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一錘定音:只有國產汽車沒有國產品牌一說,歡迎閱讀。
偶然在百度看到百度百科一個詞條:廣汽傳祺 ( 國產品牌 ) 。
詞條定義說,廣汽傳祺(簡稱傳祺)是廣汽集團為提升核心競争力,實現可持續發展而打造的國產品牌,主要致力于生產銷售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傳祺品牌整車。
百度百科另一個詞條國產車,是這麼定義的:國產車是指中國人自己設計研發制造的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車,中國人自己品牌的車,屬于自主品牌。國產汽車品牌有:五菱、紅旗、長安、長城、奇瑞、吉利、榮威、比亞迪等。
百度百科這兩個詞條的定義都是錯誤的,把原產地和品牌兩個概念混淆了。國產車是原產地概念,汽車品牌則是品牌概念。只有國產汽車,沒有國產品牌一說。
不僅百度百科搞錯了,許多媒體常常混淆原產地和品牌概念。在媒體的誤導下,許多消費者誤以為國產品牌就是自主品牌汽車。其實不然,在國内生產的汽車,不管自主品牌還是外國品牌,都是國產汽車。
早在 2017 年 11 月 27 日,針對媒體上存在的誤區,一錘定音發了一篇文章:普及汽車基本知識迫在眉睫。2021 年 2 月 19 日,一錘定音又發了一篇文章:普及汽車基本知識需要堅持不懈。這篇一錘定音,應該是近年關于這個話題的第三篇文章了。文章的一些内容,前兩篇文章也可以看到。
一、 國内生產的汽車都是國產汽車。
根據國際通行的原產地規則,只要是在中國境内生產的汽車,不管自主品牌廠家生產的,還是中外合資企業或者外商獨資企業生產的,都屬于國產汽車。
吉利、長城、比亞迪、奇瑞等汽車企業在中國境内生產的汽車,屬于國產汽車。一汽 - 大眾、一汽豐田、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廣汽豐田、廣汽本田、北京現代、東風日產等中外合資車企,在中國境内生產的汽車是國產汽車。獨資企業特斯拉在上海工廠生產的汽車也是國產汽車。
國產汽車對應的是進口汽車,和品牌沒有關系。目前國内市場銷售的汽車只有兩種,一種是國產汽車,一種是進口汽車。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每月發布的汽車產銷統計,其實是國產汽車產銷統計。公安部發布的汽車上牌數據,包括國產汽車和進口汽車。
二、 國產汽車主要有哪些品牌?
簡單來說 , 品牌是一個注冊商标。在哪個國家注冊就屬于哪個國家的品牌,不管擁有這個品牌的企業產權屬于誰。比如說,沃爾沃是在瑞典注冊的豪華汽車品牌,不管是被美國福特汽車收購,還是被中國吉利汽車收購,沃爾沃依然被認為是來自北歐的品牌。
許多跨國汽車公司在中國投資設廠并生產自有品牌汽車。這些汽車是在中國生產的,可以稱之為國產汽車,但品牌是外國品牌,屬于所在的跨國汽車企業。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目前國内生產的商用車基本是自主品牌,乘用車則主要有自主品牌(中國品牌)、日系品牌、德系品牌、美系品牌、韓系品牌和法系品牌。
乘用車自主品牌(中國品牌)主要有紅旗、吉利、比亞迪、奇瑞、長城、長安、傳祺、東風、榮威、江淮、埃安、蔚來、小鵬、理想、零跑、哪吒等。日系品牌主要有豐田、本田、日產、馬自達等。德系品牌有大眾、奧迪、寶馬、奔馳等。美系品牌有通用、福特等。韓系品牌主要有現代,法系品牌主要有标致、雪鐵龍和雷諾等。
三、什麼是自主品牌(中國品牌)?
自主品牌(Self-owned Brand),是指由企業自主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自主品牌汽車應該具備四個基本條件:一是由國内汽車生產企業包括中外合資企業,在中國取得的商标專用權,也就是注冊商标。二是商标注冊人在全球範圍内獨家擁有商标專用權。三是企業擁有該品牌的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的工業產權、產品改進和認可權以及產品的技術轉讓權。四是必須作為消費者識别的主要标志,在汽車外部顯著位置如車頭和車尾加以标注。
四、合資品牌是合資車企在中國生產的外國品牌汽車。
許多媒體和機構把中外合資企業生產的汽車稱之為合資品牌。這其實只是一個簡稱。全稱應該是合資企業在中國生產的外國品牌汽車。比如一汽 - 大眾生產的大眾品牌和奧迪品牌汽車,長安福特生產的福特品牌和林肯品牌汽車,廣汽本田生產的本田品牌等。
五、機動車包括汽車和摩托車。
前兩天看央視二套直播的 "2023 汽車之家 818 盛典 "。節目整體不錯,但解說詞出了一個疵漏。說是截至 2023 年 6 月底,中國汽車保有量 4.26 億輛。
在我的印象裡,中國汽車保有量是 3 億多,不到 4 億輛。上網查了一下,原來是把機動車保有量誤當做汽車保有量了。
根據公安部交管局的最新統計,截至 2023 年 6 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 4.26 億輛,其中汽車保有量 3.28 億輛,摩托車保有量 0.98 億輛。
按照公安部交管局的統計口徑,機動車包括汽車和摩托車。汽車分為小型載客汽車、載貨汽車和大中型載客汽車。(完)
(本文同步刊發至中國汽車趨勢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