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盒馬實現全年盈利,還要新開100家“大店”,歡迎閱讀。
盒馬首次實現全年盈利,2025 年要開 100 家新門店。
日前,據 36 氪報道,盒馬集團近期實現了全年盈利(2024 年 4 月至 2025 年 3 月),且無論淡旺季都達成了一個較好的盈利水平。這也是盒馬成立以來第一次實現全年盈利。
2024 年 3 月,嚴筱磊接任盒馬 CEO 後,聚焦 " 盒馬鮮生大店 + 盒馬 NB 折扣店 " 雙線戰略,前者致力于快速復制成熟經營模式,後者則深耕社區服務,形成互補效應,并最終在 2024 年實現連續 9 個月盈利,并推動全年淨利潤轉正。
此外,盒馬新财年還将持續狂奔,計劃在 2025 年開近 100 家門店,進駐幾十個新城市,盒馬正用大店 + 硬折扣店全新組合拳開辟市場。
" 鮮生 +NB" 的雙線戰略
去年一年裡,盒馬總共開出了 72 家門店,盒馬鮮生大店總數達到 430 家,超過沃爾瑪中國的門店。
作為盒馬的核心業态,盒馬鮮生已經構建了自身競争力。在全渠道融合能力方面,其線上交易占比已經超過 60%,30 分鍾配送網絡覆蓋 50 城,數字化技術貫穿供應鏈全流程。智能補貨系統将庫存周轉天數壓縮壓縮更短,顯著優于行業平均水平。
自去年起,盒馬還重啟了前置倉,與盒馬鮮生大店組成 "1+N" 的模式(即 1 店 N 倉)。據盒馬方面透露,試點前置倉模式,是為了能夠給更多用戶提供 3 公裡 30 分鍾内送達服務。
在商品力方面,盒馬自有品牌 SKU 超 1200 個,銷售占比 35%,爆款成功率更高,如榴蓮千層蛋糕、草莓盒子蛋糕等。2024 年,盒馬草莓盒子蛋糕的銷售額突破 1 億元,成為盒馬烘焙的億元級單品。
盒馬通過 " 盒馬村 " 模式與 185 個源頭基地合作,實現藍莓、三文魚等商品的品質與價格雙控。例如,為保障草莓盒子蛋糕的品質,盒馬在華東自營種植基地,實現 " 鮮果采摘—奶油生產—工廠加工 " 全鏈路控制。
在場景力方面,為了提升用戶體驗,盒馬對全國近一半的盒馬鮮生門店進行了調改,調改後的門店燈光更明亮、空間更加整潔寬敞了。線下門店完成 3.0 改造後,現制熟食區坪效對比普通零售區有了大幅提升。
再來看盒馬 NB。
盒馬 NB 則以折扣店形态下沉至縣城,通過消化鮮生店尾貨、降低損耗率,吸引價格敏感型消費者,以 " 硬折扣 + 社區滲透 " 模式快速崛起。盒馬 NB 也成為第二增長曲線。
2024 年以來,盒馬 NB 的成績單相當亮眼,使其在競争激烈的零售市場中脫穎而出。截至 2025 年 3 月,其門店數已達 216 家,上海作為核心市場更是有着 143 家門店。僅在 2025 年 3-4 月,無錫、紹興、南京、常州等地的首店将密集開業,一些盒馬 NB 門店,晚上九點以後依然人潮洶湧。
相比盒馬鮮生,盒馬 NB 的門店更小、更靈活,憑着其輕量化、高坪效的顯著優勢,成為了盒馬開拓下沉市場與實現社區深度滲透的理想載體。
在客單價和商品種類上,盒馬 NB 與鮮生大店有着明顯的差異,SKU 精簡至 1000-1200 個,生鮮占比超 60%,客單價控制在 35-50 元。盒馬 NB 的貨源主要是為 NB 門店開發的高性價比商品,作為盒馬自有品牌的 " 盒馬 NB" 主打天天低價,在門店商品中的占比高達 35%,涵蓋了大米、食用油、紙巾等日常必需品。通過精準擊穿縣網域價格敏感型用戶的防線,也讓讓盒馬 NB 能夠在價格競争中占據優勢。
在供應鏈整合方面,直接對接源頭供應商,減少中間環節。例如,江蘇昆山糖盒工廠實現 " 生產 - 配送江浙滬 24 小時達 "。而在業态分層方面,700-800㎡标準店主打生鮮标品,50-100㎡自提店覆蓋 3 公裡社區。
「零售商業評論」認為,雙線戰略的本質是通過業态分層精準匹配消費需求。鮮生大店以體驗和品質鞏固基本盤,NB 折扣店則通過低價策略搶占下沉市場增量。這一模式既避免了内部業态的相互消耗,又形成了互補之勢。
X 會員店收縮與 " 雲享會 " 上線
與鮮生大店和 NB 業态的高歌猛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盒馬 X 會員店的戰略性收縮。此前,盒馬宣布關閉上海三家 X 會員店,全國僅保留 5 家門店。
近期又将 " 盒馬雲超 " 更新為 " 雲享會 ",将 X 會員店的商品與服務全面線上化。
" 雲享會 " 的上線則标志着盒馬轉向更輕量化的會員運營。其整合了盒馬雲超的倉配網絡與 X 會員店的自有品牌資源(如 800 餘款盒馬 MAX 商品),覆蓋全國 90% 以上城市,非會員亦可直接購買原會員專屬商品,僅需滿 49 元即享免郵。此舉既降低了會員門檻,又通過 " 會員價與非會員價差 " 維持了付費權益的吸引力。
在我們看來,盒馬此舉實則是 " 以線上化對衝線下會員店的成本劣勢 "。一方面,線上會員店可復用盒馬雲超的物流基建,降低履約成本;另一方面,通過開放非會員購買,擴大用戶基數,為後續付費轉化鋪路。這一策略與 " 強線下體驗 + 高會員壁壘 " 的模式形成差異化,更貼近中國市場的價格敏感特性。
發力二三線及縣網域市場
而接下來,除了一線深耕,盒馬的戰場還明确指向二三線及縣城市場。
公開數據顯示,2024 年盒馬新開 72 家門店,其中 30% 位于二、三線城市及縣網域市場;2025 年計劃新開近 100 家盒馬鮮生店,覆蓋鹽城、鎮江、宜興、唐山、天津等數十個新城市場。
這些市場的消費力不容小觑。據 QuestMobile 發布的《2024 年小鎮中青年消費洞察報告》,小鎮中青年(年齡 40 歲以下)月均線上消費 1000 元以上的占比 80.4%。
同樣,根據盒馬發布的《2025 盒區房春節消費報告》顯示,春節期間,位于二三線城市及縣城的盒馬門店人流量激增,甚至達到了北上杭等大城市的 4-5 倍,充分顯示出下沉市場強大的消費潛力和活力。比如帝王蟹在盛澤鎮門店單日售出近 500 只,突破全國紀錄,充分印證了縣網域消費的爆發力。
從去年開業的義烏首家繡湖商圈盒馬鮮生門店來看,至今,這家門店始終占據着浙江省的銷售冠軍。
當然,盒馬需要也面對更復雜的本地化競争。比如山姆會員店 2024 年進入紹興、晉江等縣級市,2025 年計劃新增東莞寮步、嘉興經開等門店,對中產客群形成虹吸效應。大潤發 M 會員店則選擇常熟作為縣級市首站,試圖以本土化供應鏈抗衡外資品牌。
同時市場越往下走,供應鏈區網域化挑戰越大。下沉市場物流成本高、需求分散,需重建區網域采購網絡。比如回歸區網域深耕,中國市場的復雜性要求 " 全國供應鏈 + 區網域化運營 " 結合。
綜合來看,盒馬已經從 " 燒錢擴張 " 邁入 " 精細運營 " 的新階段。盡管盒馬已實現盈利,但新任 CEO 嚴筱磊提出的 " 三年 GMV 破千億 "、新開 100 家門店的目标并不輕松。
零售業競争也已從流量争奪轉向商品力、供應鏈效率與組織敏捷性的綜合比拼。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零售商業評論 "(ID:lssync),作者:零售商業評論,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