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誰是“卷王”?互聯網大廠人效大比拼,拼多多上半年人均創收千萬,歡迎閱讀。
本文來源:時代财經 作者:徐曉倩
圖源:Pixabay
" 人效 " 比拼之風,彌漫在各大互聯網公司上空,也頻繁出現在績效考核的條目之中。
所謂 " 人效 ",即營收除以人員數量,常用作衡量人員效率的指标。降本增效成為各大企業管理的主旋律," 低人效比 " 往往意味着資源浪費、管理不善、人員冗餘。
兩年前,阿裡、騰訊等互聯網大廠就已拉開降本增效大幕,諸多邊緣業務接連收縮,人員規模開始下降。一向特立獨行的拼多多,也因違反 " 人海戰術 "、" 大力出奇迹 " 的常規戰術走向台前。2023 年底,拼多多市值首次超越阿裡。外界不斷分析,試圖得出原因—— " 人效 " 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大廠們說幹就幹,開始效仿拼多多用人法則,将 " 人效 " 提至重要位置。
時代财經梳理阿裡、騰訊、拼多多等多家互聯網大廠 2024 年上半年的 " 人效 " 數據,拼多多依然領先,其他大廠也在積極調整,提營收、控開支、降成本。
拼多多員工或最卷,1 人頂 5 人
今年上半年,各互聯網大廠穩住營收,繼續向上攀爬——京東實現營收 5514 億元,收入最高;其次是阿裡,營收 4651 億元;騰訊以 3206 億元營收位列第三。三巨頭的同比增速分别為 4%、5%、7%。
拼多多、小米、美團等依然保持高增長态勢,同期營收分别為 1839 億元,1644 億元,1556 億元,均實現了超 20% 的增速。其中,拼多多增速最快,實現了 105% 的增長。
各互聯網大廠無不在加強自身的賺錢能力,大多實現超兩位數增長。今年上半年,騰訊淨利潤高達 895 億元,同比增長 72%;京東淨利潤 197 億元,同比增長 53%;美團淨利潤 167 億元,同比增長 107%;拼多多淨利潤達 600 億元,同比增長 182%;小米淨利潤 92 億元,同比增長 17%。
互聯網大廠上半年人效排名 時代财經制圖
(* 人效 = 營收 / 人數,人數以官方最新公開的數據為準)
營收增長,大廠的員工規模并未出現明顯擴張。據最新數據,阿裡員工總數已達 19.82 萬人;其次是美團,員工數量為 11.47 萬。騰訊員工總數為 10.55 萬人,小米員工數量為 3.75 萬,拼多多員工數最少,僅有 1.74 萬人。京東對外大規模招聘,員工數量已升至 51.71 萬。
拼多多延續了 " 卷王 " 風格,上半年 " 人效 " 達到驚人的 1056.90 萬元。去年同期,拼多多 " 人效 " 為 691.7 萬元,今年上半年人效增長至去年的 1.6 倍,2023 年全年,拼多多人均創造營收 1904.61 萬元。
今年上半年,雷軍頻繁為小米汽車站台,以直播形式自駕小米 SU7 奔赴上海、杭州、南京等多個小米汽車交付中心。創始人日夜兼程,這一工作風格似乎也影響了小米員工的效率。數據顯示,小米以 444.32 萬元 " 人效 " 位列第二。去年同期,小米的 " 人效 " 為 384.24 萬元。
今年上半年,騰訊、阿裡、美團、京東 " 人效 " 分别為 303.89 萬元、234.66 萬元、135.66 萬元、106.63 萬元。這意味拼多多單個員工創造的營收是 " 老大哥 " 阿裡的 4.5 倍。
阿裡的 " 人效 " 提升明顯,去年同期僅有 180.53 萬元。随着組織架構調整大幕的拉開,阿裡進行了大刀闊斧的降本增效,今年上半年員工數量比去年同期減少 3 萬人。
一名前阿裡員工向時代财經表示,變革帶來最直觀的影響在于高效完成組織瘦身,讓業務地帶模糊的員工被單獨劃分出來了。" 如果在規定的時間沒有融入合适的項目組,不得不面臨集體解散的風險。"
學會省錢,大廠回歸老本行
往日的互聯網大廠以高薪最具吸引力,如今用人門檻也在提高。
" 兩三年前,綜合素質不錯的應屆生一般都有入選資格,放到今年,即便是應屆生,也會要求有從事相關項目的經驗。" 上海獵頭楊珍(化名)向時代财經表示,在她看來,大廠的招聘策略變得越發謹慎、保守。
想回歸互聯網行業的亞楠,最近半年投了上百份簡歷,只收到 5 次面試通知。" 總包收入比之前少了 20 萬元,獎金和福利縮減明顯。身邊有的朋友輾轉了好幾家互聯網公司,每月收入還是和之前持平。" 亞楠說。
仍有大廠在大舉招兵買馬,提升薪酬開支。今年上半年,美團員工薪酬福利開支是 224 億元,相比去年增長 7.9%;由于汽車業務投入較大,小米員工薪酬福利開支 105 億元,相比去年增長 18.28%。
人效比拼,只是競争加劇的一個側面。拼多多營收規模不斷增長,電商行業格局生變。阿裡、京東兩位電商 " 老大哥 " 也在求變," 僅退款 " 漸成電商标配,平台流量分發規則也在改寫,各項權益向用戶傾斜。
一系列舉措之後,阿裡、京東重回增長軌道。今年第二季度,淘天集團實現購買人數、購買頻次雙增長,訂單量取得同比兩位數增長。京東集團财報表示,二季度,京東的季度活躍用戶增速、用戶購物頻次上繼續保持了同比雙位數的增長勢頭。
放眼本地生活業務,掌握流量入口的抖音強勢入局,快手、小紅書緊盯這一地盤,長期穩坐頭把交椅的美團需要打一場硬仗。今年上半年,美團展開了三次組織架構調整,目的是打通到家和到店兩塊核心業務,盤活各業務板塊資源。
既然花錢要花在刀刃上,那就意味着要嚴控其他項目的費用支出。
2024 年第二季度,騰訊的交易成本、内容成本只分别同比增長了 1%、6%;京東的營銷開支增長僅為 7%;阿裡巴巴營業成本占收入的比重降至 59.8%,去年同期這一占比為 60.9%。
互聯網大廠也在嚴控新業務投入,虧損得以有效收窄。
最新财報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團新業務板塊經營虧損同比收窄 74.7%,降至 13 億元。長期燒錢的阿裡本地生活業務進一步得到優化,虧損從去年同期的 19.82 億元收窄至 3.86 億元,超出市場預期。
" 大廠回歸老本行大多是出于自身發展需求。增速放緩,主營業務就會成為最穩健、最安全的護城河,為企業貢獻穩定的現金流。同時,聚焦核心業務也有利于優化、統籌内部資源,加強運行效率。" 互聯網分析師丁道師向時代财經分析。
競逐同一片市場,沒有誰可以立于不敗之地,時刻要警惕超車者。誰能從重投入的賽道率先獲得增長,找到利潤、成本和增長的平衡點,或許就可以最先跨越轉型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