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做減法的音頻眼鏡,給智能眼鏡找到了新出路,歡迎閱讀。
上世紀,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馬斯洛,曾經向我們描繪過人類的需求層次金字塔。
位于金字塔底部的,是以食欲、※欲、睡欲為主的基本" 生理需求 "。
(圖源:網絡)
在滿足了生理需求後,人們的欲望才會不斷地向上爬升,追求生活安定、家庭幸福、社會地位和自我實現。
不過這個理論發展到如今,開始發生了變化。
最主要的變化,在于有人在塔底加了一層——
(圖源:雷科技自制)
雖然槽點滿滿,但這圖還真是現代人的普遍生存狀況。
飯可以一天不吃,水可以一天不喝,但手機要是沒有網絡,TWS 耳機唐突沒電,那真是一分鍾都忍不了。
如此往復,距離全體機械飛升的日子也不遠了。
或許正因如此,如今智能穿戴設備才會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剝離的一部分,一切貼身穿戴的物品都逐漸地被「智能化」。
而在其中,智能眼鏡絕對是地位最特殊的一種設備。。
與我們常見的智能手表、藍牙耳機有着本質的區别,眼鏡可以說是很多現代人的生活必須品,這種特殊的定位,讓廠商們希望它們能成為最貼近人類大腦的智能助手——一個「隐形的大腦」。
在這種野心的引導下,就連蘋果,都帶着名為 Vision Pro 的產品出現在這條賽道上。
(圖源:雷科技自制)
問題在于,當前的技術水平根本不足以支撐智能眼鏡達到這樣的要求。
受限于設計、硬體、生态和續航,當前已經問世的多款 AR 眼鏡基本上都是以炫技為主,難以實現日常生活中的常戴常用,這對于大眾來說很容易失去新鮮感。
即便抛開技術問題,售價也是一個不容小觑的問題。
姑且不論定價 3499 美元(約合人民币 2.5 萬元)的 Apple Vision Pro,國内廠商制作的 AR/VR 眼鏡也定價在 2500 元上下,就連使用純音頻方案的產品也要上千元,這種價位的產品确實會讓感興趣的人再三思考。
在我看來,只有一個合理的價錢,才能讓這類產品快速打入大眾市場。
比如說,350 塊錢?
去年年中,Anker 旗下音頻品牌 Soundcore 聲闊和喜馬拉雅聯手推出了一款「喜馬拉雅|聲闊智能眼鏡」(海外版:Soundcore Frames),這款當時定價 1199 元的產品,如今在各大平台上已經來到了 350 元的清倉骨折價。
這麼便宜的新鮮玩具,不買來玩玩,多少有點考驗我這個數碼博主的專業素養了。
對于一款智能眼鏡設計最高的贊譽是什麼?
在我看來,是 " 像一款正常的眼鏡 "。
而聲闊智能眼鏡,正好是一款像正常眼鏡的智能眼鏡。
經典的銀色半框鏡框,搭配上并不臃腫的一副黑色鏡腿,乍看之下和我經常戴的光學眼鏡并沒有什麼區别。
當然,仔細看的話,還是不難發現這款產品的鏡腿會粗上一些,畢竟所有電子元件、揚聲器與電池都内置其中。
測得兩只鏡腿重量約 26g,算是目前最接近光學眼鏡的產品形态了。
(圖源:聲闊)
對于不喜歡半框的用戶,聲闊給這款產品總共提供了十餘種不同風格的鏡框可選,但是目前清倉可選的只剩下銀色半框、銀色全框和銀色太陽鏡等少量選擇。
怎麼都是銀色的,是因為我太 ... 咳咳咳
裝卸鏡框倒是簡單,一按 / 一拔 / 一插,就搞定了。
因為是和喜馬拉雅聯動的產品,因此左側鏡腿内側能看到喜馬拉雅的 logo,右側鏡腿内側還能看到 Soundcore 的标識。
(圖源:雷科技自制)
鏡腿後側有揚聲器開孔,單只鏡腿搭載了兩顆揚聲器單元,組成了這款產品的主要賣點——四揚聲器陣列。
與其他音頻眼鏡不同,聲闊智能眼鏡沒有任何按鍵,類似喚醒、滑動切換音樂内容、接聽和挂斷電話等互動,全靠鏡框外側的觸控條實現。
至于怎麼開機嘛 ...
聲闊,啟動!
對的,只要戴上,聲闊音頻眼鏡就會自動啟動,摘下眼鏡則會自動關機。
得益于不錯的尺寸控制,聲闊音頻眼鏡實際佩戴起來與平時戴眼鏡沒什麼區别,重量分配合理、鼻托支撐穩定,即使走路時也沒有垂墜感產生。
佩戴體驗,可以打個 8/10 分。
回歸到這個眼鏡的本質功能上,沒有視覺增強能力的它,最大的功能便是給予用戶趨近于無感的聽覺體驗的同時,還能保持與外界的聯系。
盡管沒有提供具體參數,但是按照官方的說法,這款產品搭載了單邊前後雙揚聲器架構,整機共四顆揚聲器,結合定制超大發聲單元,力求在開放式場景下打造出不錯的立體聲效果。
實際體驗下來,聲闊音頻眼鏡的音質表現不能說有多出色,兩倍的微型音響也沒有帶來什麼驚豔的音質體驗,但 " 聽個響 " 是沒啥問題的。
放在這種炎炎夏日,出門少帶一副入耳式耳機總是好的。
除了聽音樂,我還嘗試用它接聽電話。
不得不說,這種體驗還挺奇妙的,就像電話那頭的人已經來到你旁邊,在你身邊說話一樣,同時按照對方反饋來看,這款產品的通話降噪算法搭配雙麥克風也能讓我的聲音清晰地傳遞到對方耳中。
如果你喜歡頻繁 calling 的話,那這款產品可能真挺适合你。
至于漏音這塊 ...
在手機音量約 40% 的情況下,在辦公室環境内聽歌基本上沒啥問題,邊上工位的同事反映基本不會聽到什麼聲音。
不過當我在午休的時候試圖用這款產品打遊戲時,遊戲的背景音會不斷從我的工位傳出,引發了隔壁同事的陣陣嘲笑。
至于到了戶外後,因為周邊大量雜音存在的緣故,需要 50-60% 音量才能聽清播放内容,屬于是「共享音樂」了。
保證私密性這種事情,只能說是相對的。
再來說說功能這塊,因為這款產品是和喜馬拉雅聯名的,所以這款產品的一切功能都要基于喜馬拉雅 APP 來實現。
簡單來說,通過語音喚醒詞「小雅小雅」就能點播喜拉雅平台上的海量内容,或是進行詢問天氣等一系列操作。
雖然不及小米 / 華為那種和系統綁定帶來的體驗,但功能總歸是有的。
針對每個人對于音效的不同需求,雙方也提供了多達七種音效選擇。
至于有沒有用 ...
只能說個人認為算是作用不大。
最後說說充電和續航。
因為這款產品的鏡腿和鏡框是可以分離的,因此充電的時候需要給兩條腿都連接上,就像圖中這樣:
算是一種相對復雜的智能手環充電法。
續航方面,官方表示藍牙待機可堅持 35 小時。
如果是連續通話或聽歌的話,分别為 5.5 小時和 6 小時。
(圖源:聲闊)
實測在 40% 音量的情況下,連續聽歌五小時左右電量就會耗盡,續航在同類產品中是相對較弱的。
考慮到眼鏡對于近視人群的重要性,頻繁摘下眼鏡充電顯然是一件不合理的事情。
正因如此,在體驗了幾天後,實話說,如果純聽音樂我還是推薦 TWS 耳機。
雖然說從外觀上看,聲闊音頻眼鏡的形态确實很吸引人,但是實際音質表現和受環境影響的漏音表現,還是會讓我屢屢選擇關閉音頻播放功能,最終将其當作一款單純的眼鏡來使用。
不過,這并不意味着這款產品就沒有出彩之處了。更貼近普通眼鏡的形态,讓我可以做到長期使用這款眼鏡,而這個 " 眼鏡 + 耳機 " 的形态,則讓我在打電話、開車、戶外鍛煉等等場景下能夠有效解放雙手。
(圖源:雷科技自制)
這種随時能用上的體驗,就不是那些 VR/AR 眼鏡可以做到的。
或許正因如此,在這個全球 AR/VR 頭戴式設備市場暴跌的時候,智能音頻眼鏡市場反而獲得了穩中向好的表現。
潮電智庫分析稱,截至 2022 年,該品類全球總出貨量已經來到 343 萬副,較去年同期增長了近 200 萬副,預計到 2025 年,智能音頻眼鏡出貨量有望增至 3400 萬副,發展潛力巨大。
作為對比,去年全球 VR 出貨量同比下滑了 21.4%。
(圖源:潮電智庫)
不難看出,在虛拟現實市場真正成熟之前,智能音頻眼鏡或許是最好的折衷方案,它提供的輕巧、便攜、生活化,以及最低僅需 350 元的基地成本,都是現階段 AR 眼鏡做不到的。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智能音頻眼鏡不會讓用戶看起來像一個 " 異類 "。
在沒有破壞平靜日常的情況下,為我們的生活方式增添更多的一種可能,或許也是種不錯的體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