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為什麼成都出哪吒,我實地考察了一下,歡迎閱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真叫盧俊 (ID:zhenjiaolujun0426),作者:真叫盧俊團隊,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轉眼間《哪吒 2》已經破了 130 億,帶着中國歷史最高票房記錄衝到了全球影史前十。
哪吒的熱搜也是我們見過最有生命力的,從首映到現在幾乎每兩天上次熱搜。
聽說導演餃子承諾團隊電影上映期間要畫破億海報,結果根本畫不完。
有時候就挺奇妙的,明明昨天還在跟射雕和封神賽跑不知花落誰家,結果今天就被奧斯卡評委喊話趕緊來參賽。
連我在老家萬年不看電影的老爸昨晚視頻也問我:你看那個叫哪吒的卡通片了麼?哪吒俨然已經成為我們當之無愧的國民級動畫。
這幾天借着出差成都的機會,去打卡了哪吒 2 背後制作公司:可可豆動畫。
是的,《哪吒 2》不是出自北上廣這樣的超一線,而是來自哪哪都 " 要 dei" 的西南名城——成都。
就當我以為一切只是巧合的時候,可可豆動畫公司的這次打卡還是讓我意識到了點别的。
可可豆動畫所在園區中心雕塑
就可能《哪吒》這類電影有且只會出現在成都。
長島文創園 58 号,小型夢工廠的一環。
可可豆動畫據說是導演特别愛吃巧克力所以給取的名,而這個名字也幾乎是園區從保安到每家公司程式員小哥的必備常識。
園區的氛圍特别像上海松江别墅區的獨棟集合:
天府長島產業園主幹道
只不過這裡面每棟都是家動漫遊戲公司,有騰訊、愛奇藝、喜馬拉雅這些大廠,也有 XROCK、造夢時空、極光社、東極六感 ... 中小型動漫遊戲公司。
產業園各分支道路兩側
進入園區順着主幹道數門牌号,58 号就是可可豆動畫制作。
我去的這天還是 24 節氣裡的雨水,蒙蒙小雨裡依然有年輕小夥伴在打卡。
可可豆動畫公司門口
整個園區就沉浸在動漫走進現實的氛圍,貼滿遊戲人物海報的大門、古靈精怪的園區雕塑、被塗鴉的石墩子、彩虹斑馬線:
產業園随拍
更有意思的是幾乎所有公司都是動漫、遊戲相關的。哪怕騰訊、愛奇藝、喜馬拉雅在這裡的小分部也是動漫、遊戲相關的。
最讓我沒想到的是我居然在這裡看到了千鳥動畫、墨境天合兩家公司,二刷的關系我在《哪吒 2》謝幕表裡看到過這兩家公司。
沒想到他們都在同一個產業園。
這裡來自遊戲制作公司完美世界的一位開發人員跟我說,像這種上下遊公司同處一處產業園的情況不難看到,而面對面的溝通也很有效率。
園區咖啡吧的咖啡師跟我說,有時候他們去到對方公司就在對方電腦上修改,或者直接約到咖啡館把會一開,分歧也搞的大差不差。
園區内咖啡館
這似乎是動漫類公司集結到園區後的最大好處,不過這并不是唯一好處。
在園區多繞幾圈你會看到這裡面除了公司,還有這種 " 機構 ",有點類似孵化意思的動漫遊戲公司扶持機構。
園區内的遊戲創新發展中心
出版服務、遊戲備案、版權服務可以在這一站式辦完,我咨詢了這裡的工作人員,他們對于遊戲類公司還有補貼、金融貸款類的扶持。
我在網上搜到的成都文化部門就曾推出過 " 文創通 " 這類金融產品,在他自己的產品背書裡說道:服務了 12 家新三板上市公司。不過最直接的好處還是房租的優惠,可可豆動畫公司獨棟近千平,每月租金 10 萬上下。
而園區租賃中介說園區和可可豆這類動漫遊戲公司的租約會有不同程度優惠,具體優惠多少需要聊,但通過租金對這些動漫公司的支持是确定的。
發現沒,這似乎是個小型夢工廠。就是圍繞動漫遊戲這類文創主題,凝結一批、扶持一批、然後出圈一兩個。
玩遊戲同學熟悉的完美世界遊戲公司、還有王者榮耀制作團隊都在這。
越看哪吒這事,就越覺得不簡單。
哪吒背後這樣的產業園,成都還有不少。
打開哪吒背後的 130 多家制作公司,來自全國各地,而這其中來自成都的就有不少。
© 天府文創雲
這些公司也分布在類似天府長島文創園這類產業園,比如租賃小哥首先給我推的就是國際動漫城,這兩年成都最火的動漫產業園。
這是成都北一處類動漫類產業。說類是因為它一方面是集結各類動漫公司入駐,另一方面它還有自己的商業、策展、泛動漫購物區、美食街,甚至還包括了演藝中心、產業中心、主題酒店、人才公寓,形式不拘一格。
但相同的是動漫類公司的上下遊覆蓋,國際動漫城裡的企業梳理起來可以分為動漫上、中、下遊企業。
整理自 © 談資
相同的還有來自背後城市的扶持。
可可豆動畫所在的天府長島會以租金優惠給到園區公司福利。國際動漫城也有租金方面的減免,甚至于為了減輕公司經營壓力,對園區公司首年納稅進行返還。去年就有家遊戲公司拿着退稅的 30 多萬再次投入到公司運營中。
扶持最有用的還是點對點的金融類服務。前面說的文創通就是一類,而這不是專屬于某個園區,而是這些園區裡的文創企業都可以申請享受。
可能對于動漫公司來說,把公司開在成都是件 " 安逸 " 的事。
租賃中介跟我說這類產業園在他的圈子裡有差不多 5~6 處,都是這種集合式作業。
我在成都找到的動漫產業園、泛動漫商業體還有四五十處。
官方數據裡在成都光動漫類企業在 3000 家左右
而動漫、遊戲背後的文創類賽道企業大概在 6000 家左右,這數字還是很驚人的,跟北京上海可能還沒法比,但這些企業背後產業鏈形式帶來的延伸效應,以及城市扶持帶來的企業生存環境可能要反向超過一線,這個有點盲目的猜測主要來自于作品的底氣。
這些年我們看到的出圈動漫幾乎都來自成都,被小朋友反復刷的《長安三萬裡》、動漫圈爆火的《十萬個冷笑話》《那些年那些兔》、甚至王者榮耀、成都 AG 都來自成都。
從左右到右《哪吒》、《長安三萬裡》、《姜子牙》
今天的哪吒出圈背後其實有着某種必然。
到今天,我才發現整個城市的動漫氣息。
整個城市也圍繞動漫元素做了非常多嘗試,各位應該還記得 IFS 上那只爬行的熊貓。
其實這類元素在成都幾乎是沉浸式存在,產業園裡、大型商業裡的動漫雕塑:
街角的動漫角色扮演,地鐵裡也會出現這種整列動漫專線的存在:
© 談資成都
與其說這些東西是城市圍繞動漫做的改變,倒不如說是動漫文化成熟後對城市文化的外溢。
動漫發展到一定階段,哪怕是辦公都是會賺錢的。
前面說到的國際動漫城這是集合產業園、寫字樓、商業的綜合體,屬于產業園迭代後兼顧辦公和商業的融合空間,相比之下動漫策展、動漫文化節則是更具互動性的動漫外化形式。
成都第十八屆世界線動漫展、天府國際動漫城 " 天府動漫嘉年華 "、成都 · 歷屆夢鄉動漫展、交子大道國漫文化節、成都博物館動漫展、成都 CGK 國漫遊戲嘉年華、成都 IDO 動漫遊戲嘉年華、第三屆 ISP 動漫遊戲嘉年華、成都 · AIG× 世界線動漫展、成都 · ISP 動漫遊戲嘉年華 04TH......
而這一切追溯起來都是矚意已久。
你會發現這座城市有點執着動漫,我問幾個做設計的朋友,為什麼選擇來成都。他們有的自己老家就在成都周邊,有的說這裡動漫工作機會很多,這些一定是他們來到成都做設計做遊戲的真實原因。不過對于城市而言,我想這個原因應該更為深層。
為什麼可以提供這麼多工作機會、為什麼動漫企業選擇來成都、為什麼這裡的動漫企業能活下去?
這些問題背後似乎有個更為深層的原因。
無動漫、不成都。
其實圍繞動漫的產業挖掘,最頂級的規劃還是來自城市。
2022 年城市層面發布了一份《成都市數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 十四五 " 規劃》,全文 25 處提及動漫兩字:
《成都市數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 十四五 " 規劃》原文
另一份檔案則更為明确,就是以打造中國動漫名城做目标:
©《成都市 " 十四五 " 世界文創名城建設規劃》
也就是說,圍繞動漫種種的背後其實更早期看是來自城市的授意。
于是這類檔案後續裡,成都集中力量辦了兩件事:
產業鏈布局,我們才能看到聚齊上中下遊企業的國際動漫產業城市,才能碰到《哪吒 2》背後制作公司步行 2 分鍾就可以面對面交流的情況。
也是因為城市授意,我們才能看到文創通這類盈利極低的金融類工具。這是不是有點類似合肥對家電產業鏈布局,還有上海在張江對芯片產業鏈的布局?
某種程度上确實異曲同工,合肥賭的家電,成都賭的動漫。因地制宜确實是每個城市發展過程的頂級智慧,而這也讓我看到了今天百花齊放的文化格局,尤其是哪吒這類激發國民情緒的現象級作品。
你會發現哪怕是純粹動漫作品,抽絲剝繭的背後都是各方的努力。
我最感動的一條視頻号内容說,《哪吒 2》背後是全國各家動漫公司拿出自己身上最硬的鱗片湊齊了哪吒身上最硬的 " 龍鱗 ",煽情了也許,因為我想以電影制作精良的程度,這些公司都沒少被虐~
真正有幫助的是什麼?
是布局!
未雨綢缪不僅是人生道理的名言,更是城市發展最具價值的部分。
所謂做春天的事等待秋天,大抵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