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迪奧、蔻馳都看上的餐飲生意,歡迎閱讀。
文 | 紅餐網
時尚奢侈品牌的盡頭,是咖啡。
9 塊 9 咖啡商戰下,Miss Dior、Coach、Vivienne Westwood 等一批 " 高高在上 " 的奢侈品牌也來攪局,紛紛跨界賣起了咖啡。
奢侈品品牌密集布局咖啡賽道的背後,是怎樣的生意邏輯?
奢侈品品牌賣咖啡,價格同樣奢侈
8 月 8 日,薇薇安 · 韋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在北京三裡屯太古裡開設的咖啡店正式對外營業。
紅餐網在美團 App 查詢到,該咖啡店設立在 Vivienne Westwood 品牌服裝店的二層,店内有 4 張桌子,能容納 8 個人堂食。店内為消費者提供近 30 款餐飲產品,分為 " 茶拿鐵 "" 咖啡 "" 蛋糕 "" 冰淇淋 " 系列,售價在 25 元— 79 元不等。
△圖片來源:截圖自美團 App
不過,對于這樣的價格,一些消費着在社交媒體上直呼不敢恭維:" 從來沒喝過那麼難喝的咖啡,完全對不起這價格。"" 性價比太低了!一個蛋糕 69 塊,還不好吃。"
奢侈品品牌賣咖啡,并不是什麼稀罕事。尤其是近幾年,越來越多高端的品牌咖啡館開始湧現。
在魔都上海,蔻馳中國首家咖啡館(The COACH Coffee Shop)于 7 月底在上海黃浦區開業。美團顯示,該店同樣開設在 COACH 專櫃内,產品涉及咖啡、茶飲和冰淇淋,價格在 20-78 元不等,人均價格 43 元。
2023 年 12 月,Dior 咖啡館落地上海前灘太古裡,空間設計以寶藍色為色彩基調,店内售賣咖啡、甜點以及正餐,人均價格 424 元;
2023 年 6 月,梅森馬吉拉(Maison Margiela)在北京開設 Maison Margiela Caf é 北京首店,售賣咖啡、茶飲、甜品,人均價格 88 元;
2023 年 4 月,Ralph Lauren 在北京新門店中開設咖啡板塊,人均價格 62 元;
2020 年 11 月,蒂芙尼(Tiffany & Co.)在北京 SKP 開設一家擁有蒂芙尼藍特色的咖啡店,主推下午茶,產品涵蓋咖啡、蛋糕、雞尾酒,人均價格 270 元;
……
除了開設品牌咖啡館,奢侈品品牌的咖啡快閃店也與日俱增。
今年七夕,由 Miss Dior 聯手 Grid Coffee 在北京三裡屯推出限時快閃,推出兩款限定咖啡——售價分别為 48 元及 42 元;7 月底,日本高端珠寶品牌 MIKIMOTO 在上海張園開出限定 10 天的快閃店,售賣蛋糕和咖啡,價格在 68 元— 108 元不等;3 月,在 Gucci Ancora 線下空間與新品發布現場,Gucci 選擇與中國精品咖啡品牌 Grid Coffee 、Blue Bottle Coffee、%Arabica 展開合作。
咖啡成為了奢侈品品牌熱衷的跨界賽道。
為什麼奢侈品都愛 " 喝 " 咖啡?
那麼,為何奢侈品品牌們都愛 " 喝 " 咖啡呢?紅餐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唐欣認為,國内日益增長的咖啡消費人群以及市場,是這批奢侈品品牌跨界做咖啡的一大原因。
此前庫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穎波也曾對外表示,中國年人均咖啡消費量從 7 年前的 6 杯已增長至目前 15 杯。盡管增長速度已經很快,但與歐美等地區相比,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間。歐美地區的年人均咖啡消費量高達 600 杯以上,亞洲的日本和韓國的年人均咖啡消費量也接近 300 至 400 杯。
《2024 中國城市咖啡發展報告》數據顯示,2023 年中國咖啡產業規模達到 2654 億元,近三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 17.14%,預計今年将增至 3133 億元。
" 自 9.9 元咖啡等營銷活動的興起,培養了更多年輕人的咖啡消費習慣。飛速發展、高需求粘性的咖啡,已然成為中國市場穩定增長的消費寵兒 "。唐欣認為,咖啡賽道能夠觸及更多的年輕消費人群,這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奢侈品品牌對咖啡的涉足,因為能增加品牌在年輕消費人群的曝光度。
比如從喜茶、Manner 的聯名事件不難發現,讓年輕人 " 全款拿下人生中第一件奢侈品 " 成了相當好使的流量密碼。不少奢侈品品牌為增加曝光度,紛紛 " 下凡 " 搞跨界聯名、賣咖啡。
紅餐網留意到,每一家高端的品牌咖啡館設立之初,都會在社交媒體上有較高讨論度,迅速成為新晉網紅打卡點。
" 事實上,賣咖啡并非這些奢侈品品牌牌本意,它們更希望通過咖啡、蛋糕等,這些大家更容易接觸到的品類去拉近品牌與大眾的距離,吸引更多消費者,尤其是年輕 Z 世代人群前來體驗,為品牌注入更多年輕化調性。畢竟相比起步價萬元的包包,一杯咖啡的價格更是親切 "。唐欣說到。
MIKIMOTO 品牌相關負責人也表示," 希望通過咖啡這種年輕人喜愛的生活方式,更加貼近年輕消費者,為他們帶來更多生活方式體驗,吸引新的消費群體。"
9.9 咖啡圍剿下,奢侈品咖啡還賣得動嗎?
近幾年,國内咖啡市場在瑞幸、庫迪等連鎖品牌的帶動下,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
尤其是 "9.9 元咖啡戰役 ",至今都是中國咖啡市場的 " 主旋律 "。一批以星巴克為代表的 " 高端 " 代表的咖啡品牌,也不得不下場内卷,價格也一降再降。
因此在 9.9 就能買到一杯咖啡的時代,動辄 30 元,甚至上百元的咖啡價格,往往會被視為原罪。
盡管這批奢侈品咖啡大都以 " 咖啡飲品 + 甜品 " 的模式進行設計菜單,產品價格在 30 元到 100 元不等,但相較于普通咖啡店,這價格也實在不算便宜。
偏高的價格,如果在產品出品上還等不到保障,難免會引起消費者的反感。紅餐網在社交媒體上也留意到,大眾對于奢侈品品牌所開設高端的品牌咖啡館,不滿主要集中于 " 價格 " 和 " 服務 " 以及 " 出品 " 上。
" 拍照很好看,但别對咖啡有太多期待。只能說花 68 塊買了個奢侈品品牌入場券,加得到一杯寡淡無味的咖啡。"
" 咖啡不好喝!而且服務态度一點也不好,買奢侈品挑客人就算了,賣個咖啡還挑客人嗎?"
" 咖啡難喝,東西難吃!打卡一次就不會再來的店,建議還是老老實實賣奢侈品吧,餐飲還是别碰了 "。
" 隔行如隔山,飲料難喝還死鬼,除了拍照好看,一無是處。"
" 咖啡根本不值 68 塊,還沒 9.9 的瑞幸好喝。"
不過,似乎也有奢侈品品牌意識到這點,開始用 " 免費咖啡 " 進行引流。從 5 月— 10 月,Dior 咖啡館每日下午 3-5 點限量推出 80 杯飲品免費領,吸引不少消費者前去 " 薅羊毛 "。
做餐飲是長期主義,短暫的熱度換不來長久穩定的經營。唐欣說到:" 面對仍處于快速變動期的中國咖啡市場,奢侈品品牌需要關注的是如何将自身品牌文化和咖啡相結合,形成自身獨特優勢,以此反哺品牌業務。否則,即便背靠再有名氣的的奢侈品品牌,只要咖啡不好喝,東西不好吃,消費者就不會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