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國家醫保局:121個新藥談判成功,預計未來兩年減負超400億元,歡迎閱讀。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瞿依賢 12 月 13 日,在《2023 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以下簡稱 " 新版醫保目錄 ")調整發布會上,國家醫保局表示,在今年的醫保談判 / 競價環節,共有 121 種目錄外新藥談判成功,預計未來兩年可為患者減負超 400 億元。
具體來說,143 個目錄外藥品參加了今年的醫保談判,其中有 121 個談判 / 競價成功,成功率為 84.6%,平均降價 61.7%,成功率和價格降幅均與 2022 年基本相當。疊加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因素,預計未來兩年将為患者減負超 400 億元。
經相應程式,新版醫保目錄共新增 126 種藥品,其中腫瘤用藥 21 種,新冠、抗感染用藥 17 種,糖尿病、精神病、風溼免疫等慢性病用藥 15 種,罕見病用藥 15 種(其中阿伐替尼片同為腫瘤用藥),其他領網域用藥 59 種。同時,新版醫保目錄調出了 1 種即将撤市的藥品。
本次調整後,目錄内藥品總數将增至 3088 種,其中西藥 1698 種,中成藥 1390 種,慢性病、罕見病、兒童用藥等領網域的保障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國家醫保局表示,本次目錄調整,牢牢把握基本醫保 " 保基本 " 的屬性,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把提高用藥保障水平建立在經濟和财力可持續增長的基礎之上。同時,進一步發揮醫保 " 戰略購買 "" 價值購買 " 的引導和撬動作用,加大對創新藥的傾斜和支持,更好彌補罕見病等重點領網域保障短板,實現更高水平、更可持續的 " 保基本 "。具體表現為三點:
一是樹立支持創新的鮮明導向,以更大力度支持創新藥發展。健全從評審到談判全流程對創新藥的傾斜機制。在評審環節,堅持支持創新藥優先納入目錄的做法,組織專家對藥品創新程度、臨床獲益進行分級評價,使藥品的創新優勢能轉化為準入優勢。在續約環節,對于觸發簡易續約降價機制的創新藥,允許企業申請重新談判,重新談判确定的降幅可小于簡易續約的降幅,從而使臨床使用量較大的創新藥能夠以相對較小的價格降幅繼續與醫保續約。從調整結果看,包括上海華領醫藥研發的多格列艾汀片等 23 個目錄外創新藥談判成功,與整體水平相比,成功率高 7.4%,平均降幅低 4.4%。
二是 15 種罕見病用藥談判 / 競價成功,着力彌補相關病種的保障空白。針對罕見病患者 " 有藥買不起 " 的痛點,堅持多措并舉,在準入條件上連續三年取消罕見病用藥的獲批年限限制,在評審、測算等環節,明确予以傾斜,支持符合條件的罕見病用藥優先納入醫保。本次調整,共計 15 個目錄外罕見病用藥談判 / 競價成功,覆蓋 16 個罕見病病種,填補了 10 個病種的用藥保障空白。特别是戈謝病、重症肌無力等多年未得到解決、社會影響較大的疾病治療用藥被納入目錄,将產生良好的社會效果。初步估算,這批罕見病用藥納入目錄後,有望惠及近萬名患者,近萬家庭将重燃生活希望。
三是完善續約規則,初步建立覆蓋藥品全生命周期的支付标準調整規則。今年對談判藥品 2 年協定到期後的續約規則進行了完善,明确規定對達到 8 年的談判藥納入常規目錄管理;連續協定期達到或超過 4 年但未達 8 年的品種,如觸發降價機制,降幅減半。得益于本次規則調整,26 個藥品實現了 " 以更小價格降幅成功續約 " 的目标。
同時,本次調整中,先諾特韋片 / 利托那韋片組合包裝、來瑞特韋片、氫溴酸氘瑞米德偉片等 3 個國產新冠治療用藥以合理的價格納入目錄,将為疫情常态化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國家醫保局表示,新版醫保目錄将在 2024 年 1 月 1 日實施,下一步,國家醫保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将狠抓新版目錄落實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