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供應鏈積弊已深,王一博難救庫迪,歡迎閱讀。
缺乏資本助力,聯營商又不願繼續流血陪跑,庫迪靠蒙眼狂奔搶奪的規模優勢或将面臨崩塌。
作者 |Cindy
編輯 | 楊 銘
剛剛邁入 2014 年,咖啡茶飲賽道圍繞聯名就卷起來了。
據了解,包括滬上阿姨、庫迪、奈雪等在内的品牌都将在 1 月份推出新的聯名:滬上阿姨合作魔道祖師、庫迪籤約王一博作為新代言人、奈雪合作鲨魚貓。
這之中,又以近期頻頻推出新聯名的庫迪尤為活躍。
在王一博之前,庫迪曾籤約了另一流量藝人範丞丞作為品牌代言人,并與過去幾個月的時間内先後和粉紅小熊、《甄嬛傳》、《間諜過家家》等熱門 IP 牽手,推出了聯名系列產品。
遺憾的是,這些聯名均未在全網掀起太大水花,反倒是周邊時不時缺貨的吐槽會将大眾關注點再度引向其尚不成熟的供應鏈,讓他們對品牌的印象分日漸走低。
眼下,供應鏈問題仍未得到有效解決,新代言人能為庫迪帶去新的曙光嗎?
聯名頻頻啞火,口碑不升反跌
從範丞丞到粉紅小熊、《甄嬛傳》、《間諜過家家》等,庫迪過去兩個月合作的 IP 基本都自帶熱度,甚至橫跨了二次元粉、電視劇粉、流量明星粉數個圈層,結果卻是沒有一次聯名收獲到了現象級出圈的熱度。
誠然,合作的 IP 不具備太高的國民度是原因之一。
像是同樣聯名動畫 IP 的瑞幸選擇的就是國民度明顯更高的《貓和老鼠》,在社交平台微博的話題廣場,二者相關話題的熱度差異十分明顯。截至目前,# 庫迪咖啡間諜過家家 # 話題總閱讀為 389.6 萬,# 瑞幸 貓和老鼠 # 話題總閱讀則以達到 2.3 億。
《間諜過家家》本就源自相對小眾的二次元圈層,熱度不及《貓和老鼠》尚情有可原。但,在國内已翻紅無數次的《甄嬛傳》也沒能帶火庫迪的聯名,品牌就很難完全置身事外了。
在電視劇讨論熱度相對較高的抖音平台,# 甄嬛傳已超 700 億次的播放量與 # 庫迪甄嬛傳聯名剛過百萬次的播放量,實在相去甚遠。
聯名啞火在消費行業也不算新鮮事,但至少,不能讓本是為提升品牌口碑和銷量的聯名淪為消費者扣除品牌印象分的審判大會。
可跑出 6000 家門店規模的庫迪,因疏于供應鏈建設和管理,正在讓自身陷入 " 聯名越多、吐槽越狠 " 的困境。
在頻繁推出聯名以前,庫迪就曾因店内熱狗、厚乳拿鐵等產品時不時斷貨或者過早售罄引發過消費者的不滿,直呼 " 煩死了 "。
聯名以後,周邊缺貨更是成為常态,那些期待已久的粉絲朋友因為沒能拿到想要的周邊產品只能忍不住抱怨," 庫迪怎麼聯名都做不好 "。
供應鏈不給力,經常性訂不到貨的聯營商也是有苦難言。
早前就有聯營商表示自己店内麥芬等甜品以及單杯打包袋經常缺貨,聯名活動上線後,周邊更是訂不到。
這一次,王一博的聯名活動尚未開啟,就有聯營商在内部群開始 " 憂心 " 訂不到相關產品。再次印證了聯名周邊缺貨已是常态。
早些時候,業内盛傳庫迪在 6 月已經開始通過銀行承兌匯票給供應商做結算,由此可推測庫迪當前的現金流狀況可能并不樂觀。如此一來,供應鏈建設需要耗費的真金白銀在短時間内也恐怕很難得到徹底解決。
而在那之前,再火爆的 IP 大概率都難救庫迪的口碑。
無效聯名背後,狂奔隐憂難解
于消費品牌而言,聯名能否掀起國民級熱度的确存在一定玄學,但可确定的是,若能兼具合作品牌的國民度夠高、聯名新品的口味夠好這兩點,聯名熱度并不會太低。
庫迪之所以數次出現對口碑、銷量無太大助力的無效聯名,本質還是受累于疏于提升的供應鏈能力、研發能力和營銷能力。
成立初期,庫迪靠着長時間的低價以及對聯營商的補貼策略,在連鎖咖啡這片尚未發展成紅海的市場瘋狂攻城略地,達成了如今的 6000 多家門店規模。
但這個過程中,其不論是供應鏈、研發還是營銷都沒能同步精進,為後續的長遠發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供應鏈能力的不成熟,導致 " 缺貨 " 成為不少門店的長期問題。在非聯名階段,缺貨會影響消費者的消費體驗;在聯名階段,缺貨會辜負粉絲群體對聯名 IP 的期待。長此以往,消費者對庫迪的印象分只會一跌再跌。
不止消費者,夾在中間的聯營商日子也不好過。
在前段時間熱度較高的《致庫迪咖啡公司管理的另一封信》裡,該聯營商就明确指出過周邊缺貨的問題,并表示," 周邊問題影響到的客戶群體非常廣泛,客人到店兌換沒貨,店裡小夥伴沒有一天不挨罵的。" 他認為 " 庫迪領導層忽視加盟商體驗 "。
產品研發層面,庫迪早期選擇 " 像素級復刻 " 瑞幸的菜單,什麼生椰拿鐵、瑞納冰等產品,都能在庫迪的菜單裡找到,缺乏辨識度。品牌做起來之後倒是開始推出有自身特色的產品了,但不僅至今未出一款爆品,還經常被吐槽新品難喝。
即便有《甄嬛傳》聯名加持,仍舊被吐槽難喝的桂圓紅棗阿膠燕麥拿鐵,某種程度上就是印證了庫迪研發能力的不足。
多輪聯名均未在全網掀起太大的水花,除開部分 IP 閱聽人相對較窄以外,庫迪自身對營銷的忽視也是可能原因之一。畢竟,在這個消費品牌都争着成為顯眼包的年代,不舍得在營銷上砸錢是很難得到 " 花心 " 的新時代消費者的關注的。
但這就又回到了 " 庫迪現金流可能不樂觀 " 這一老生常态的問題。更殘酷的是,不論是外部環境還是内部發展,都難以在短時間為庫迪的現金流 " 回血 "。
從外部環境看,在資本市場對消費項目考核趨嚴,并且以陸正耀為首的 " 前瑞幸财務造假團隊 " 背負着一眾黑歷史的背景下,庫迪要獲得外部資金的支持不會是易事。
從内部發展看,淡季出現的杯量下滑已讓不少聯營商決定退場,不少聯營商内部群裡都在被門店轉讓的消息刷屏。其中,有的門店還是位于萬達廣場等并不缺人流量的位置。
缺乏資本助力,聯營商又不願繼續流血陪跑,庫迪靠蒙眼狂奔搶奪的規模優勢或将面臨崩塌。屆時,等待它的只會是更嚴峻的生存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