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人傻錢多?這話誇早了吧,歡迎閱讀。
合理懷疑,韓國人已經偷偷完成了進化。
不然無法解釋,為什麼韓劇主角人均覺醒超能力。
《沒用的謊言》裡金所泫妹子,出生就擁有神奇的測謊能力,聽到别人說謊時耳邊會出現 " 叮 " 的一聲提示。
高中時,靠這個能力賺了同學五萬韓元後,直接打開了新世界大門,做起用超能力賺錢的生意。
幫單身富婆識别身旁的小男友是否真愛,得到肯定的答案後,卻因為小男友假裝不認識富婆家的保姆,意外牽出了另一樁情事。
原來小男友對富婆來真的,和小保姆也是真的,并且保姆已經懷上身孕。
富婆這次的鑑定費,可以說超值了。
她的業務範圍也很廣,不止能測小情小愛,還能幫黑社會團隊,辨别誰是内奸。平日裡不收錢,幫被誤會成變态的男主辟謠,給路邊真心缺錢的求助人搭把手,還識别出前男友得了胃癌才離開自己,這種韓劇要花費三集才能解開的經典誤會。
另一部韓志旼主演的韓劇《時髦一點》,她不會測謊但能讀心,雖然略有差異,但用起來都是破案和推進劇情的頂級外挂。
她這份讀心能力是後天的,準确的說是流星雨過後,一夜之間擁有。
韓志旼一樣把超能力用成了職業技能,摸到動物就能看到其一生的走馬燈,對于獸醫來說簡直就是作弊神器。
幫村裡的爺爺治好狗子因為覺得拖累了他而不吃不喝的心病,從另一只狗子的記憶裡發現不吃飯的原因是家裡有個狗洞,狗子跑出門吃了太多東西,發現和主人關系不親密的小狗曾經受過虐待,貓常常衝着角落哈氣是因為家裡有不幹淨的東西 ……
直接從獸醫變身寵物心理醫生和私家偵探,就上面這點劇情,每一個都夠《走近科學》拍三集的。
但要說進化最到位的,當屬《超異能族》。
劇如其名,講的是隐藏超能力生活的孩子們,以及隐藏痛苦秘密的父母們共同面對危險的故事。
裡面的異能(超能力)的角色不是一般的多。
韓孝周劇裡的兒子繼承了老爸的浮空能力,小時候不能控制,媽媽得将他背在身上。
兒子長大後喜歡的張喜秀,有不會受傷的快速恢復能力,同班的班長看着一副乖乖仔的樣子,結果天生神力,直接把挑釁的混混同學揍成重傷。
以及同步進行的另一條解開過去秘密的異能者屠殺線,每集展示一個新異能。
作為一個普通觀眾,這幾部劇看過來确實很爽。
是一種新奇設定與視覺奇觀堆疊在一起,碰撞出的視覺快感。快節奏的劇情以及層層推進的反轉,都保證了劇集底線,像是在家就能看的爆米花片。
只不過當這幾部劇集扎堆推出的時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那個在《鱿魚遊戲》爆火時就被提出的問題——韓劇身上的美劇味兒越來越濃了?
電影院裡超英勢微,一轉頭,韓國人有自己的超級英雄了,而且是從平民女孩突發變異到超能力者隐姓埋名,歐美拍了十年才拍明白的,都在韓國影壇百花齊放了。
《超異能族》由 Disney+ 出品,據悉總制作費用達到了 650 億韓元(約 3.5 億人民币),身上帶着點美國味兒,無可厚非。
但《時髦一點》與《沒用的謊言》背後卻沒有流媒體平台的投資,甚至後者在韓國電視台 tvN 播出,卻都心有靈犀的選擇了超能力題材。
如果說,這兩部的美劇味兒,還有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意思。
同期播出的其它幾部大作,則是一眼網飛。
《假面女郎》四集幹掉三個男人,被稱為更适合亞洲體質的《致命女人》,和上一部爆劇《黑暗榮耀》有着相似的女性復仇内核。
上個月小火過的《絕世網紅》,延續了爽劇套路,故事看起來卻像韓版《小時代》,華麗的服化道、抓馬的互撕劇情再加上一點點現實困境。
網友看完,只想要問一句," 收了 ins 多少廣告費?"
網飛早期和韓國合作推出爆劇時,觀眾感嘆韓式濾鏡終于被真實質感取代。如今真實質感成了一眼鑑網飛的标志,網飛做劇的套路也被學走七八成。
就拿最近被誇敢拍、大尺度的《國民死刑投票》舉例,設定是匿名帶着 " 狗面具 " 的人通過國民死刑投票 APP,将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展現到民眾眼前,根據贊成和反對死刑的投票結果來處置嫌疑人,并在這一過程中和警察周旋的故事。
雖然是 SBS 出品,但很快被眼尖的網友發現," 裡面的元素就像是大數據算出來的 "。
wuli 妍真在裡面演了一個網絡警察
大數據做劇,這可是網飛的看家本事。
據媒體報道,從 2010 年開始,網飛的個性化算法就在不斷收集用戶的各項數據,用于精準推測用戶喜好,統計判斷當下觀眾最愛看的題材,進而針對性地打造爆款,也就是 " 只拍觀眾愛看的 "。
《
王國》的成功,确立了喪屍題材在韓國的可行性,後續《末日騎士》、《甜蜜家園》、《喪屍宇宙》把喪屍元素玩出花;《鱿魚遊戲》全球爆火,人們挖出日本大逃殺類型劇《彌留之國的愛麗絲》發現也是網飛出品。
借用一句劉慈欣評價漫威電影的話," 生產線标準流程生產出來的產品 "。
這些爆款劇集身上的產品感越來越濃,屬于韓劇本來的 " 溫情 "、" 細膩 " 越來越淡,普通人之間發生的雞毛蒜皮的小事,帶給我們最本真感動的故事,越來越罕見了。
細究發現,以上這些劇集中,有一大半都是知名 IP 改編。
《國民死刑投票》、《Moving 超異能族》、《假面女郎》、《絕世網紅》、《沒用的謊言》均改編自同名漫畫。
中國電視制作人在狂薅晉江、起點,日韓國制作人則是在爆改漫畫 IP。這是環球、迪士尼漫威已經跑通的模式。拿到一個 IP,就等于買了原始股。
但很遺憾,在網飛的制作模式下,無論這只股票日後走勢多好都和劇集的制作者無關。
記得《鱿魚遊戲》爆紅全球時,有媒體把網飛比做人傻錢多的煤老板。
現在再看,這話說早了。
流媒體平台比煤老板精明許多,《鱿魚遊戲》第一季為網飛創造的 " 影響力價值 " 将近 9 億美元,該劇的爆火直接拉動了股價。
可據《洛杉矶時報》報道,《鱿魚遊戲》的編劇與導演黃東赫的合同裡寫明他對 IP 沒有擁有權,也沒有分紅權力(編劇、導演、演員常常在作品進行重播時得到的專利費),要知道老友記主演每年靠分紅就能躺賺 2000 萬美金。
黃東赫在采訪中表示,《鱿魚遊戲》幫他賺到了 " 夠填飽肚子 " 的錢。
韓國底層劇集制片人的工作生活,和 996 打工人差不多,沒有晝夜和加班工資的概念。網飛進入韓國市場之後也沒有什麼改善,因為網飛在當地都是外包拍攝,制作公司沒變,待遇也就沒變。
谙熟職場規則的制作公司,有足夠多的方法逃避給員工支付加班費。
Netflix 熱門劇集的編劇在接受洛杉矶時報的采訪時,表示:" 一開始想到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自己的作品會覺得很激動。但是現在我再想會覺得:‘那又怎樣?我什麼也得不到。’ "
本以為韓國影視行業攀上了人傻錢多的金主從此對外輸出,大殺特殺,結果卻是将自己綁進了算法裡,替平台賣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