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汽車博主初曉敏:合資緩過來了 中方團隊掌握方向盤是解藥,歡迎閱讀。
快科技 4 月 25 日消息,2025 年上海車展已經開幕有幾天了,相信不少人也關注到了此次車展展出的新車。
雖然自主品牌,尤其是新勢力依舊頂流,但和過去兩年相比,這屆車展最大的變化之一就是合資和國外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領網域終于有發聲的底氣。
實際上并不是只有我有這種感覺,不少大 V 博主也持相同的态度,就在今日,微博粉絲超 500 萬的汽車這博主 " 初曉敏 " 也公開讨論到了這個情況,她表示:
車展回來跟同事們聊,也想看看大家是怎麼看這次車展的?我的感覺是有些合資或者傳統品牌吧,緩過來了一點,起碼不是突然懵的狀态,至于銷量,那就看用戶投票了。
同時她還舉了兩個例子:
第一個上汽大眾 ID.ERA 概念車,雖說是概念車,但一眼就知道這是中方主導設計的。
它是大眾品牌首款增程,配 EA211 1.5T EVO 2 的發動機,這機子大眾車主都熟,官方說純電續航能跑 350 公裡,雙腔空懸、CDC、預掃描都有。
智駕方面,上汽和 Momenta 的關系,那肯定就用這個方案,除了上汽,别的合資也在用 MMT 的方案。
第二是豐田鉑智 7,是豐田首款鴻蒙座艙的 D 級車,說是一年内上市,這車車展上看的人挺多;另一個是 bZ5,預售價 13-16 萬級,續航 550 和 630,好像 6 月就上了。
再往前,廣豐鉑智 3X,10-15 萬元的價格,4 米 6 長,軸距 2 米 7 多的緊湊純電 SUV,車内大屏,大床模式,小桌板,帶通風的 50W 無線快充,四音區,激光雷達也有。
這發布會我看了,豐田也整上活兒了,玩起了 " 雜牌電動 " 的網絡梗。
最後她總結道:所以解藥就是中方團隊掌握方向盤,雖然這是幾個字,但對車企來說,把主導權放開或者交出去沒那麼快,況且又是合資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