配備了馬牌 UC6 型号輪胎,有着溼地抓地力強、刹車距離短以及低噪音等特點,具體規格為 225/50 R18。
内飾:以實用為主
内飾方面很有新意,強化了空間靈活的特點。前排中控台采用貫通設計,主副駕乘客可以自由移動。同時,駕駛位高度有所升高,搭配相應優化的儀表板,能夠帶來更為清晰和開闊的駕駛視野。此外,雙色拼接的方向盤以及與空調出風口保持水平的嵌入式液晶儀表,都大幅提升了時尚感。
12.8 英寸多媒體觸控屏内置 Honda CONNECT 4.0 智導互聯系統,不僅操作流暢,功能豐富,還支持 CarPlay 和 CarLife 車機互聯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在連接 CarPlay 并使用高德地圖進行導航時,指引信息可以同步到 HUD 抬頭顯示中,非常便捷。此外,評測車還選裝了 12 揚聲器的 BOSE 音響系統,整體聽感比較出色,三頻均衡。
在舒适性配置方面,如電動天窗、全車多層隔音玻璃、雨量感應式雨刷以及第二排座椅靠背調節等,均為标配。此外,評測車還選裝了 " 舒享音樂艙 " 和 " 零感科技艙 " 兩個選裝包,其中包含前排車門扶手加熱功能,配合座椅加熱和方向盤加熱,大幅提升了冬季用車的舒适性。
動力:操控性出色
此次評測車搭載前置單電機,總功率 150kW,總扭矩 310N · m。與之匹配的傳動系統為固定齒比變速箱,CLTC 純電續航裡程為 545km。
雖然只提供了單電機,但加速表現依然不可小觑。加速踏板響應速度符合絕大多數用戶的使用習慣,加速超車暢快線性,一氣呵成。調整到 SPORT 模式,起步階段大幅度踩下油門踏板,前輪瞬間會突破抓地力上限,出現短暫的打滑現象,但很快就能回到平穩加速的狀态,刺激但不驚險。
制動系統回饋力度适中,加之制動力釋放均勻線性,即便初次上手也不會感覺不适。而在噪音抑制方面,由于采用了純電動力系統和全車多層隔音玻璃,車内靜谧性表現不錯,只是在高速行駛時路噪還是會明顯增大,不過相比本田品牌的燃油車,已經好很多了。
評測車配備了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後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的組合,調校風格偏向舒适,面對路面不平所產生的細碎颠簸,底盤過濾比較充分。不過在經過減速帶等較大坑坎時,車内會有明顯彈跳和橫擺,好在幅度輕微,對舒适性造成的影響有限。
極湃 2 出自本田之手,那操控自然是優勢。評測車的轉向手感十分出色,阻尼感充盈且力度适中,轉向時的感受很是享受。此外,在 SPORT 模式下還可以開啟 Honda EV SOUND 運動聲浪,通過無限音階 ACTIVE SOUND CONTROL 技術,讓駕駛體驗更加動感澎湃。
空間:乘坐空間寬敞
乘坐空間方面,實測身高 1.75m 的體驗者在前 / 後排均可以獲得不錯的乘坐體驗,頭部和腿部空間餘量較大。值得一提的是,後排座椅還提供了靠背調節功能,且中間地台幾乎為全平,進一步提升了後排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儲物空間方面,儲物格數量中規中矩。前排中央通道采用了貫穿設計,後方的島台底部配備了一個手動彈出式的杯架。同時,前後排的車門把手均采用封底式設計,可以當作儲物槽使用,只是後排中央扶手上的兩個杯架要是能加上限位裝置就更好了。
備份廂内部較為規整,地台可分兩級調節,最高級位可以與備份廂開口邊緣保持持平。同時,備份廂地台下方提供了一個容積不錯的儲物槽,具有較強的私密性。此外,後排座椅支持比例放倒,進一步提升了擴展能力。
安全:主 / 被動安全配置齊備
安全配置方面,評測車配備了多項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配置。360 ° 全景影像畫質與此前的本田品牌車型相比,提升較為明顯,顯示效果清晰,并且鏡頭畸變控制得當,便于觀察車輛周圍情況。
總結:
有着新穎跨界風格的廣汽本田極湃 2,在科技化配置和智能化體驗上進行了補足,達到了時下主流水平。同時,動态方面在保留本田一貫的優秀操控性之外,電動機的加入又為其增添了一份輕快與線性。最重要的是,極湃 2 的售價不到 16 萬元,比同樣來自廣汽本田,且尺寸相似的本田皓影更便宜,真正做到了 " 電 " 比 " 油 " 低。可見,合資品牌也在逐漸改變打法,性價比或許已經不再是自主品牌的專屬優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