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智駕一标配、比亞迪破萬億!,歡迎閱讀。
" 開天眼 " 的比亞迪,市值再破萬億。
短短 5 天,比亞迪的股價上漲超 20%,市值暴漲近 200 億。
回溯第一次市值破萬億,是在 2022 年 6 月。
那時的比亞迪,毅然決定 All in 新能源,帶着第四代混動系統 DM-i 和刀片電池,從此與燃油車割袍,剛成為唯一月銷破 10 萬的車企。
這次時隔三年,再次站上萬億市值高度,比亞迪甩出三張王炸:
全系高階智駕徹底掀桌,之前在智能汽車競速中的短板,一夜之間被比亞迪補齊了。
就在比亞迪智駕全系上車第二天,小鵬股價跌了,特斯拉股價跌了,賽力斯的股價也跌了……
比亞迪三張王炸改寫智駕格局
對汽車行業而言,比亞迪的智能化戰略發布會,無疑是一記驚雷。
無他,只因比亞迪宣布:" 天神之眼 " 高階智駕,全系标配。
按照不同級别," 天神之眼 " 給出 A、B、C 三種方案,分别對應金、紅、藍三色尾标。
C 方案主要面向 15 萬級以下車型,配備 12 個攝像頭 +5 顆毫米波雷達 +12 個超聲波雷達,沒有激光雷達,可實現高速 NOA 功能。
部分車型采用英偉達 Orin N 芯片,算力約 84TOPS;還有部分車型采用地平線征程 6M 芯片,算力 128TOPS。
B 方案應用在騰勢等中高端車型上,可實現高速 + 城區 NOA。
配置上和 Momenta 合作,與 C 方案的主要區别在于,B 方案配備一顆激光雷達,以及采用單張算力更高的芯片—— 254TOPS 的英偉達 Orin-X。
金标頂配 A 方案,百萬級的仰望專屬,增加到三顆激光雷達,以及兩張英偉達 Orin-X 芯片,主攻城區無圖 NOA。
相同顏色尾标的天神之眼車型,傳感器的數量、類型、位置,集成模塊完全相同,這也說明比亞迪在内部,已經形成了智駕的統一方案、統一架構。
在此之前,高階智駕由于成本相對較高,原本是 20 萬級以上的專屬。
一套高階智駕方案,往往要配備十多個攝像頭和雷達,市面上,一顆前攝像頭大約是 300-500 元,其他攝像頭價格在 150 元左右。
超聲波雷達大約是 50 元應該,角雷達約 200 元,4D 成像毫米波雷的價格則在 500-1000 元。
更貴的是激光雷達,盡管價格正在下探,一顆激光雷達的售價仍在 3000-5000 元左右,更别說網域控制器,有芯片這個大頭,整套下來幾千到上萬不等。
既然要把高階智駕價格打下來,那麼成本也得跟着降。
比亞迪一邊和供應商合作——比如仰望、騰勢,用的 Momenta 方案,方程豹用了華為 ADS,王朝海洋與大疆卓馭合作——一邊正在通過自研降低成本。
比如首創的前視三目,包括兩顆 120 ° 的廣角 + 一顆 30 ° 的長焦,都是 800 萬像素,可以實現 10 倍稠密點雲,效果甚至堪比激光雷達。
再加上比亞迪所具備的規模化量產實力,整體成本降低了至少約 30-40%。
這給比亞迪的 " 大殺招 " 提供了底氣:盡管全系更新高階智駕,售價卻基本沒有變化。
也就是說,買一輛高階智駕的車,最低只需要 6.98 萬元(入門 A0 級小車海鷗)。(快科技轉載勘誤:實際上是 7.88 萬,6.98 萬元車型雖叫智駕版,但僅有定速續航功能)
這意味着三張王牌一出,高階智駕門檻驟然拉低——甚至不再成為門檻。
也意味着,入局較晚、智能化原本落後半步的比亞迪,自此補齊了最後一塊短板。
2025 年,智能化開卷
在内卷這條路上,比亞迪總是充當 " 鲶魚 "。
2023 年 2 月,比亞迪喊出 " 油電同價 ",用同等能耗和動力,但價格更低的車型宣戰,那一年新能源與油車之間硝煙彌漫,打得難舍難分。
2024 年 2 月,比亞迪把口号換成了 " 電比油低 ",價格進一步下探,新能源汽車占領上風,彼此之間的競争也愈發激烈,曠日持久的價格戰陷入拉鋸當中。
今年 2 月,比亞迪祭出 " 全民智駕 " 的新招,行業内卷新方向已經明了。
在比亞迪之前,已有一位高階智駕下探的玩家,那就是寶駿。
從去年 9 月,雲海全系标配高階智駕開始,目前的寶駿汽車,已全系标配大疆的 " 靈眸智駕 2.0Max",價格下探至 10 萬級。
而在比亞迪之後,智能化内卷,即将從不同方向、不同維度掀起風暴。
在比亞迪前一天,長安先發布了智能化戰略 " 北鬥天樞 2.0",這個計劃耗時打磨 3 年,構建起了 "1+7+N" 的技術架構:
以中央計算平台為核心,涵蓋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車控、智能雲服務、智能安全、智能能源、智能制造七大技術網域。
按照長安的計劃,他們将在未來三年,推出 35 款智能網聯汽車,2027 年實現 L4 級自動駕駛量產。
并且從今年起,長安将全面停止非智能化新車型的開發。
吉利也火速跟進,宣布将在今年 3 月初,發布其 AI 智能化戰略布局。
小鵬把發力點放在了 L3,何小鵬給出了時間表:
今年年中,小鵬将推出 V6 全新大版,也就是準 L3 能力高階自動駕駛,在何小鵬看來:
這是全面超越 FSD V13 能力的開始。
到年底,小鵬将推出真 L3 級别的軟體和硬體冗餘能力的自動駕駛。
比亞迪這一拳,影響的不單的汽車行業,也帶動了智駕相關的整個上下遊鏈條。
就比如 " 天神之眼 "-C 用到的芯片,部分來自國產供應商地平線的征程 6。
随着比亞迪的市值大漲,地平線的股價相比年初也大幅增長了 70% 左右。
況且真正從 " 少數人的智駕 ",變成 " 全民的智駕 ",還有很大的增長潛力。
據中汽協的數據顯示,2024 年中國汽車市場中,提供高階智駕功能(不包括僅有 L2 功能的車輛)的不超過 10%,幾乎全部集中在 20 萬以上價位。
但 70% 的銷量,集中在 20 萬以内的車型區間,絕大多數中國車主,還沒有接觸到高階智駕。
一場更加殘酷的内卷正在加劇,對于有智駕產品和能力的玩家,2025 年必須面對用戶、市場、輿論提出的尖銳問題:
智駕為什麼不能标配?額外加價怎麼證明物有所值?
也許,宣判 " 生死 " 的時刻,也會提前降臨。
但可以确定的是,2025 年在售的新車,沒有智能駕駛,幾乎就是 " 買來即落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