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深谙“Glocal”之道,上汽大眾已在用戶體驗上“搶跑”,歡迎閱讀。
面對電動化和智能化的衝擊,就算長期在國内處于主導地位的合資車企,也得面臨一場殊死搏鬥。可實際上,并不是所有的合資車企都得被裹挾到這樣的認知中。
作為最早的合資車企之一,上汽大眾早已深耕中國 40 年,不但產品皮實、耐用,保值率還高,而且網點還深入至五線城市,銷量、服務都長期領跑合資陣營。
現在,盡管新能源浪潮洶洶來襲,給不少合資車企帶來了壓力,但上汽大眾早就為接下來的競争做足了準備。在公司成立 40 周年之時,上汽大眾不僅提出了 " 讓大眾更出眾 " 的宣言,也祭出了 "Glocal" 這個殺手锏。
01
"Glocal",深入上汽大眾骨子裡的理念
與其說 "Glocal" 是上汽大眾為應對新競争拿出的殺手锏,不如說這早就是深入上汽大眾骨子裡,始終致力于為用戶帶來更好體驗的理念。
要知道,"Glocal" 是 "Global" 和 "Local" 結合而來的新詞匯,是上汽大眾放眼世界,深耕中國的說法。
上汽大眾之所以在中國市場征戰了 40 年依舊相當能打,這其實與對 "Glocal" 理念的持續堅持有着很大的關系。
要知道,不同于其他合資車企奉行 " 拿來主義 ",只是将產品原封不動地向國内輸出,上汽大眾則是一開始就對 "in China for China" 極為重視,認為本土化研發和技術引進同樣很重要。
當第一輛組裝桑塔納下線時,上汽大眾這個合資車企就注定不平凡,它為中國汽車市場開啟了合資模式的探索,帶動了一大批配套工業的技術進步,在中國汽車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996 年,上汽大眾成立了技術研發中心,走出了一條德國品牌、技術與中國市場需求相結合的典範之路;2008 年,由上汽大眾自主設計和研發的 A 級車 LAVIDA 朗逸成功上市,成為合資車企本土化創新開發的典範。
所以,憑借德國大眾過硬的品質,以及德系品牌的技術實力及嚴謹态度,再結合中國消費者需求、實際路況、車況以及國人的駕駛習慣和生活場景,上汽大眾打造出來的產品,往往都非常符合中國消費者的需求,才能誕生諸如桑塔納、朗逸、帕薩特、途觀等爆款。
也正是有着這種深入骨子裡的本土化研發理念,才造就了上汽大眾在燃油時代的輝煌,才能使其在合資車企中脫穎而出,帶來出色體驗的產品,成為合資陣營的持續引領者。
如今,面對行業轉型,"Glocal" 可以說就是 "in China for China" 理念的進一步深入,是以過去 40 年深耕中國的經驗,總結出的 Glocal 模式。
但别管是 "in China for China",還是 "Glocal",其本色未變,只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上汽大眾會怎麼去做?
02
面對行業變革,用戶體驗就是硬道理
與過去燃油時代不同的是,現在油向電轉換的時代中,不但消費者的需求發生了很大變化,有了各種各樣的需求,而且車企也需要緊跟消費者思維的轉變,從傳統的汽車制造商,向移動出行提供商的角色轉變。
那麼,在這個時代背景下,上汽大眾的 Glocal 又會怎麼去做?
實際上,不管是做產品還是做服務,任何優秀的企業都得落腳到用戶體驗上。這其實是上汽大眾的優勢所在。
要知道,深入上汽大眾骨子裡的 "Glocal" 理念,本身就是基于中國消費者的真實需求而來,本身就是為了提升用戶體驗而來。
所以,面對當下行業變革,上汽大眾當然知道消費者的真實需求是什麼。比如更多元化的產品,更多元化的場景需求等。
基于這樣的時代背景以及消費者的需求變化,上汽大眾在 Glocal 理念下,在產品層面實現了 ICE 燃油、PHEV 插混、BEV 純電三線并進的策略。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PHEV 車型是上汽大眾獨立研發,專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制的,是結合了當下中國市場的需求及使用場景而特别開發的,并且 " 油電同價 " 策略也進一步增強了消費者對上汽大眾插混車型的好感。
至于純電和燃油不用多說,前者則是 ID. 系列,它已經成為上汽大眾乃至整個合資品牌的新能源标籤,其銷量已趕超小鵬、蔚來,後者則依舊沒有停止技術更新,全新的 1.5T EVO II 發動機不但動力更強,能耗還更低,滿滿黑科技。
目前,上汽大眾的產品極其豐富,從轎車到 SUV 再到 MPV,從燃油車到混動車再到純電動車,從家庭用車到個性之選再到改裝潮玩,其他品牌比不了。
除了在產品層面做到多元化,作為可靠的移動出行夥伴,上汽大眾還深入後市場和改裝業務,短期内圍繞用戶用車場景解決用戶痛點。
去年 9 月和 12 月,上汽大眾分别與神州租車和一嗨租車全面戰略合作,除了傳統新車采購外,還打通了汽車消費與出行消費跨界融合,包括車輛采購、汽車金融、品牌營銷、會員聯動、汽車後市場、二手車銷售以及汽車智能等多個領網域深度合作。
此外在改裝業務方面,目前上汽大眾已陸續為全系產品開放個性化改裝及配附件選購服務,涵蓋外觀類、内飾類、智能科技類、戶外系列等,并在全國線下開設了可供改裝更新的門店 200 餘家。
有了官方提供的改裝業務,上汽大眾的用戶也能享受到個性化的用車體驗,帶來屬于自己的汽車生活。
所以,上汽大眾的 Glocal,實際落腳在為用戶帶來更出眾的體驗上。
03
Glocal 的背後,是對用戶、產品、品質的重視
為什麼上汽大眾對 Glocal 如此堅持?
在别人都在走 " 拿來主義 " 的時候,上汽大眾卻走 " 結合主義 ",這其實是上汽大眾為了給自己更高的要求。
一味地 " 拿來主義 ",只能讓消費者去适應企業、适應產品,可一個成熟的市場往往是買方市場,是更需要企業去适應消費者的,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懂他們。
長期以來,上汽大眾根據中國市場消費者習慣,擁有了一套成熟且完備的本土化研發體系,并在桑塔納、朗逸、途觀 L 等一代代創造了銷量奇迹的 " 神車 " 上得到充分驗證。
可以說,上汽大眾 Glocal 的背後,首先是不斷滿足中國市場與用戶需求,是對用戶的充分重視。
其次是對產品極為重視。
對于車企而言,產品就是根,如果產品太少,不夠豐富,勢必會錯失不少用戶。也只有完善的產品布局,消費者才會不愁沒得選。
所以,上汽大眾在當下行業變革之際,采用三線并進的策略,其實就是為了滿足消費者對動力形式的不同需求。而目前完善的產品布局,已經足夠讓消費者挑得眼花了。
除了對用戶、產品的重視外,Glocal 背後,更有上汽大眾對品質的高要求。
畢竟,德國人在機械領網域的技術方面是出了名的精湛,德系汽車的優秀做工及品質同樣也是人盡皆知。
采用 Glocal 模式,既能夠借助德國大眾的先進技術,滿足用戶對極致性能、可靠品質的追求,還能夠充分利用本土化優勢及國内消費者的需求,來定制符合他們需求的產品,兼顧德系品質和用戶需求。
目前,上汽大眾不但有着智能、環保的 MEB 工廠,還有着安亭、黑河、新疆等三大試車場,建立起了完備的 " 全天候 "" 全路況 " 的試車場體系,研發實力及規模體系不斷進化,成為大眾汽車集團全球研發的重要一環。
觀點
上汽大眾的 Glocal,可以說是基于全球化視野、本土化需求和創新精神的結合,這并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根植于上汽大眾的骨子裡的 " 結合主義 "。
到了如今油電更替時代,上汽大眾的 Glocal 優勢更加顯現,尤其在致力于可靠的移動出行夥伴的全新思維下,上汽大眾已經憑借更出眾的體驗,實現了 " 搶跑 ",在新能源領網域的蓄能勢必将迎來釋放,加速企業轉型,繼續成為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