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縣網域經濟如何轉型?安丘的思考與實踐:以科技創新謀未來——專訪安丘市委書記賈勤清,歡迎閱讀。
财聯社 8 月 14 日訊(記者 崔曉麗)安丘市位于山東半島中部,由濰坊市代管,是國務院批準的首批沿海對外開放縣市之一。
上世紀 90 年代,安丘曾被評為全國百強縣。但在企業經營不善、轉型步伐不快等因素影響下,工業經濟多年不振。受此拖累,安丘市雖有 " 中國蔬菜出口第一縣 " 的美譽,但 GDP 排名在濰坊市常年靠後,重振工業成為安丘人心中的最強音。為此,近年來,安丘市将 " 決戰工業 " 擺在首位,堅定不移地推進 " 工業立市、工業強市 " 戰略,經濟發展全面提速,各項經濟指标逐年向好。
縣網域強,則國家強。在縣網域經濟向着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安丘有哪些成績、經驗和計劃?2023 年,是安丘 " 決戰黃金五年、衝刺第一方陣 " 的關鍵之年,安丘能否順利逆風翻盤?安丘市委書記賈勤清近日接受财聯社記者專訪,講述了安丘在縣網域經濟轉型過程中的思考與實踐。
專精特新企業支撐安丘經濟穩增長
财聯社:根據安丘市政府工作報告,2023 年是安丘決戰 " 黃金五年、衝刺第一方陣 " 的關鍵之年,安丘地區生產總值預期增長 6% 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預期增長 8% 以上。而今已進入 8 月,上半年完成情況如何?
賈勤清:今年以來,我們錨定 " 拼經濟拼發展,争一等、争第一 " 的主基調,凝心聚力、擔當實幹,決戰黃金五年、衝刺第一方陣邁出新步伐。上半年,各項經濟指标增長勢頭強勁,重點關注的 11 項經濟指标中,有 10 項高于濰坊市平均水平,其中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 5.9%、稅收收入增長 43.3%、工業提供稅收增長 113.2%,增幅均居濰坊 8 縣市第 1 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 3.8%,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 11.6%,工業用電量增長 1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 6.5%,實際使用外資 5301 萬美元,均居濰坊市前列。
财聯社: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安丘市經濟增速自 2019 年以來,連續多年穩步提高,位居濰坊市前列,這些成績的取得您認為主要得益于哪些因素?安丘做了哪些工作?
賈勤清:我們始終堅持 " 擴增量、優存量 " 兩手抓,全力培育一批專精特新高成長性企業,着力構建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
堅持項目為王,組織開展 " 雙招雙引攻堅年 ",招大引強、招名引優、招新引特,今年新籤約引進匯源果汁全產業鏈、中新能配棉產業園等過億元項目 43 個;精華粉體設備、盛寶玻璃纖維、拉普達重工等一批重點項目加快推進,這些項目的落地建設,為安丘經濟騰飛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
堅持企業為根,制定出台了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23 條措施,建立高成長性企業培育庫,一企一策、精準培育,引導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目前,省級以上高成長性企業達到 69 家,像金鴻新材料、藍想環境科技、埃爾派粉體科技等企業都是行業領網域的佼佼者。
堅持環境為金,創新推行服務企業專員制度,打造 " 安易辦 " 政務服務品牌,推出企業開辦秒批、拿地即開工等特色做法,全力塑造極簡服務機制、極優服務平台、極細服務流程、極速服務效率、極致服務質量 "5 極 " 服務模式。今年,我市 " 一次辦好、流程再造 " 政務服務國家級試點通過驗收,全省唯一。
科技創新是 " 強市 " 之基
财聯社:從各地的政策和政府工作報告來看,很多縣級城市的轉型、高質量發展思路都大同小異,未來產業的發展方向都聚焦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高端裝備等新興產業上,而且都在尋求產業鏈的完備,或者產業集群。您怎樣看待這種現象?
賈勤清: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關鍵要結合資源禀賦打好特色牌。我們立足實際,謀劃确定食品加工、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節能環保四大主導產業,一業一策、精準發力,力争 3-5 年時間内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裝備制造產業,目前多種業态集聚成勢,以拉普達、中科滕森為代表的整機裝備業,以埃爾派、精華為代表的粉體設備業,以華安鐵塔、五洲鼎益為代表的電力鐵塔業,以盛祥、華豐為代表的動力裝備業,均擁有核心競争力、掌握行業話語權。
食品加工產業,立足 " 世界菜籃子 " 優勢,聚力打造中日韓高端預制菜食品產業園,引進了正大、中糧、華潤、日世、匯源等知名企業落地,打造覆蓋農產品生產、加工、研發、出口的全產業鏈,年出口蔬菜 40 萬噸,出口額常年占全省的 1/7,連續 7 年被确定為全國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
節能環保產業,堅持一體化發展、差異化競争,在多個細分領網域獨占鳌頭,像藍想環境的消白霧、天潔環保的礦山粉塵治理、恒科環保的脫硫脫硝、盛寶科技的傳熱換熱等,都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電子信息產業,乘 " 雲 " 而上、加 " 數 " 前行,引進了總投資 10 億元的青雲數據湖產業園,建設環膠東半島唯一的城市數據湖;同時,深化與全球微電聲領網域龍頭企業歌爾集團合作,共同打造怡力智能硬體制造產業園及配套產業園,建成後将成為北方最大的智能硬體制造基地。
财聯社:安丘如何定位自己的經濟轉型方向?與其他縣級市相比,安丘的轉型之路有何不同?
賈勤清:近年來,經過持續不斷地打基礎、蓄能量,安丘的轉型之路既具備充足的後勁優勢,也具備廣闊的潛力優勢。
我們有内聯外暢的高品質區位,濰日高速、濰青高速、濟青高速連接線建成通車,京滬高鐵二通道将在安丘設站,打造起 " 三面高速、東有高鐵 " 的大交通格局。優越區位加上便捷交通,讓安丘在膠東經濟圈的地位更加凸顯,高鐵時代、高速路網的紅利将加速釋放。
我們有定位清晰的高能級平台,高标準規劃建設的 " 一區四園 " 從無到有、全面起勢,初步形成了沿鏈聚合的生态主導力,實現了從 " 概念性規劃 " 到 " 實質性進展 " 的突破。像中日韓高端預制菜食品產業園,目前,已有國藥藥材健康食品產業基地、匯源果汁全產業鏈等 10 個項目籤約入駐,與 30 餘家龍頭企業達成意向;節能環保產業園,已落地中節能、南大環境等行業龍頭,成立產業聯盟、孵化中心,入圍全省十大生态環保產業特色園區。
我們有加速崛起的高成長企業,開展 " 百企倍增 "" 千企技改 "" 造林育苗 " 三大行動,推動骨幹企業邁上新層級。像金鴻新材料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主持制定國家标準 3 項、行業标準 2 項,軍用碳化矽防彈陶瓷填補國内空白,民用反應燒結碳化矽市場占有率國内第一,發展成為亞洲最大的碳化矽制造商,入選國家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财聯社:您認為什麼是縣網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安丘是怎樣做的?
賈勤清:我們常說 " 無工不富 ",就是說工業是縣網域經濟發展的基石。對安丘來講,工業是強市之本,更是發力靶點。為此,我們把決戰工業擺在首要位置,把培強專精特新企業作為重點關鍵,不斷增強工業經濟的韌性,釋放縣網域經濟活力。
針對專精特新企業,我們梳理确定了資源受制、同質競争、亟待更新、賦能突破等四種類型,分類施策、精準培育,引導企業深耕細作、加力突破,努力将 " 一米寬 " 的細分市場做到 " 百米深 "。像資源受制型企業,我們篩選過去三年營業收入增幅 30% 以上的 25 家企業,建立重點庫、打好育苗牌,實行政策優先保障、土地優先供給、資金優先投入、人才優先支持等 " 四個優先 " 辦法,助力企業做大做強。今年,全力支持金鴻等 3 家企業加快上市步伐,力争年内實現企業上市零突破。像同質競争型企業,我們加強頂層設計、精準引導,做好 " 聚、合、帶 " 三篇文章,篩選确定 30 家企業集中攻堅,鼓勵企業競速 " 專精特新 " 賽道,深耕細分領網域,打造拳頭產品。比如,藍想環境科技,是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工信部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該企業的消白(霧)綠色環保智能裝備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一,每年可為客戶節水 7000 萬立方米,相當于 7 個西湖。
雖然安丘的制造業整體規模不是特别大,但是經過多年培育發展,各個細分行業的标杆企業比較多,是未來安丘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支撐保障,我們将不遺餘力把這些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成為行業龍頭、單項冠軍。
聚力打造協同與創新型產業體系
财聯社:安丘市提出要 " 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怎樣理解這句話?對于可持續發展的縣網域經濟來說,需要一個怎樣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賈勤清: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是長期性系統性工程,對于壯大經濟綜合實力、提升縣網域競争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我們立足安丘實際,堅持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主攻方向,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培育新興產業,不斷提升發展優勢、創新發展動能、優化發展生态。
聚焦高端化,鼓勵引導怡力、檸檬、博萊特等骨幹企業向高而攀、向遠而行,全力膨脹規模、延鏈強鏈,精準支持渠風、魯安、信川、鼎正等企業在優勢領網域深耕細作,培育一批代表先進前沿、引領行業發展的标杆企業。今年實施檸檬生化豌豆蛋白、魯安藥業鋁碳酸鎂等重點技改項目 61 個,博陽機械 5G 數字化車間等 14 個項目列入省技術改造導向目錄,金鴻新材料入圍省新材料領軍企業 50 強。
聚焦智能化,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充分發揮怡力精密制造的龍頭作用,沿鏈布局元平台、元技術、元企業等關聯項目,入選全國縣網域數字經濟 50 強縣。加快推進智改數轉,引導企業與海爾卡奧斯等高端平台合作,旭能環保等 8 家企業上榜省數字經濟晨星工廠、數字賦能優秀產品,盛祥智能制造等 4 家企業被認定為省數據管理貫标試點企業。
聚集綠色化,一方面,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以打造 " 環境醫院 " 為理念,引導企業開發新產品、研發新技術,推動節能環保產業實現全鏈條發展。另一方面,嚴把項目準入門檻,嚴格項目審批備案,堅決防止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上馬,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财聯社:安丘是農業大縣,是 " 中國蔬菜出口第一縣 ",在農產品質量與流通等方面,都已經走在了全國前列。在農業領網域,安丘的下一個目标是什麼?計劃如何做?
賈勤清:安丘是傳統的農業大市,現代農業獨具特色、優勢突出,是著名的姜蒜之鄉、蜜桃之鄉、櫻桃之鄉、草莓之鄉,年產優質農產品 460 多萬噸,出口蔬菜 40 萬噸,出口額常年占全省的 1/7,連續 7 年被确定為全國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被譽為 " 世界的菜籃子 "。下步,我們将深挖潛力、放大優勢,全力打造農業開放發展高地。
強化平台拉動,優化完善中日韓高端預制菜食品產業園等平台建設,圍繞產業前後端、上下遊,加大招引力度,提質優勢產業、壯大新興產業、布局未來產業,推動形成集聚發展的良好格局。高标準建設中國果蔬貯藏加工技術研究中心濰坊分中心,引入南京農業大學共建校企合作平台,進一步提升產業能級。
突出龍頭帶動,充分發揮正大、中糧、日世、龍大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新型服務業、鄉村制造業、鄉村休閒旅遊業等,貫通產加銷服,融合農文旅教,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提高產業增值增效空間。積極推行 " 土地托管 "、沃華大蔥全程機械化生產等社會化服務模式,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深化質量驅動,優化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綜合管理服務平台,全面推行食用農產品 " 電子安全碼 ",健全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标準體系,确保農產品檢測合格率保持在 99% 以上,讓 " 舌尖上的安全 " 更有保障。
加快品牌推動,突出抓好 " 安品味來 " 區網域公用品牌運營,推動安丘特色農產品對接盒馬鮮生等 " 新零售 " 渠道,加速搶占國内高端市場。深化 " 跨境電商 + 國際認證 + 出口基地 " 模式,優化農產品加工出口、國際貿易通關便利化等特色服務,确保農產品出口持續穩定增長。
财聯社:縣網域雖小,卻一頭連着城市,一頭連着農村,國家近年來特别強調要加快區網域經濟協調發展、做大做強縣網域經濟,這就對縣網域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安丘在這方面有何經驗和計劃?
賈勤清:近年來,我們堅持以創新提升 " 三個模式 " 為引領,立足農產品資源豐富、加工出口等特色優勢,加快構建農業 " 接二連三 " 全產業鏈,全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模範示範區。
圍繞優化產業布局,我們堅持高舉高打、精準發力,深入實施 " 五區四帶百企千場 " 工程,打造起融合發展、糧食高產、高效農業、優質果品、循環農業 5 個示範區,發展起汶河流網域瓜菜產業、青雲山步雲嶺休閒農業產業、南部山區特色雜糧產業、天路鄉村旅遊產業 4 個特色產業隆起帶,争創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整體推進試點縣,全省唯一、全國首個。
圍繞提升產業能級,抓實國家農綜區開放發展示範區等 5 個國字号平台建設,加快推進正大蛋業、中糧面業、檸檬生化豌豆蛋白、今麥郎飲品、安佳鮮匯等重大項目建設,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占比達到 47.4%。" 三品一标 " 農產品達到 400 多個," 安丘大蔥 " 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入駐國家地理标志展館。
圍繞增強產業活力,積極融入新模式、嫁接新業态,大力發展體驗型、循環型、智慧型等終端項目,規劃建設田園綜合體 6 處、特色小鎮 7 處、休閒農莊 30 多家,推動農業與文化、旅遊、生态有機融合。創新實施 " 四社共建 " 工程,統籌推進 " 百村共富 " 行動,大力推廣大田托管、電商雲倉、反季大姜種植等新模式,90% 的村集體收入達到 10 萬元以上。
(編輯 曹婧晨)